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如果爱,请深爱:在诗经中邂逅最美的爱情全文阅读 > 第17章 共度流年(5)

第17章 共度流年(5)


  今天,我抚摸着疼痛的身子,仔细擦拭着被你打得青紫的伤痕,我哭了。

  我实在难以理解,为什么那个满脸阳光的男子,会变得如此暴力。你对我的柔情蜜意哪里去了?你对我的海誓山盟到哪里去了?我们曾经花前月下,说不尽的卿卿我我,共同品咂着新婚的甜蜜。

  那样的日子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我也检讨过自己,但我实在不清楚,自己究竟犯了那条过错,值得你暴跳如雷,拳脚相加。

  为了过好日子,我加倍努力,可即使“夙兴夜寐、靡室劳矣”又有何用?多少次,我辛勤劳作之余,无意间看见你和别的女人打情骂俏。你们的欢乐笑声,对我来说就是割肉钢刀。我是你明媒正娶的妻子,我要向你讨个说法。

  可话音未落,我竟又招来一顿毒打。

  那一刻,我的心碎了。

  我不过是一介农妇,一个真心对你的普通女人。可你为了那苟且之事,竟然能对你的发妻痛下毒手。

  我的这些难言之痛能向谁说?“家丑不可外扬”,我一个劲地压着,外人好奇地问我身上的瘀伤,我也强作欢颜,说那是干活不小心碰伤。可是,他们的眼神告诉我,那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说辞。

  娘家的兄弟也开始嘲笑我。我懵了,这是我人生的要紧关头,为什么他们不来安慰我,帮助我,反而要取笑自己的胞妹。后来,我逐渐看清了,因为,他们和你一样,都是男人,男人的基因并不是从一而终。我在你们眼里,终成笑柄。

  我认了。

  窗外,一弯残月越升越高,向大地播洒着寒冷的清辉。我退缩到墙角,慢慢舔舐自己的伤痛。是的,所有的伤痛让我一个人来背,我愿意在这黑暗的角落里,再细细盘点那过往的一切。每一次的回忆,都让我心痛。

  那撕心裂肺的心痛啊。

  淇水汤汤,不由分说地奔流远方。我多么希望这河水能带走我的泪花,我的委屈。

  读了这首《氓》,我们似乎看到了女主人公遇人不淑,精神和肉体所遭受的双重折磨,也被诗中那荡漾的淇水冲决了正义的闸门。

  这是经受了怎样的创伤才发出的让人不忍卒读的深沉叹息啊。

  毋庸讳言,女人最痴情,但在爱情婚姻中最能遭受不幸的,就是这些可爱、可怜的痴情人。王宝钏、秦香莲、杜十娘……历史上、现实中、经典里,那些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痴情的灵魂层层叠加,让人艰于呼吸。

  女人之所以屡受伤害,是因为她们像多《氓》里的女主角一样,付出了太多。女人很容易在两性世界里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失去自我,如同行星一样,下意识地围绕恒星旋转。除了爱人,世界对她们来说,已经没有了意义。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个世界,变化是唯一的不变。女人往往以为只要自己能经得住生活的考验,真心付出,就一定能俘虏男人的心。但她们忘了,男性的基因决定了他们喜欢新鲜的东西,对新奇的事物保持好奇,才是他们积极进取、进而支配世界的真正动力。这对于女人来说,似乎是另一个星球的不速之客,让人摸不着头脑、更难以谈及把握。就在这物换星移几度秋间,海誓山盟已经逐渐被稀释,变得轻如鸿毛。女人在忍受不得不面对的“思不得苦”。

  当然,平心而论,《氓》里的男主人公也绝非十恶不赦之徒。他不过是一介平民,在红尘滚滚中庸庸碌碌地讨生活。他出身底层,唯利是图,买卖对他来说是天大的事。妻子在他眼里,也早已异化为一件商品。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由浓情蜜意,脱变为赤裸裸的物质算计。但《氓》里的男主人公也不是凭空而生,他的看上去让人十分愤怒的举动,背后其实有着数千年男权社会价值观的潜支撑。因为有了这些男尊女卑、“女子如衣服”、甚至后世衍生出来的“三从四德”之类的精神枷锁,男子挥动起拳头来才显得那么自然利落。

  好的爱情让生命充实欢乐,坏的爱情让生命背上了沉重的枷锁。在爱情这个不平等条约里,女子总是显得那么被动。男性总是想攫取女性生命的一切,精神、肉体、劳动,甚至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女子变成了男子的附属,她们的价值也只是因为对方而存在。

