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如果爱,请深爱:在诗经中邂逅最美的爱情全文阅读 > 第6章 情愫灼灼(5)

第6章 情愫灼灼(5)


  魂灵儿飞到天外边。

  莫非是梦游极乐宫?休猜做离恨天!

  呀,谁想到能在寺里遇神仙?

  你看她秀发披垂香肩,笑把花儿拈;

  柳眉弯弯,樱桃红绽,玉齿含嗔。

  未语人前先腼腆,恰便似黄莺呖呖花外啼,

  行碎步千般袅娜似柳动晚风前。

  若不是衬残红芳径软,怎显得步香尘小脚印儿浅?

  花去处芳迹把俺的心儿牵,打照西风魔倒我张解元。

  ……

  张君瑞的爱情直觉敏锐而深刻。面对这如花美眷,那个“满腹春愁压绣鞍”的他,竟然也生出如此的狼狈:

  饿眼望欲穿,馋嘴空流涎。

  怎经得起她隐去秋波一转?

  空教俺相思入骨百病增添!

  即便是铁石人也难免意惹情牵,

  更何况俺多情种神倒魂颠。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张生和崔莺莺四目相对之时,忍不住内心惊动,就像相遇在黑暗的海面上,擦出了耀眼的火花。在爱的灯塔的指引下,寻找对方生命的磁场。我穿越你的心,却注定要和你经历爱的折磨。我愿意为了你而付出一切,历尽艰难,找寻长久真爱的理由。我不要像这尘世间的大多数,即使相遇了足以让自己惊心动的人,也无动于衷,任由命运将爱的机会、爱的因子流转。我不要像“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的追问一样,把偶遇当成一种没有出路的求索,一个没有答案的自诘。是的,在这艰难的世间,相遇当然很难,让我们从此手牵着手,相与承诺,再不分开,当然是难上加难,但我怕答应你,前面便是炼狱重重,我也要前去拮取爱的真谛!

  和《西厢记》张生和崔莺莺的偶遇不同,在几米《向左走向右走》里男女相遇,便没有了这样的耀眼和张扬。——那是一种现代男女的无奈爱途。他们像都市里的大多数平凡的人一样,既没有张生的“万金宝剑藏秋水”,也没有崔莺莺“相国世家”“倾国倾城的貌”,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居住在同一个城市、甚至同一个街道,但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认识。就在这样的灰色的日子里,两条平行线也可能会有交汇的一天,人生也依然会有许多巧合。但即使是这样的合乎情理的推演,说起来也如此容易,似乎一切只需要提起脚就可以实现,但在浩瀚的人群中,却是那般不易。男女主人公经历了无数的波折,才有了偶然相遇相知的一个下午。就在这短暂的相遇相知中,他们一齐明了:就像一枚埋藏已久的种子,只要温度、空气和阳光事宜,就会在那一刹那结蕾绽放——宛如这《绸缪》里的“粲”字,无不跳跃着生命的铅华。是的,所有的不易,都不过有如浮云。只有你,是一直盛放在我心中的另一半,在无尽的找寻和希冀中,人们只要你抱有对爱情、对生活不懈的追求,也总会有一个个的偶然,当然也会有一个个差池和错过。就在这机遇和错过中,现代人的生活像雾像雨又像风,承载着没有确切承诺的梦,也展示着灰色的忧郁的美。这是城市水泥森林里可能发生的浪漫寓言,无疑让会让人心头涌起一点小甜蜜,也涌动出生活的希望,偶遇不过是一个序幕,生活更昭示惊心动魄的爱恋等待上演。

  相较《向左走向右走》的忧伤,我更喜欢同是台湾作家的席慕蓉关于相遇的诗。她的《初相遇》以一种明快的笔调写到:

