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如何让生意来找你全文阅读 > 第12章 上市:巧用“空手套白狼”(1)

第12章 上市:巧用“空手套白狼”(1)


  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李嘉诚,汕头大学校友会成立典礼上的演讲词,1999有时可能人会把一世的积蓄投资在你的公司,所以要有责任,必须小心。

  在进取中不忘稳健,在稳健中不忘进取,这是我投资的宗旨。

  有人买就是市场,市民购买力就是市价。如果没有个人条件,运气来了也会跑去。一生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诚实守信。我现在就算再有多十倍的资金,也不足以应付那么多的生意,而且很多都是别人主动来找我的。这些都是为人守信的结果。

  精明的商家可以将商业意识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一举手一投足。充满商业细胞的商人,赚钱可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1972,最具历史意义的一年

  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李嘉诚

  李嘉诚是一个实干家,他既然决定大力投资地产,就会采取实实在在的行动。他先在现有的地盘上大兴土木,并采取一些强有力的营销方式进行营销。成功的营销方式使得大部分房子在未建成之前就有用户上门求租。获得租金后,李嘉诚再利用所得资金兴建楼宇。

  尽管如此,李嘉诚仍深感资金入不敷出,觉得发展太慢。怎样才能既加快发展速度,而又不违背“稳健中发展”的发展方针呢?李嘉诚考虑再三,决定将长江公司上市,使之成为公众持股的有限公司,利用股市来大规模筹集社会游散资金。

  香港的股票交易市场最早可以追溯到1891年,但股票市场真正形成规模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之前,香港股市规模停滞不前,究其原因,归纳一下有以下几点。第一,受大陆政治风波的影响,香港前途多多少少受到内地政治波动地连带作用;第二,同海外市场相比,香港证券市场为投资者提供的便利条件,远没有海外市场丰富;第三,银行业在1961年以后的激烈竞争中,使货款变得相对容易,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股票的吸引力。

  门外,当时的上市公司主要为外资大银行,股市并没有发挥出为香港工商企业集资的功能。1969年,由李福兆为首的华人财经人士组成的远东交易所(俗称远东会)正式挂牌成立。远东交易所的出现打破了香港会对香港股市的垄断地位。远东会对公司上市条件做了很大的放宽,交易允许使用广东话,开辟了香港证券业的******。随着内地政治的逐步稳定,香港经济经大动荡后得到恢复并开始起飞,许多筹资的企业纷纷要求上市。1970年,远东会的成交额高达29亿港元,占当时香港股市总成交额的49%。其后,金银会、九龙会相继成立。加上原有的香港会、远东会,形成了香港股市四足鼎立的新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为上市公司集资提供了更多的场所,大大刺激了香港市民投资股票的兴趣。香港的股票市场一片繁荣。1971年年底,恒生指数攀升到收市的341点。低迷多年的香港股市大牛出世,一派兴旺。在这种大背景的影响下,李嘉诚萌动并开始筹划将长江公司上市。

  公司上市,绝非易如反掌,李嘉诚为此也几经思忖,颇费周折。1972年,长江地产有限公司被改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随即,李嘉诚又委托财务顾问准备好一切上市文件,于同年10月,向香港会、远东会、金银会申请股票上市。11月通过交易所审定,挂牌上市,法定股本为2亿港元,实收资本为8400万港元,每股2元,共4300万股,溢价1元。

  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骑牛上市,备受投资者青睐。上市后不到1天,股票就升值一倍多。这意味着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市值增幅为一倍多。消息传到公司内部,全体职员欣喜若狂,买来香槟庆经营业绩做支撑。但不管怎么说,长实终于跻身于上市公司之列,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公司资金不足、筹措无门的问题。“空手套白狼”是指一种从无到有的经营手段,需要的是智慧和技巧。李嘉诚“骑牛”上市借以融资的做法,可以说是巧妙运用了这一手法。这种手法在股市也多次被人运用,但拿捏得如此之妙者,茫茫股海之中又有几人呢?

  个人的创造和争取,加上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是商业兴隆的必须条件。要想取胜,与其单刀直入不如迂回前往,稳步推进。

  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我是一个很进取的人,从我从事行业之多便可看得到。不过,我注重的是在进取中不忘稳健,在稳健中不忘进取,这是我投资的宗旨。

  ——李嘉诚

  “世人皆醉我独醒”,这是李嘉诚在股市中表现出来的独特姿态,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这种超然的心理素质。

  1972年,炒股热席卷整个香港,各行各业的企业主纷纷介入股市,趁热上市,借风炒股。那些操盘手更是风起浪涌,哄抬股价,造市抛股。香港股市,处于了空前的癞狂之中。1973年,恒生指数一路飚升,以1774.96点居历史最高峰。

  “物极必反”是大自然的永恒规律,在股市中同样适用。就在人们沉醉于股票美梦之时,一些不法之徒开始伪造股票,混入股市,搞得人心惶惶。股民们纷纷抛售,股市一泻千里。到4月底,恒生指数由历史最高点——1774.96点迅速滑落至收市时的816.39点。祸不单行,1973年年底,世界爆发石油危机,再度给股市以沉重打击,恒生指数再度跌至433.7点。到1974年年底,恒生指数更是跌破1970以来的最低点——150.11点。至1975年,恒生指数才慢慢有所回升。