  这样的不平等条约,对女人来说,其实不啻于灭顶之灾。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只会让自己的价值逐步减少,最后归于空虚。不管是多么要强的女子,一旦陷入爱情,就注定处于被动状态,宛若案上鲇鱼,任人宰割,只能呼号、幻想、期待而无计可施。但男人们,手里的牌似乎打也打不尽。当他爱上一个女人时,他会想方设法表现出自己优秀的一面,对她殷勤看探,用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承诺给她幸福。男子会郑重地告诉女子,他会视一切的阻力如无物,心如磐石坚定不动,和她长相厮守。但时光易逝、人心易变,一旦他厌倦了这次游戏,他就会顾左右而言他,视若不见,置若罔闻,就会对女子弃如敝履。

  女人,天生就是感情动物,需要安全感,情感贫困是他们的天敌。没有爱情,世界对她们来说就是黑洞,空虚而可怕。她们曾幻想用爱来抗拒死亡,所以为爱的舍生忘死。她们曾想用柔情来抗拒孤独,所以对爱人缱倦依恋。她们曾想着在爱过之后再不面对人生这空虚无聊之地,所以有了为爱而共生死的决绝。但,公平和理想,无疑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男性往往因着女人的这些心思轻而易举收获了自己的需要,而女人必须加倍付出。正如那句屡试不爽的名言:“富有的我要让他更加富有,没有的,我要让他更加没有!”爱情,简直就是另一个“马太效应”的试验场。

  淇水汤汤,时光在不经意间流逝,转眼间斗转星移,物是人非。

  但三千年后的今天和《氓》的时代又有多少本质区别。男人和女人,对爱情的感觉、态度,和三千年前如出一辙。类似于《氓》的女主人公的悲剧重复上演,三千年的长叹仍然唤不醒那些数不尽的痴情女子。在爱情面前,她们丧失了理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真心和不变。于是,面对变化的世界、变化的爱情、变化的他,她们和《氓》的女主人公一样,犹如飞蛾扑火杜鹃泣血,那常常的叹息声声不断,在时光的隧道里久久回响。

  27、你的完美是我的信仰——《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 莹,会弁如星。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远远看那弯弯的淇水,绿油油的翠竹摇曳婆娑。

  那文质彬彬的君子啊,就像细切细磋过,还像精琢精磨过。

  威风凛凛光彩夺目,德行祥明声名远播。

  那文质彬彬的君子啊,叫我如何忘了他。

  远远看那弯弯的淇水,绿油油的翠竹青翠欲滴。

  那文质彬彬的君子啊,耳佩珠玉晶莹闪烁,帽自嵌玉如星似火。

  威风凛凛光彩夺目,德行祥明声名远播。

  那文质彬彬的君子啊,叫我如何忘了他。

  远远看那弯弯的淇水,绿油油的翠竹密如栅栏。

  那文质彬彬的君子啊,德行光鲜如金如锡,纯洁无暇如白璧美玉。

  他的心胸多开阔,斜靠车里的重较多优雅。

  幽默诙谐谈笑风生,还不把人刻薄欺负。

  卫国的著名大河淇水,河道开阔,河水汤汤。岸边的高堤上绿油油的翠竹青翠欲滴。望着这汪洋肆虐的河水,抚摸着修长雅致的翠竹,听着淙淙流水的流水如同佩玉美珠交响和鸣,我的心里突然想起了一个人。他的心胸就像这淇水一样宽阔无涯,他的意志就像这高堤一样坚毅威猛,他的文采像这绿叶一样繁茂多姿,他的品德像这翠竹一样正直儒雅,他的性格就像这竹叶上的晨露一样,随物起止,开物化成。

  这样一位雅致从容,深藏不露,气度非凡的好男儿,怎能不让人心动?他完美到了极致,无论从容貌,还是品性、能力,简直就是天造地设一般,真的是造物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知费了多少心思,才打磨出这“如金如锡,如圭如壁”的好儿郎!

  诗的作者感觉到世间有这样的奇男子真是不可思议,连连赞叹说他“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里需要注意,上古的时候,打磨骨器叫做“切”;打磨象牙,叫做“磋”;打磨玉器,叫做“琢”;打磨石器,叫做“磨”。骨器、象牙、玉器、石器,都是先民最为看重的生产生活用品,无不用心精专,一如今天的LV和Iphone。诗里的主人公被比拟成这些上乘之物,可见其威仪棣棣,让人惊叹为“赫兮、晅兮”!

