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芸欣
2010年,我又长大了一岁,韶华已逝,岁月流转。
我很想驮着青春在我的背上继续行走,但是我知道,我是时候将它放一放了。
所以我为你们写了这一个故事,它语言活泼,却悲从中来,字句清晰,却透着老去的无奈。
我希望长大的你们明白,青春在岁月的交替中,终究会成为过往,现实才是成长要面对的真实未来。
哪怕我们那么那么不情愿,那么那么不接受,可是它依然会残忍地出现。
为了避免它到来时猝不及防的慌张,我们都应该作好及早迎接的准备。
这本书是在写什么呢?只是关于曾经的回想和告别,关于爱的仰望和坚守。
它说明缘分有时候妙不可言,你爱过的人,最后还是会回到你的身边。
爱情非常简单,又极其复杂,有的人误打误撞,就功德圆满,有的人穷极一生,都无法企及。
人生充满了无奈,事事不尽如人意,只希望这本书可以让对爱不抱希望的人,找到一点对爱的希冀,让对爱抱有太大希望的人,保持一种清醒。
爱来临时,满世界都是花开的声音,若爱离去,徒留一场笙歌的寂寞。
宛若一场梦幻,除了记忆里的声音,任何都是虚幻。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女孩子在18岁的时候爱上了一个男人,愿为他生为他死,以为这就是她一辈子的真爱,没有他世界都无法转动,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她的爱有多伟大。若干年之后,女孩儿爱上了许多男人,个个都是真爱,每个都能让她要生要死,她才终于醒悟,她爱的并非这个人,而是爱他时痛苦的感觉。
爱一个人,痛并快乐着,这才是每个人内心的真谛。
所以这本书,我不期望你说它有多好,也不期望你有多爱它,它只是一本普通的小说读本,床边、飞机、火车、课桌,甚至去厕所你都可以带着它。
如果你看完它,最后会心地笑一笑,觉得这是一个虽然很雷但还算好看的故事,我就很高兴了。
你会不会爱上这本书?能爱多久?从来没有人会计较。
享受看书的过程,觉得作者还不算太烂。
对我来说,已是足够。
成长中的我们,需要太多的自我满足,我想你们也能学会,这并不难。
我想我需要一份爱情,找一个懂我、包容我、理解我的人,但是我不会去苛求,既来之则安之,只要心存想念,总会遇到最合适的那一个人。
2010年我回到了上海,找了一份简单的工作,住在徐家汇的某栋破旧的居民楼里,4月21号,我看了一整天玉树地震的视频,一个人坐在公司角落的桌子前面流眼泪。
如果2010年能让我许一个简单的愿望,我绝对不会许书大卖这种愿望,我唯愿那些在地震中幸存的同胞坚强振作,重建家园,死者已矣,永远要记得全中国人的心都和你们在一起。
所有的人都要加油。
最后要说的是,这是我的第四本书,听上去并不吉利,但我更愿意理解成这是音阶里的第四个音,我乐观地觉得这是一个吉利的音符。
希望你们也能这么想。
张芸欣
2010年4月30号于徐家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