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褰裳》和郑卫之风的其他篇章一样,一直被误解着。直到近代中国封建礼教大坍塌,以胡适、顾颉刚为代表的等国学大家考证经史,站在“科学和民主”的角度,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还原了郑卫之风的本来面貌,《褰裳》才得以被大家重新认可,成为我们考察早期奴隶社会婚姻爱情状态不可多得的活标本,同时通过考察爱情发展历史,我们得以窥见古郑国火热坦率的民风。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确实,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峰上,细细品咂《褰裳》这样的诗篇,我们才能更加真实地明了,原来爱情本来就是自由的,热情的,甚至是粗俗的;其实中国的爱情史,也并不总是一提起自由恋爱就胸闷气短、成天一幅“存天理、灭人欲”的肃杀。我们也终于明了,其实早在孔子以前,《褰裳》的狂野奔放的其实是爱情的常态。只是文明的发展,特别是《诗经》以后,苦于“礼坏乐崩”,矫枉必过正,才为它套上了沉重的枷锁,才造成了“集体主义泯灭爱情灵性”的恶果。当然的我们,当然不能当下的文明,就否定了我们祖先的原初和“欠发达”。
毕竟,我们不能把脏水和孩子一起泼掉。
7、我原谅了你的荒唐——《召南·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在郊外死了一只小獐子,用白茅草将它包裹。有一位美丽姑娘在等待她的情郎,男子用小獐子来取悦她。
树林里长有小树,草地上摆放着猎物。用白茅草将它们捆扎起来,全都送给那如玉一般纯洁无暇的姑娘。
请你动作轻柔些!别弄乱了我的衣裙!别惹得那只长毛狗儿汪汪叫!
说实在的,初读此诗,我并不喜欢。
不是吗?光一个“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就让我为之一惊,再往后看,更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一类的香艳大情节。这在《诗经》中确实鲜见,难怪后世评价大多认为它是“淫奔之诗”。
但,评价一首诗和评价一个人不一样吗?如果脱离了他当时的历史自然条件,那岂不是拔着自己的头发脱离地球?如果我们非要戴上后世礼教的有色眼镜来品咂这首诗,那当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淫诗,但我们要是能客观站在早期华夏族尚未形成严密的道德束缚、尚且给予人性和爱情以一丝自由的角度来看,那《野有死麕》实在是再自然不过了。——因为,我们能承认《关雎》,能欣赏》《野有蔓草》和》《狡重》,我们就能以平常心来对待《野有死麕》。
春秋时期的阳光,还是一如既往地明媚着。密林深处,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正在打猎,突然看见一位美丽姑娘。
小伙子把自己打到的獐子用茅草包好,悄悄放在空地,专等着姑娘因为好奇而前去察看。那纯洁妩媚的女孩果然不负所望,姗姗走过去。
好了,小伙的计策得以实现,少男少女的春天到来了。那整齐白净的白茅,不就是女子那妙曼的身躯吗?他们正是怀春的年纪,即使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也足以溅起爱的火花。“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少女怀春,少男勾之。眉来眼去之间,已经你情我愿了。面对少男露骨的挑逗,少女哪能“坐怀不乱”?她的容颜自然要比平日妩媚,他的动作当然要更加狂野。
接下来,一切似乎都已顺理成章:女子轻声叮嘱男子手段要轻些,千万别留下痕迹,让别人笑话。她还害羞地央告在一旁垂涎艳羡的狗儿:今天这良辰美景,你就别在嘶吠了;不止今天,以后也别乱叫了——我们以后还要频繁幽会呢!(“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前两节舒舒缓缓,淡然无奇,不过是比兴铺陈,不起波澜。不料第三节横起波峰,突然枝叶入眼,摇曳生姿,让人惊愕不已!原来在这文尾,在这荒野寂静之处,还有这样的一出好戏!