  其实,在这次股市大灾难中,假股事件只是导火线,其根本原因是这次大股灾中的“幸运儿”。其损失相对其他投机公司来说是微乎其微的,仅仅是市值随大市暴跌,而实际资产并未受损。相反,李嘉诚看准股市,利用下迭的机会,大大拓宽了自己的物业,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实绩。

  长实上市时,靠收租每年纯利为390万港元。在1972年上市时将25%的股份公开发售,集得资金3150万港元。这项集资,让长实的物业建设大步前进。李嘉诚利用这笔巨款当中的一部分与其他地产商合资发展楼宇,均做出售;另一部分进行独资建楼,做收租物业。

  1973年,长实发行新股110万股,集得资金1590万港元。利用这笔资金,长实收购了泰伟有限公司。该公司有一项地产——中汇大厦,李嘉诚把这栋楼宇出租出去,每年为长实赢得了120~130万港元的收入。第二年,长实的纯利润为4370万港元,比计划高出了3120万港元,是预计盈利额的3倍多。

  在1974年,李嘉诚共发行了两次新股,集得资金大约1.8亿港元。购得都市地产投资有限公司50%的股权,获得该公司下属的励精和环球两座大厦。李嘉诚再次把这两座大厦出租,租金收入每年达800~900万港元。如果不是地产低潮,都市地产发生财政危机,恐怕李嘉诚也没有那么容易得手了。

  另外,李嘉诚抓住股市萧条导致地产便宜的契机,拿出一部分自己在长实的股份套现。利用这些钱购入大量地盘,加快资金回笼。这一时期,长实的主要地产业务有:北角半山赛西湖地盘(约86.4万平方英尺)、太古山谷第一号地盘、湾仔海滨高士打道英美烟草公司原址。

  此时,李嘉诚一改之前只租不卖的政策,在这些地盘上兴建高级住人把积蓄投资于我们公司,我们要对他们负责任,所以在策略上讲求稳健,但并非不进取,相反在进取时我们要考虑到风险和公司的承担。”

  出奇制胜,击败置地

  你要首先想对方的利益:为什么要和你合作?你要说服他,跟自己合作都有钱赚。

  ——李嘉诚

  地铁工程是香港开埠以来最浩大的公共工程。这个项目曾斥资205亿港元、历时8年才宣告竣工。首期线路由九龙出发,穿过海底隧道,最后直达港岛中环,全长15.6公里,共15个站,耗资约56.5亿港元。

  这样浩大的工程,其资金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港府出面担保,获得银行的长期贷款;二是地铁公司通过证券市场售股,向地产公司集资,然后两者联合在车站上盖物业,从中获得利润充股。

  其中,中环和金钟两站是香港最为繁华,也是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这里每天要承载数以万计的乘客,特别是金钟站,作为港岛地铁最大的中转站,从这里出发可以直达香港几乎所有的重要部门,如香港政府公署、最高法院、海军总部、警察总部、各个著名旅游景点和名胜建筑等。

  在这样一个天时、地利的位置上兴建物业,无论对地铁公司,还是对投资竞标方,都有着巨大的利益驱动。对此,地产商们无不蠢蠢欲动。只是还没有得到具体的竞标通知。

  展权招标竞投”。这一消息对于踌躇满志的李嘉诚来说,既是一个很大的机会,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虽然长实当时还是一个远离市区,立足乡村的地产公司,但他认为,经过这么多年在地产业的摸爬滚打,他觉得长实应该有所作为了。为了长实的未来,为了长实的声誉,李嘉诚决定破釜沉舟,向寸土尺金、高楼如林的港岛中区进军。

  每当夜幕降临之时,李嘉诚总是徘徊于深水湾花园。这里虽然花团紧簇,景色宜人,但地铁站上盖物业竞标一事让他愁眉紧锁、寝食不安。面对深水湾的阵阵波涛,李嘉诚心潮澎湃,恍惚中,他仿佛看到了漂亮的地铁车站和拔地而起的商业大厦。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竞标地铁车站、兴建物业,他心意已决。接下来,李嘉诚需要考虑的问题便是竞标中面临的难题。俗话说的好,商场如战场。中环、金钟两站的招标如同一块“肥肉”,没有哪位香港大地产商、建筑商对此不垂涎三尺的。因而,上演一场“你死无活”的、“刀光剑影”的“战役”再所难免。

  面对寸土尺金的中区地价,长实的财力到底有多少?长实竞投的成功系数到底有多大?李嘉诚也不知道,因为他要面对置地这样的地产大户。

  在香港商界长时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撼山易,撼置地难!”李嘉诚想,参与这次竞投的肯定不会少了置地这一英资大地产商,要想竞标成功,非得翻越置地这座大山不可。而港岛中区是置地的根据地,置地在这里拥有若干摩天楼群和数个花园广场。仅凭这些,就足以证明置地在中区的霸主地位。金钟站又紧靠中区花园广场,长实要夺取中环、金钟的兴建权,简直是虎口拔牙,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