周建波先生的新著《儒墨道法与企业经营》即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出版,付梓之际,邀我作序。说实话,对于这部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企业经营的著述,我很难准确地把握其中的要义。因为我对中国经济思想史很缺乏研究,而周建波先生则受过较系统的史学训练,尤其其博士学位又是专攻中国经济思想史专业,师从我国著名经济思想史学家石世奇教授、赵靖教授,自然受益匪浅。所以,在写这篇短序之前,我与周建波先生特作了一次深入的交流,于我来说是向周建波先生请教,目的当然是更精当地把握他的这一著作,在能够有所收益的同时,也不辱作序的使命。
中国春秋时期,在思想的演进史上是极其活跃而又极其辉煌的,因而产生了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博大而深邃的思想。这种思想史上的活跃源于那段历史本身的生动。周建波先生通过对历史的比较考察,分析了儒、墨、道、法诸家思想的特点,尤其是探究诸家思想之发生、演变的历史原因,考察了历史本身对诸家思想特点的规定,分析了儒、墨、道、法诸家学说相互间的区别和联系。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周建波先生在这部著作中,通过对春秋诸家思想的比较研究,深刻剖析了那一历史时代的特征,使历史的逻辑和思想的逻辑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出来。
尽管从史学和思想史学研究的角度来说,能否将历史与今天的现实进行对照,并由此得出某些重要的价值判断和理论假说,在学术方法和态度上始终是有不同认识的,但是,研究历史为着认识今天,或者至少是为认识现实带来某些启迪,我想是需要的,也是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智慧。因而,周建波先生在这部著作中,特别指出在春秋时代,从生产方式来说,恰处于由集体耕作向家庭个体耕作转变的大变革时代;从管理方式来说,恰处于从宗法制的家国一体向更广泛、更大规模的管理社会化转变的大转变时代;从意识形态上看,恰处于传统的价值观不断瓦解,新的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大转型时代。正是这些时代的变化特征,造就了那一历史时期的诸家思想的繁荣,也深深地赋予了诸家学说的不同学术性格。在这一分析考察的基础上,作者探讨并系统地归纳总结了儒、墨、道、法诸家关于企业经营的思想,或者说对其中的企业经营可以借鉴或关注的思想给予了特别的张扬。人们当然可以对这种方法以及归纳提出不同的意见,人们也完全可以批判把中国古代思想史的认识与当代企业经营直接甚至是直白地联系起来的研究方法,但是牢固树立“昨天即为历史”的观念,同时坚持从“昨天”的基础出发,创造“今天”,开拓“明天”,应当是历史的态度,更是科学的态度,任何无视历史、割断历史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周建波先生的这部著作,体现着一种执著的追求,即努力以今天的目光,努力以现代文明的进展要求,去发现和探究中国经济思想史上人们智慧的结晶,以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实践。这是一个大追求,需要大智慧,需要历史的态度,更需要科学的精神,还需要足够的人文关怀。任何否定历史、任何泡沫浮躁、任何投机取巧、任何龌龊功利,都是必须否定的。
研究企业经营这样的命题,能够有更深刻的历史凝重,更厚实的思想积淀,更充沛的人文精神,更冷静的科学剖析,是极有价值的,也是相当难能的,尤其是在我们这样的时代。所以,就要给以特别的强调。
刘伟教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2005年11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