  这首诗产生于卫国。和齐、蔡、宋这些异性诸侯国不同,卫国是周朝的姬姓嫡传诸侯国,其大体的地理位置在今天河南省黄河北部、河北省邯郸市及邢台市一部分、山东省聊城市西部一带,先后建都于朝歌、楚丘、帝丘和野王。卫国是存在时间最长的诸侯国之一,前后立国长达838年,世传足足有35君。孔子曾经在卫国游学近十年,春秋时吴国王室贵族——在《左传》中经常出现的季札就赞赏“卫多君子,其国无患”。可事实上,卫国在立国的后相当长时间里,政治十分腐败,几乎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卫国诞生了一位伟大人物——卫武公,拯救了危在旦夕的卫国。

  当年,西方的野蛮部落犬戎擒杀了那位为博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灭亡了西周。正在这节骨眼上,卫侯和亲自带领大兵前往镐京平叛,立下了挽救周室于危卵的中兴之功。因此,东周的开国君主周平王亲自擢拔卫侯和为公爵,即《淇奥》里的主人公卫武公。武公在位长达五十五年,他能博采众谏,时常自省,与臣民共勉,是公认的一代明君。卫武公薨,臣民怀念他的德治仁政,作了此诗赞颂。

  这,就是后世注家公认的《淇奥》的来源。

  正如前文所述,《淇奥》里的这位卫武公,无疑是众多女性读者心中的白马王子。和《诗经》里的《大车》篇一样,卫武公也是一位既有权势,又有容姿、内涵的“君子”,只不过他贵为国君,对于女性的吸引力就更大了。

  仔细数来,在中国历史上,像卫武公这样“全面发展”的贵族公子可谓寥若星辰。有一位人物值得留意。

  他叫荀粲,字奉倩,其父是曹魏第一谋士荀彧。荀粲号为天下美男子,家世显赫,才华横溢,是当时有名的玄学家。他对妻子不但很专一,而且非常痴情。

  有一次,荀粲的妻子发烧,荀粲到处求医问药,但不能退烧。于是荀粲自己跑到院子里冻了半宿。那时正值寒冬,一会荀粲就冻成了冰棍。荀粲回去后,抱住妻子,用自己的体温为妻子降温。

  可惜,荀粲的妻子还是不幸病逝了,荀粲十分哀伤,许多人都劝慰荀粲,凭你的条件,再找一个佳偶还不是易如反掌?可荀粲却说:“佳人难再得!”不到一载,竟然忧伤而死!

  像卫武公和荀粲这样的完美男人,实在难找。

  但正因为稀缺,才愈加显示出标本的价值。是呵,假如造物主不产生这样的完美男人,那让天下的痴情女如何寄托梦想,又如何放飞希望?

  28、多情自古伤离别——《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燕燕》这首诗,主题内容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卫庄公之妻庄姜送别庄公妾戴妫所作,也有人说是哥哥送别妹妹出嫁所作。还有人据此提出异议,觉得诗中缠绵悱恻,并不像姐妹或是兄妹的做派,倒是像情人间的送别更合适一些。不管何种说辞,总归是送别的诗,其情的确感人。鉴于我们的爱情主题,在这里姑且就认定这是一首情人送别诗。

  一男子送心爱的姑娘出嫁,泪水涟涟,心中就算有万般不舍,也难奈造化弄人。或许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郎有情妾却无意。又或是本是两情相悦,天作之合,可迫于当时种种家族势力不能在一起。总之,男子的心上人今天就要出嫁了,自己却不是新郎。

  爱情向来只是以分手作结吗?还记得那“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悲鸣吗?李太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传唱千古,成为赞颂朋友间情谊深厚的名言。世间之分别,不管是情人还是手足,大抵都是一样的,但又有不一样的味道。相伴到老的只那一人,所以遇见了想要放手却是满心的不舍,因为不知何年何月还能再遇见一个如此称心如意的人。佛陀曰,人有八苦:生、老、病、死……爱不得,喜欢的东西得不到手,喜欢的人却最终不能在一起,希望不能满足,以致心灰意懒,唉声叹气,终不得解,无怪乎被称作“苦”。

  对于执着于爱情的人而言,我感觉到了,我爱了,而你有没有回应似乎并不重要了,就像流行一时的《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这种爱情可谓痴情,我爱上你了,可你却没有给我同等的回应,而我依然愿意对你一心一意,把对你的爱不偏不移地坚守在心中。想象着你我终有一天会相爱,就这样静静地心里欢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