这样的一出,没有崔莺莺的矜持,也没有黛玉的多疑,只有豆蔻少女的纯真烂漫,只有你情我愿的男欢女爱,一切都那么自然,一切都那么亢奋,我们似乎看见了密林深处枝叶摇曳,看到了相爱两人的你拉我扯,看到了旁边吓坏了的猎犬瞠目结舌。该出手时就出手,真情而率性质朴,一切浑然天成,没有一丝矫揉造作,男女主人公的举动满是对爱的直白,对爱的担当。我们也似乎听到了当年那歌者那揶揄和艳羡歌喉,看到了那场那未被污染和污蔑过的原初真情!
这首诗出自《卫风》。
在《诗经》里,《卫风》和《郑风》因保存了大量先秦时代的情诗,所以被后世卫道士指斥为“乱世之音”、“靡靡之音”,但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郑卫之风的诗歌中折射出的当时华夏族发源地——中原汾渭之地大量的婚恋习俗和经济生活史料,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有人打了个有趣的比方,说《诗经》如果像一座城市的话,《颂》和《大雅》就是庄严肃穆的市府,《周南》、《召南》和《豳风》可以看做祥和温馨的主题公园,而《郑风》就是有碍和谐的离婚事务所,《郑风》则是避之不及的红灯区,也就是里面有许多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但仔细想想,所谓“人之初,性本善”,那时初民的婚姻爱情生活还没有被套上琐碎繁多的道德观念,因而显得如此自在洒脱。但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思想中已经能够看到世事的纷争和生存的困扰,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逐渐发育成熟、即将成型,好在《诗经》这本我们能看到的最古老的诗歌集中散发出如此原始淳朴的人性魅力。
郑卫之风确实相当前卫、相当另类,相当感人,但在先秦后,儒家大一统后,这样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偷偷摸摸自由恋爱,实在太过分了。不过,好在《诗经》保存下来的郑卫之风,也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起码在总编辑孔夫子那里是通过审核的,所以没有遭受卫道士们的毒手,被列入“禁书”、甚至横遭阉割、销毁。是的,“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只这一句,满纸风流,人的本性得到完美释放!有什么荒唐可笑的所谓道德观念能够扼杀两性相悦时候的快乐呢?尤其在“新文化运动”中,高擎“科学与民主”大纛的顾颉刚、胡适、俞平伯、周作人等人对《野有死麕》等“郑卫之风”的热烈探讨,对其高度肯定,并颇多激扬赞美之词,所以受到无数少男少女的喜爱。实事求是地说,《野有死麕》虽有桃色嫌疑,但仍不失含蓄意境。这里的描写一点都不露骨,比起后世的那些香艳诗词来,甚至有些“不够格”。随意摘出几首诗词,年可见长短。《古乐府》的“托买吴绫束,何须问短长,妾身君抱惯,尺寸细思量。”还算隐晦的。其《碧玉歌》则谓:“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唐代大诗人元稹则在《会真诗》里,以天才文字描绘杨玉环:“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汗流珠点点,发乱绿葱葱。”宋代文坛盟主苏东坡在《雨中花慢》写道:“……羞颜易变,傍人先觉,到处被着猜防。谁信道,些儿恩爱。无限凄凉。好事若无间阻,幽欢却是寻常。一般滋味,就中香美,除是偷尝。”这些例子,不胜枚举,至于话本小说等,更是泛滥不堪。可见,即使在日益严苛的礼教钳制下,人性总要爆发;而文学,作为抒发人性的第一载体,不可能充耳不闻,做鸵鸟先生。
又想起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来。
苏东坡和佛印喜欢彼此戏谑。一天,两人打襌打坐。苏东坡睁眼问佛印:“你看我坐襌的样子像什么?”佛印举目一看,频频赞许:“您这个样子,就是一尊高贵的佛啊。”接着他反问苏轼:“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故意说:“我看你不过是一堆牛粪。”没想到,佛印居然不恼,不驳,反而笑意盈盈。回到府中,苏东坡得意洋洋地把这件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妹妹苏小妹。苏小妹听了,忍不住笑了出来。苏东坡好奇地问她笑什么。苏小妹笑着答道:“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如佛;而你心中有粪,所以看人如粪啊。”苏东坡恍然大悟,悔之不迭。
孔子在编辑《诗经》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确实,初民之恋就是这样无邪,要是后人非要从中看到淫邪,那是他们的事——就像苏轼不能看到佛一样。
但我要说的是,对于《野有死麕》这样的华章,不管看到了什么,那其实都是你的影子,生活的影子,历史的影子。
歌德说:“哪个少女不善怀春,哪个少男不善钟情。”纯洁无瑕的爱情在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值得歌颂。《野有死麕》里,勇士与美女一但相遇,其一见钟情已经成为水到渠成之事。但当我们扔掉虚伪的世俗包裹之后,我们就会由衷地祝福他们的爱情!
