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是当时最富强的、实行法治最彻底的国家,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典范。荀子到过秦国,会见过秦昭王和时任秦国宰相的应侯范雎,也会见了他的老学生李斯。荀子同他们谈了他到秦国以后的所见所闻,对于秦国的成就作了很高的评价。
李斯问荀子,秦国应该怎么办。荀子说:“力术止,义术行。”
荀子说:“秦国威强乎汤武,广大乎舜禹。”就是说,秦国的强大和统治地域的广大,都是以前所没有的。然而秦国有很多的问题,“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就是说,经常恐惧其他强国联合,一起来反对它。
这就叫“力术止”,就是说,专靠武力的方法其胜利是有止境的。
什么是“义术行”?荀子说:“节威反文,案用夫端诚信全之君子治天下焉,因与之参国政,正是非,治曲直,听咸阳。顺者错之,不顺者而后诛之。若是,则兵不复出于塞外,而令行于天下矣。若是,则虽为之筑明堂于塞外而朝诸侯,殆可矣。假今之世,益地不如益信之务也。”意思就是说:武力的威力是有止境的,用武力要有一定的节制,要回过来用文德。要用有文德的人治国,叫他们参与国家的政权,叫他们定出是非曲直的标准,然后叫各诸侯国都听咸阳(秦国都)
的号令。对于已经顺从的诸侯国,就不必伐了;如果有不顺从的再用兵伐它们。这样不必出兵而秦国的命令就行于天下了,这样就可以筑明堂朝诸侯了。在现在这个时候,开拓土地不如提高道德威望重要,这就叫“义术行”。
荀子认为,“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荀子把他理想的政治叫做“王”,其次等的叫做“霸”。按霸的标准说,秦国已经登峰造极了,但是同“王”比起来,还差一层。王道的内容是什么?就是义。
他对李斯说:“力术止,义术行。”就是说只有义术才可以没有止境地行下去。
荀子认为,霸也还不错,仅只是在程度上比王还差一层,没有王那么“纯粹”,还有一点“杂驳”。王和霸是一类的东西,仅只是走得彻底和不彻底而已。王和霸的不同是程度上的不同,不是种类的不同。
这就是荀子的王霸之辨。在这个问题上,荀子和孟子是有分歧的。孟子认为这个不同是种类的不同,而非程度上的不同。应该说,孟子的要求更高,荀子的主张则更具有操作性。若按照孟子的要求去做,人类在前进过程中付出的代价确实会小得多,但人类往往是在吃了很多苦头后才能认识到孟子学说的价值,才会有意识地按照他的理论去实践。孔孟思想所以越到后来越为社会所接受,原因即在于此。荀子出生在孟子之后,等他长大时,天下经过几十年的激烈争霸战争,接近走向统一。荀子所能做的只能是承认现状,承认霸道的一定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其走向王道。
荀子的这一思想对于当前的企业二次创业很有启发。把荀子的这一思想运用到企业管理当中,就是在承认企业创业初期行为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基础上,引导其适时地转轨,进行二次创业。对于很多民营企业来说,它们已经度过了生存期,进入了发展期。生存期和发展期对企业的要求是很不一样的。在生存期,由于企业规模小,实力有限,不能通过正常的途径跟社会交换,往往伴随着大量的非正常交换,如假冒伪劣、偷税漏税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些都是难免的。孟子讲,“无恒产者无恒心”;马克思讲,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民间也讲,孩子的成长是犯错误犯出来的,因为这是成长的必要的代价。不在于这些弱小的民营企业犯不犯错误,而在于它们是否代表着有前途的未来,是否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有条件不犯错误却仍然恶习不改,社会就不能容忍了。况且,规模越大的企业越容易被社会监督,规模越大的企业犯错误的代价就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经营行为是不是应该由“强盗”向“绅士”转变?如果不与时俱进,不及时加以转变的话,一定会被社会抛弃。另外,创业初期的民营企业最大的优点就是灵活,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员工人数的增多,如何做到上下同欲、步调一致就成了大问题。原来引以为豪的灵活现在变成了上级责备下级执行效率不高、下级抱怨上级变化太快、摸不清领导思路的代名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管理方式应不应该转变?再者,企业创业初期是以低价格的优势和大、中型企业抢占市场的,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地皮成本、人工成本、环保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的提高,企业成本优势已风光不再,而一些规模更小的企业以它们当初对付别人的办法来对付它们,搞得它们狼狈不堪,于是发出了“游击队打不过正规军”的哀叹。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竞争方式应不应该转变?
俗话说,“此一时彼一时也”。原来成功的、熟悉的一套现在不能用了,必须换上一套能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管理模式、竞争方式,这就意味着企业的变革。用荀子的话讲,就是从霸道走向王道。用司马迁的话讲,就是“以末致财,用本守之;以武一切,用文持之”。意思是说,通过工商业赚来的财富,投资于农业来保值。原因在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与农业争夺资源的矛盾一定激化,一定遭到社会的打击,因此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正当的、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投资于正当的途径来保持。原因在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灵活性越来越低,犯错误的风险越来越大,必须进行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调整。试问,当前的企业二次创业,解决的不就是这两个问题吗?对外是产业结构调整,对内是经营方式、管理方式的调整。企业要学会与时俱进,从霸道走向王道,从“强盗”走向“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