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如何让生意来找你全文阅读 > 第10章 地产商:吹响向“土地”赚钱的号角(1)

第10章 地产商:吹响向“土地”赚钱的号角(1)


  随时留意身边有无生意可做,才会抓住时机、把握升浪起点。着手越快越好。遇到不寻常的事发生时立即想到赚钱,这是生意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李嘉诚

  如果你有崇高的抱负作为指引明灯,人生的目标便更加清晰明确。

  凡事都留个余地,因为人是人,人不是神,不免有错处,可以原谅人的地方,就原谅人。

  没有道理单单一个行业会永远兴下去,到某个时候市场自然会饱和。

  一个有信用的人,比起一个没有信用、懒散、乱花钱、不求上进的人,自必有更多机会。

  不敢说一定没有命运,但假如一件事在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皆相背时,那肯定不会成功。若我们贸然去做,至失败便埋怨命运,这是不对的。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也为了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手段、以效率为核心,重建企业形象。

  当大街上遍地都是鲜血的时候,就是你最好的投资时机。不必再有丝毫犹豫,竞争既搏命,更是斗智斗勇。倘若连这点勇气都没有,谈何在商场立脚,超越置地?力争上游,虽然辛苦,但也充满了机会。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该有一番雄心壮志,立下远大目标,用热忱激发自己干事业的动力。

  激流勇退,抽身转型

  没有一样事情会无止境地好,同样的道理,没有一个行业会一直好下去。任何一种行业,如有一窝蜂的趋势,过度发展,就会造成摧残。

  ——李嘉诚

  30岁的李嘉诚,在香港塑胶界已是如雷贯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被称为“塑胶花大王”的年轻人,现在已成了千万富翁。也许在外人看来,他应该在这个行业继续闯下去,将这个美称发扬光大,做世界塑胶业的泰斗。但李嘉诚并不这么认为,他心中的天地,岂是小小的塑胶花可以包容的?李嘉诚是一个对现实很不满足的人,生产塑胶花,只是他为自己以后开创新事业积累资本的手段。他的人生目标,是要把人生的价值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看自己的能量到底能够爆发到什么程度,自己的潜力到底有多少可以挖掘。

  正在塑胶花畅销全球的时候,李嘉诚已经敏锐地意识到,将来,越来越多的人会加入到这个行业,新型工厂会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这种“好日子很快就会过去”。如果再不及时调整,引起的后果不只是简单的“损银赔金”了,而是关系到整个长江的生死存亡。有人说他太保守了,但他认为谨慎和有预见性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必须要具备的素质。

  险家的乐园。五湖四海的有钱人士都蜂涌而至,使得香港的每寸土地都价值连城,房地产业商机无限。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人口的增多和经济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20世纪50年代初末,香港的人口从200多万一下子增加到接近300万。人口的快速增长使住宅需求量猛增。因本埠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主也急需大量的办公写字楼、商业铺位和工业厂房。

  有限的土地,无限的需求,加之港府采取高地价政策,使得身为一业之主的李嘉诚也多次为选择厂房而伤透脑筋。寻找交通便利,租金适宜的厂房成了李嘉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长江塑胶厂数次扩大生产规模,大部分都是在现有的厂房重新布局,致使车间的设备、人员、制品等,总是显得拥挤不堪。李嘉诚曾多次设想:我要有自己的厂房该多好,就用不着整天受物业商的摆布了。经过长时间酝酿,他的构想进一步明朗化:我为什么不可以做地产商?

  李嘉诚以其独到的慧眼,从香港的特殊环境和社会发展大势中,洞察出了地产业的巨大潜质和广阔前景。当时,除了港九市区不断有住宅及商厦兴建之外,政府也致力于发展新界多个地区,建筑工作有增无减,形成房地产业一片繁荣的景象。于是,他做出了向土地“赚钱”的决策。

  1958年,李嘉诚利用自己在塑胶业赚取的第一桶金在香港北角购买了一块地皮,建起了一座12层的工业大厦,正式揭开了他由塑胶业涉足地产界的序幕。两年之后,李嘉诚又在新兴工业区——港岛东北角的柴湾兴建了另一座工业大厦。从此,李嘉诚便在地产界一发不可收拾了。

  向左走,向右走

  做生意似划艇,我一定会想:有没有足够气力由A到B?又想:有气力划回来吗?

