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人其实有两条命全文阅读 > 第26章 生理现象 (1)

第26章 生理现象 (1)


大脑冲击波佛说:身之病“四百四病”。

佛又说:心之病“八万四千”。

一个人,他活着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人们可以找出一千条理由来说明,但只有一条是最最基本的,那就是“活下去”,其实我们全身的所有器官和构造都是为了这一目的。

无论梦多么神奇,它也是人体的一种生理现象,从根本上说,它也必须服从“活下去”这样一个目标。

以往的梦学研究之所以似是而非,就是因为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总让人感觉到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任何关系,它就好像是大脑闲来无事的胡思乱想。

梦,其实是确保我们每一个生命正常活下去的前提条件,如果缺少了这个前提,人们内心世界的那把熊熊大火,就会将我们彻底烧毁。

为什么这样说呢?有情却无情人类对自己的感情世界极为着迷,从古到今的文学作品以及现代的影视作品,都在讨论亲情、友情、爱情、同情……有情与无情有时竟然成了区分好坏人的标准。

不错,我们人类正是因为有了情感的变化,才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才会有桃园三结义,才会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才会有……如果这个世界上缺少了情,那将是一片荒漠。

然而,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中医的角度去看问题,无情比有情可能更有利于健康。

中医特别重视情感变化在疾病中的作用,并将人类的情感归为七情志,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其实人类的情感远比七种要多,中医只是如此归类而已,切不可生搬硬套)。

《黄帝内经》中对情志导致的疾病有大量的记载。

中医并非反对一切情志变动,人活在社会中,每天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志不波动的人几乎没有。

这里所说的情志变化都是超过正常范围的不正常变化,只有这种情志波动才会引发疾病。

例如,当一个人失恋后,痛苦、失望是难免的,但如果痛不欲生、撕心裂肺,持续时间很长,那就属于致病的情志变化了。

有时这种过激的情志变化当时可能并不表现为疾病,但它却给日后的健康埋下了隐患,在许多年后突然爆发出来,形成恶疾。

然而,虽然中医强调了情志的致病因素,但没有具体说致病的比例,而在佛经中却有比较明确的说法,可以借鉴。

在佛经中,佛曾经说过:源于身体的疾病只有“四百四”种,而源于精神情绪方面的疾病竟然多达“八万四千”种。

仅就这一点看,佛经与《黄帝内经》是完全相同的,我们人类的绝大多数疾病,都是由不正当的情志引发的。

情志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不仅可以直接引发疾病,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情志,也是此人生活方式选择的内在原因。

比如说吸毒,他就与人的情志选择有密切的关系。

许多人是出于好奇而吸毒,有些人则是因为无法排遣生活的压力而吸毒。

因此,人们在社会中行为的选择,根源于不同的情志模式,具有相同情志模式的人往往容易选择同一类事物,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

当选择了某种生活方式或者行为方式以后,它又会反过来作用于我们的身体,影响人们的健康。

吸烟者易患肺癌,好酒者容易得肝硬化,喜于美食者得糖尿病,好色之徒易老,懒于运动者骨质疏松……从生物学的角度讲,不受控制的情绪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将造成直接的危害。

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包括灵长类动物,它们的行为一般受本能的支配,而人类的行为则受情绪的支配,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

情绪支配行为,而行为最终会影响人们的生存状态。

比如说,有人与他的好朋友一起出去打猎,途中迎头遇见一群饿狼,他的朋友不幸遇难,被狼群撕得粉碎。

这个人当时一定很痛苦,也很愤怒,但如果他不控制住情绪,硬要找狼群拼命,那么结果将是悲惨的。

最好的选择是控制住愤怒的情绪,就近爬上身边的大树。

从社会的角度而言,不受控制的情绪同样会危及生存。

一个人在单位被上司误解而遭到严厉的批评,此刻这个人一定很伤心、冤屈,如果任凭情绪爆发,有可能就得罪了领导而下岗,经济没有了来源,危及到生存状态。

这类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有甚者,为一点小事而杀人,最后被执行死刑。

规矩与方圆在战争年月,敌对的双方都在“知己知彼”上下工夫,除了要知道战斗力、兵力布置、物资供给等情报以外,更要了解对手主要指挥官的个人特点,并由此判断对手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三国时期,魏军大将司马懿疑心颇重,处处小心翼翼,诸葛亮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设下空城计,吓退了数万敌兵,堪称战争史上一绝。

可见尽管人类的大脑情志变化多端,难以预测,但就整个人类情志而言,它还是有一定的规矩,它也受某些东西的制约,这就是模式。

人类大脑中的模式有很多,比如思维模式、情感模式、行为模式、性格模式等等,这些模式制约着情志的变化,也制约着行为的方式。

这些模式可以统称为思想模式。

每个人的思想模式,在大同中都存在小异,而这些微小的差异却成就了千千万万不同的生活道路。

例如,有的人在思维上偏向逻辑性,这些人最后从事了科学工作;但有些人在思维上偏向形象性,这些人最后成了艺术家;还有的人思维上擅长想象力,这些人都成了文学家。

对待相同的事物,不同思想模式的人有不同的表现。

当一个人失恋的时候,大约会有三种现象:有些人会将自己的失恋经历告诉他周围亲近的人,包括朋友、家人,甚至他会告诉一个陌生人。

通过这样的述说,他会将心理的压力释放出去,从而达到心理的平衡;也有一些人失恋以后,会将这种痛苦的经历深深埋藏于心中,甚至对最亲近的朋友也难以坦言心声;还有些人在失恋之后,不但不向人们述说,而是很快就遗忘了,只在心底留下一条淡淡的痕迹。

这三种表现是出于三种不同的情感表现模式。

人们思想模式的建立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模式总是代表着社会的主流文化方向,不同的社会文化将导致不同的思想模式的出现。

例如,有三个美丽姑娘,一个来自日本,一个来自美国,另一个来自中国,她们身着白色裙子、头戴漂亮的草帽,肩并肩行走在大街上,引来无数路人烈火般的目光。

突然,一阵风平地吹来,掀起了姑娘们的裙子,吹动着头上的草帽。

此时,每个姑娘都可能有不同的动作。

美国姑娘可能会双手按住草帽,日本姑娘可能会一手按住草帽,一手按住下面的裙子,而中国姑娘可能会用双手按住裙子。

当历史发展了,文化变迁了,人们的思想模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例如,在中国外恋的思想观念就随历史的变化而变化。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男人们三妻四妾,婚外恋是被社会广泛认可的。

新中国建立以后,新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在新的思想体系下,婚外恋被整个社会所唾弃,并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政治前途。

那个年代里有一个特别的名词,叫“生活作风问题”,其核心内容就是婚外恋。

凡被指证具有此问题的人,在社会上是抬不起头的,有多少人是被这个问题整趴下的。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观念大变,人们对婚外恋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虽然它依然违背道德,依然不容于法律,但人们再也不会大惊小怪了。

思想模式不但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它也随个人的经历而变化。

当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发生重大变迁后,他的思想模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