是呵,两情相悦,本来就是自然发生,非要加上枷锁,人生岂不过于沉重?让我们祝福《野有死麕》里,勇士与美女吧,祝福他们在爱河中升华自己的纯洁爱情!
8、爱情种子在刹那间绽放——《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柴木紧紧扎起,
三三两两的星星悬在高天。
今天真特别啊,遇到你这样的人啊。
你呀你呀
怎么这么美好!
柴木紧紧扎起,
三三两两的星星悬在东南角。
今天真特别啊,遇到你这样的人啊。
让我偶遇了你。
你呀你呀
碰巧遇见真难得!
柴木紧紧扎起,
三三两两的星星正对着我的家。
今天真特别啊,能遇到你这样让我眼前一亮的人。
你呀你呀
怎么这么明亮!
暮色蔼蔼,三三两两的星星悬在天边。在深沉的夜幕下,在大地的东南角,我的家简陋而朴素。就在在这如梦的傍晚,就在这简陋朴素的家门口,我和你偶然相遇。能遇到你是我的幸运,能遇到你是我的幸福!你让我眼前一亮,你让我心意难平,你让我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首诗采自《唐风》。唐地是周成王弟叔虞的封国。相传周朝初年,周成王年幼,和其弟叔虞玩耍。成王随手把一桐叶剪成一个似玉圭的玩具,对叔虞说:“我将拿着玉圭封你。”本来说者无心,可被旁边正巧赶来的周公听到了,他要求成王履约。成王笑称:“我那是随便玩的。”周公严肃地说:“天子无戏言。”于是,周成王就把唐地——今天黄河、汾河的东边、大致方圆一百里的地方封给叔虞,史称“桐叶封弟”。
唐地自古民风醇厚,文韵悠长,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许多动人的篇章。
而《绸缪》无疑就是其中光彩夺目的一章。
这首诗单言情人间的偶遇。起篇即用三个比兴:“绸缪束薪,三星在天。”“绸缪束刍,三星在隅。”“绸缪束楚,三星在户。”这三个比兴渲染了一幅清澈悠远的傍晚景色——就在那个无法确切考证的黄昏夜色,在三三两两星星温情脉脉的注视下,在谁家堆放整齐的柴垛前,不经意的他和她,突然在她家的墙角打了个照面。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猛一抬眼,前面正立着一个眉眼盈盈的他,心儿自是无比欢喜。这一照面让情人的心头如此灿烂,像是晚风吹过的夜来香,香气馥郁,阵阵袭人,又像是在这将要沉睡的夜幕划过一道光明,让人在刹那间觉察到了生命的璀璨。你是我生命中的蝶舞翩芊,在不经意间优雅地绽放着自己的美丽。墙角的偶遇,都已酝酿成诗。
我无法解释这电光火石的刹那,或许在前世,你与我曾是山岫间的袅云雾,我们在峰间林稍快乐地追逐着。当这渐暮的残阳把这最美的光芒投射进瞳孔,我们的相聚将连同自己的肉身一起消散。这是现世的回忆,是爱意的流淌,是永远也不会结冰的心灵港湾。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多少人,多少次,因为偶遇而酝酿别样的爱情。他们收获了美满,也收获了生命的涅槃。永远无法忘记《西厢记》里张生初见崔莺莺那惊天动地的一幕:
呀,猛撞见五百年前风流冤孽!
窈窕淑女俺见过万千,
似这般美艳动人实属罕见。
真叫人眼花撩乱口难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