  ——李嘉诚

  不管是香港的地产界还是大陆的地产界,“卖楼花”的方法已成为了地产商融资的一种非常普遍的做法。但如果细问这种做法的由来,恐怕没几个人能回答得出来。

  “卖楼花”这种销售方式,最早由霍英东于1954年在香港创立。当时,他一反地产商整幢售房或据己出租的做法,在大楼还没有建起来之前,就将其分层分单位预售。得到预付款后,即可动工兴建。卖楼花可以让地产商一箭双雕:第一,用买家的钱建楼;第二,可以拿地皮和未成的物业到银行申请抵押贷款。后来,许多地产商纷纷效仿霍英东,大售楼花。银行的抵押贷款制度也因此得到进一步完善。用户只要把买房的首付付了(一般为楼价的10%或20%),就可凭所买的楼宇向银行抵押贷款。银行按照一定的程序接受该楼宇做抵押,将楼价的剩余款分期付给地产商,然后收取买楼者的分期还贷的本息。

  这种加速资金流动的杠杆方式,对地产商非常有利,却让银行承担了巨大的风险。

  聚宝盆。当时地产界的许多人士都认为李嘉诚的作风过于保守。

  依据高利润与高风险并存的道理,李嘉诚制定了自己初入地产的进攻战略:谨慎入市、稳健发展。不管资金多么紧张,宁可少建或不建,也不采用卖楼花的方法加速建房进度,尽量做到不向银行抵押贷款,或会同银行向用户提供抵押贷款,物业只租不售。

  兴建收租物业,虽然资金回笼比较缓慢,不像发展物业(建楼卖楼)那样牟取暴利,但李嘉诚看好地价楼价及租金飚升的总趋势,兴建收租物业可以为自己带来稳定的租金收入。

  结果证明,李嘉诚的预测是完全正确的。据港府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59年到1980年,港府拍卖市区土地平均价:工业用地由104.85港元/平方米上升到了29549.03港元/平方米;商厦、写字楼、娱乐场等非工业用地由1668.44港元/平方米升到了124379.06港元/平方米;住宅用地由164.75港元/平方米升到了13728.30港元/平方米。升幅分别为280.8倍、73.5倍和82.2倍。

  水涨船高,地升楼贵,李嘉诚“坐享其利”。当时,李嘉诚不但拥有大批物业,还储备了大量土地,这为他成为香港地产业的大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嘉诚常说:“做生意,我一定会想:有没有足够气力由A到B?又想:有气力划回来吗?”在李嘉诚刚刚进入地产这个行业时,资金相对于其他一些地产商来说是相当缺乏的,只够他由A划到B,但如果投资失败,就没有能力划回来了。所以,李嘉诚宁愿采取稳健保守的保险做法,也从不冒险向银行借贷。

  挤提事件

  不敢说一定没有命运,但假如一件事在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皆相背时,那肯定不会成功。若我们贸然去做,至失败便埋怨命运,这是不对的。

  ——李嘉诚

  1961年6月,素有“西环地产之王”的廖宝珊所创立的廖创兴银行发生挤提风潮。原因就是他用几乎全部是存户的存款在西环大量购买地盘,兴建楼宇,并在中环德辅道西兴建廖创兴银行大厦,结果把客户的存款掏空殆尽,而引发了存户挤提。

  由于这次挤提风潮的沉重打击,廖宝珊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廖氏是潮商中的成功人士,在香港商界德高望重,深得新秀李嘉诚的尊敬。从廖宝珊一事中,李嘉诚进一步意识到地产与银行业的潜在风险。但是许多地产商与银行界人士对廖创兴银行挤提事件仍未产生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