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军事 > 荣耀全文阅读 > 十里洋场(1)

十里洋场(1)


1931年11月20日。头顶斗笠、足蹬草鞋的十九路军第78师官兵进驻上海。155旅奉命警备龙华、南市、北新泾及真茹一带,156旅则担负吴淞、闸北一带的警戒。

其时,上海滩灯红酒绿、莺歌燕舞依旧,而民间的抗日风潮已成燎原之势。上海民众的排日运动并非源起“九.一八”事变,其根源要深远许多:

1894年8月1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4月,中国战败,满清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了屈辱的《中日马关条约》,中日民间的敌对态势因此成形。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宣战,出兵占领了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山东半岛。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21条要求,意欲独占战胜国在中国的权益。5月4日,北京高校数千名学生冲破军警封锁,云集天安门,发出“外争国权,内惩****”、“废除21条”、“抵制日货”等口号,名垂青史的“五四”运动就此开始。5月15日,上海日本纱厂的资本家开枪打死、打伤工人十余名,上海工人随即开始大规模罢工,“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至上海。由于全国人民的强烈抵制,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在和约上签字,而上海民间抵制日货的运动就此兴起。

1927年5月,北伐军近逼山东,日本内阁总理田中义一、陆军大臣白川义则(1.28淞沪会战中,日军第4任指挥官)以保护当地侨民为由,派遣陆军第10师团、海军第2遣华舰队兵犯青岛。革命军停止北伐后,日军撤离。次年,革命军再次北伐,日本又一次出兵,攻占济南。日本两次出兵山东,肆意烧杀抢掠,中国民众的排日抵货运动风起云涌。此后,抵制日货的运动时起时伏,但从没有停止过。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我国土、残杀我同胞、侮辱我妇女的消息接连不断,上海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更是日益高涨,上海再一次成为全国排日运动的中心。在杜月笙、虞洽卿、陶百川等上海知名人士发起的“上海抗日救国会”以及其他民间各大小抗日团体的领导下,抵制日货、对日经济绝交的运动在上海滩进行得如火如荼:上海32家日资厂的6万名工人举行了集体大罢工;工商界断绝与日本的贸易往来,并停止对日本的原料供应;码头工人拒绝装卸日货;民间强烈抵制买卖、使用日本商品……

日本国内于1927年爆发金融危机,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随之而至,日本在欠下巨额国际债务的同时,大批银行和工商企业破产。从1929年到1931年,日本出口额下降76%,进口额下降71%。工业总产值下降33%,农业总产值下降了40%。而日本在中国商业投资的90%都集中在了上海,上海民众的经济绝交运动对日本的经济而言,无异是雪上加霜,这不能不引起日本财阀的强烈恐慌。但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又使得他们不屑向中国低头①,于是日本财阀一面向政府施压,要求政府以武力制止“中国人不法而暴戾的经济绝交”,一面唆使日本侨民、浪人在上海四处寻衅滋事、制造摩擦,为日军出兵上海以杜绝“对日经济绝交运动”而寻找契机。

因此,上海民众与日本侨民之间的对抗也愈演愈列,相互攻击、械斗之事层出不穷。但在我国国土上,我民众百倍于敌,群殴自然大占上风,加之上海滩大亨杜月笙赤诚抗日,青帮打手和社会混混们自然奋勇向前,有了这些斗殴经验极其丰富的同胞作为主力,上海市民群殴的水平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每每打得日本侨民落荒而逃。

①“日军在满洲军事行动的成功,使日本人的意见逐渐强硬。”重光葵[日本]《昭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