  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

  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

  我喜欢那样的梦

  在梦里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释

  心里甚至还能感觉到所有被浪费的时光

  竟然都能重回时的狂喜和感激

  胸怀中满溢着幸福

  只因为你就在我眼前

  对我微笑一如当年

  我真喜欢那样的梦

  明明知道你已为我跋涉千里

  却又觉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好像你我才初初相遇

  是呵,在这茫茫人海中,有缘的两个人能相遇相知,直至相恋,是多么小概率的一件事?对这样的“机缘巧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有时,相遇不过是偶然的惊鸿一瞥,便已注定终身。那个直抵你我内心的一笑,从此就印在心灵深处。也许,当初我们只是在白晃晃的日光下偶然相遇,但有可能历经几十年的风雨磨难,我们仍然难以忘怀当初个单薄纯洁的你。是的,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世事如棋局局新”,往往是在最没意料到的时刻出现了转机。因为有了这种济源,我们的心里永远充满了幸福,一如当年。因为偶遇,我们相爱了,在“跋涉千里”后,我们为风雨征程而暗自喝彩。是的,没有这风雨兼程,我们哪里能体尝这爱的甘洌?我们,因为那次的偶遇,所以能经历这不寻常的艰难。而在这艰难中,我们也更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光彩。啊,那难忘的偶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初见和偶遇的魔力,让我们成为彼此心里永远定格的烙印,成为生命最美丽、最可贵的记忆。不管爱情的旅途如何波折,让我们永远保持那份追忆吧。那是内心欢喜的呼喊,“柴垛”已经退去,“三星”万世闪耀,初见和偶遇,已经成为我们生命穿越洪荒的力量源泉。是偶遇让我们的爱情如此美丽,是初见让我们的生命如此丰富,纵然有再多一倍的风雨磨难,也无法减损它的价值!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生命终将证明,那年那月的夜色,依旧清澈,你的笑容,永远焕发光彩!

  9、爱我要及早——《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树下有许多掉落的梅子,其实树上的更多些!那么些个追求我的人哪,劝你不要错过良辰吉日!

  树下有许多掉落的梅子,其实树上的还有些!那么些个追求我的人哪,劝你不要错过今天!

  树下有许多掉落的梅子,我把它整筐都送给你!追求我的人儿呀,你说个话儿我就嫁给你!

  梅熟落地,颗颗坠入我心间。

  正如汪国真先生所说的“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幸福不是靠等来的,而是靠追来的,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谁都有主动权。

  不是吗?日趁夕阳,少时追青春,衰时忆青春,时不待我,有心人你在哪里,爱我就大声说出来,不要等到错过后才惋惜。都说女子要矜持,若矜持能换回我失去的时光,若矜持能换来幸福,我愿意将爱永远藏在心间。你我都明白,《摽有梅》这首诗流露的是女子对爱情渴求的真挚抒发。委婉而又不是奔放的大胆求爱,朴实中透露出炽热浓烈的爱意。往往来自最平凡的大众的情感才能够真的让人为之动容,诗文由梅子的成熟的三个不同阶段,层层递进的表达自己对爱情层层升华的向往,款款爱意,呼之欲出。

  中国人对待爱情的态度有时让人捉摸不透。如果表现的温婉含蓄,显得有些愚钝敷衍;如果表现的大胆奔放,又显得太过露骨炽烈。

  东方式的爱情有东方的韵味,朦胧隐约,含蓄唯美,意味深长,反复咀嚼给人以无限的回味。从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西厢记》,到化蝶之恋《梁祝》,不管爱情的结局怎样,这些爱情篇章的含蓄之美,让人久久回味。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又有多少有情人在这固执的矜持之中失之交臂,让人不禁扼腕叹息。这也许是中国历史上男权主义盛行,女子的地位地下的副作用之一吧。在中国人的爱情观中,女子大多不具有主动权。即便到了现代社会,但流风所至,也不是一朝一夕能颠覆的。有的女孩说“关于爱情,男的不主动,宁愿错过。”我想,假如真是这样,那可能要懊悔一生的。因为,爱是天赋人权,谁说女子就要永远被动?仔细看看,三千年前的《摽有梅》不就是我们的一堂生动的爱情启蒙课吗?

  古往今来,很多勇敢追求爱情的女子都被人认为有些痴傻疯癫。这可以目之为世俗偏见,正是这样的偏见,不知扼杀了多少美好的爱情。唐寅说:中“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真正置身迷局的人其实是我们自己,那些勇于追寻自己真爱的人,才是我们最应该钦佩和羡慕的。

  归根到底,这些问题的产生和我们的中庸传统有很大的关系。谦和、矜持,为了面子,不惜丧失机会。

  “梅黄李肥,若无有心人,终落得尘归尘,土归土,又有多少悔恨长埋其中。三分情窦初开,愿的有心人采撷;七分情真意切,莫要等到瓜熟蒂落才来寻觅,满分急不可耐,休叫有意人落的无疾而终。”正如这首曲子所说,爱情是男女双方的事,不是哪一方的独有。但现实却几乎是男子主动追求,而女子往往被动接纳。当然,你可以说这是造物所化,女性的生理特点和社会功能所决定。但我要说,爱是机会,在机会面前,不必分什么男女。

  遥溯盛唐,杜秋娘能歌善舞、美慧无双,满腔爱意的一曲《金缕衣》,赢得了当时节度使李锜青睐,但终于未得善果。继而阴差阳错,秋娘又沦为家奴,却凭《金缕衣》重新求得唐宪宗之爱。或许有人会说,秋娘是利欲熏心,只为攀龙附凤,毫无爱情可言。但我更愿意相信,秋娘的献诗,乃是一种勇敢,一种智慧,一种爱就大声说出来的直白。不是吗?正如她在《金缕衣》中所言:“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爱情不是等待,等待很可能和爱失之交臂。这与《摽有梅》里的大胆表白:“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又何尝不是异曲同工?

  情歌王子温庭筠《南歌子·手里金鹦鹉》将爱的表露写得大胆而曲折:“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让我细细品味晚唐的那个夜晚吧,锦绣华裳,彩衣待嫁,女子带着心爱的金鹦鹉偷偷打量,从此既定终身,愿做一世鸳鸯。这真率的表露出即将嫁人的内心私语,委婉却不失坦率,毫无做作。

  也许,爱情在别人眼里不过是一场戏,但对我们来说,是心中的一道彩虹,是生命的全部。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此时,梅已经熟了七分,正是嫁人的时节,女子已经不想询问过往种种,也不想去幻想未来怎样。对她来说,爱就是今天,爱情永远都在今天。

  《摽有梅》将求爱之心展现的如此淋漓尽致,让我们向往不已。但真挚热烈的爱情表白从来也不是古人的专利。徐志摩倾慕陆小曼,他的《我等候你》把自己汹涌澎湃的爱挂在一只时钟上,用秒来记数情义:

  我望着户外的黄昏,

  如同望着未来,

  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

  你怎还不来?希望

  在每一秒钟上允许开花

  我守候着你的步履

  你的笑语,你的脸

  你的柔软发丝

  守候着你的一切

  希望在每一秒钟上

  枯死----你在哪里?

  这种滚烫热烈的情感又怎能不灼伤每一个人的心呢?等候,也许是时间久远的代名词,而徐志摩的等候却浓密的拥挤在每一秒钟上。他希望时间挂载着浓浓的爱意,但最终因为不堪重负,只能驻足观望。

  “流光最是恼人物。”是的,感情再浓烈,终究拦不住时光的流逝,该走的终会走。我们无法永远年轻,也难以忍受无休止的等待。

  在接下来在需要用秒来计算剩余的岁月里,我们不能错过更多了。青春转瞬即逝,爱情却姗姗来迟。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你还在等什么,等待我人老珠黄?等待沧海桑田?或是等到我嫁作他人妇,才会抱恨终生吗?有心的人,如果你爱我,就请现在就告诉我!

  痴情,渴求贯穿了整个时间线,或许哪个时代都不缺乏对爱情的热烈表达,只是我们骨子里流淌的矜持,让我们不愿去面对这涌动的热烈。我们对爱情的渴求并不是为了让我们成为痴男怨女。尽管我们可能无法接受过分露骨的表达,但谁又有资格以决然的姿态来逃避这份感情呢?

  我们强加给爱情太多东西,那些矜持、那些用来积淀爱情的时间、门当户对的束缚……太多太多。我们时常在抨击封建礼教,去反驳卫道士的迂腐思想,但是当有人挣脱这些枷锁,向我们大胆示爱时,我们却又退避三舍。

  这难道不是人性的一个悖论吗?

  “莫待无花空折枝”。我们不需要在爱情面前追忆,就像我们不是不期待“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的理想爱情,但那不过是爱情来临前的期盼;我们也不需要幻想,就像我们不是不期待“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坚贞爱情,但那不过是爱神降临后的决心。

  爱情,没有期限。要爱,就勇敢说出来。

  因为爱,本来只有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