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人其实有两条命全文阅读 > 第19章 死亡的痛苦 (1)

第19章 死亡的痛苦 (1)


这一思想贯穿了中医理论,《内经》中有许多记载,“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平治于权衡”、“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气血,各守其乡”。

中医认为,如果我们能一直做到平人平气,我们将可活到人之天年。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世,被章服,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天人合一是阴阳平衡的至高境界,《内经》中“形与神俱”、“形神合一”、“提挈天地,把握阴阳”,都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延伸和具体应用。

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将会发生生命的根本变化,此类人不但能活过天年以上,而且过了天年“神气”不散,即两个生理系统一直保持一致。

中医里专门讲述了此类人不同凡响的生命奇迹。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关于真人,庄子曾在著作中用了大量篇幅来描述,例如“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

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古之真人,其梦不寝,其觉无忧,其息深深……”这是多么辉煌的人生啊!我们相信这是真实的。

阴阳分离尽管“天人合一”可以改变生命的法则,使人健康地活到天年以上。

但无论多么长久,人总是要死的,宇宙中的星系也没有永远存在的道理。

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人体中的两套生命系统就解体了,阴阳分离了,“阴阳离诀,精气乃亡”。

死亡一直是人们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阴云,在生死两极中,其实人类对死亡的痛苦、恐惧,要远远大于对生的赞颂、感激。

孔子曾无限感叹地总结说:“除死无大事!”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比坟墓更能激发哲学家智慧的东西了,当面对着一片片坟茔的时候,那些具有超绝大智慧的人,只要低头沉思一会儿,就能感悟到宇宙、人生变化发展的真谛。

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坟墓,恐怕我们直到今天也不会有任何形式的哲学。

为了扫去人们心头的这块阴云,不知有多少人苦苦求索。

佛祖为了这个问题,曾度过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六年:每天以植物的果实和青草为食,有时甚至以动物的粪便度日。

由于长时间的饥饿,他变得憔悴不堪、瘦骨嶙峋,座下的印痕只有骆驼蹄子一般大小,身上的发毛纷纷脱落,远远望去就像是一段枯朽的树木。

那么,什么是死亡呢?在人类的历史上,曾先后有过两个关于如何界定死亡的标准:第一种是以呼吸、心脏停止工作作为死亡的标准。

在20 世纪之前,人们常用停止呼吸来判定死亡。

常识告诉人们,任何一个活着人都有呼吸,都有脉搏,故有“人活一口气”之说。

因而人们直观地将停止呼吸、没有心跳作为判断死亡的标准。

但在执行这一标准的漫长历史当中,人们无数次地发现,在某一段时间里停止呼吸,没有了心跳,并不意味着死亡,有些人还可以再一次活过来,间隔的时间长短视情况而定,有的数小时,有的可长达数天。

1996 年,一位57 岁的瑜伽功爱好者、印度军官巴巴被埋入3 米深的坑内,身体的四周都是填土。

他在这样一个没有空气的地方足足待了3天,可是当他从坑中被挖出来时,身体健康,并向前来参观的上万名瑜伽迷挥手致意。

《搜神记》记载:晋朝咸宁年中,在琅琊这个地方,有一个人名叫颜畿,字世都。

有一次他得病,恰好城中有一医生名叫张差,于是他就找张差看病。

不知道什么缘故,竟然死在张差的家中。

颜畿的家人前来迎丧,可是引魂的幡子却缠到树上,怎么也解不开。

就在这天晚上,颜畿给家里人托梦说:我的寿命还没到,本来不应该死,可是这个庸医给我吃了太多的药,伤了我的五脏六腑。

现在好了,我缓过来了,千万别把我给埋了。

家人得到消息,急忙开棺验看,果然形骸如故,微有人色,而手爪所刮摩,棺板皆伤。

渐有气,急以绵饮沥口,能咽,饮食稍多,能开目,不能言语。

十余年,家人疲于供护,不复得操事。

为了避免假死发生,人类曾经想过许多办法。

比如说,中国丧葬礼仪上的有些规定就与此有关,比如说古代有停尸、招魂的习俗,一般人死后要停三天或者七天,有的要停七七四十九天。

停尸的目的除了有利于组织丧事外,它最早的原因则是为了避免假死,通过停尸给生命一定的时间,从而避免假死被活埋的可能。

第二种是以大脑停止工作作为死亡的标准。

呼吸与心跳的停止不能作为死亡标准,人们自然想到了大脑。

现代科学证明,大脑在人体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我们讨论人与动物的区别时,实际上在讨论人脑与动物脑的区别,人类的语言、思维、情感、善恶等,都与大脑的活动有关。

大脑的这些作用,使它可以作为生命的代表,因此人们用大脑的死亡来界定生命的去留。

从形式上看,当一个人的脑电波消失时,就可以判定其死亡。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同样发现,这一死亡标准不够严密。

大量的医案证实,当一个人的大脑死亡时,并不能代表这个人其他部分生命的消失,此类病案在医学上称为“植物人”。

客观地说,上述两项人类死亡标准的设定都是不科学、不严密的,如果我们继续执行下去,那是相当不道德的。

然而,人类社会的死亡现象随时随地都有发生,我们又不能没有死亡标准,否则会给法律、社会道德等的实施造成许多麻烦。

《黄帝内经》各篇在讨论阴阳关系时,许多都涉及什么是死亡的问题,例如,《生气通天论》曰:“生之本,本于阴阳……此寿命之本也。

”意思是生死的根本在于阴阳,《阴阳别论》进一步说:“别于阴阳,知生死之期。

”意思是了解了阴阳就了解了生命的本质,也就知道了生死的秘密。

按照中医两个生理系统的理论,人类生命的终结很可能存在第三个标准,即两个生理系统都死亡、崩溃、解体之后,才是真正的死亡来临,任何一个生理系统的消失,都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当藏象系统消失时,解剖生理系统很可能继续存在,“(人)百岁,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此时的人体依然是活着的,不能认为生命已经终结。

尽管此类人不是多数,但在界定死亡时,我们必须加以考虑。

当解剖生理系统死亡时,我们同样不能认为生命就从此终结,上述关于经络可以离体而存在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此时,作为人类生命的一部分——藏象系统依然存在着,它还活着,如果将解剖系统的死亡作为一种标准,那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一般来说,解剖生理系统的消失要早于藏象系统的消失,而这类人在社会上属于绝大多数,他们阳气未尽,天年未到,却因种种原因而解剖生理系统死亡了,只留下藏象系统孤立地存在。

因此,只有当两个生理系统都消失以后,才是生命的真正完结。

任何一方的解体,都不能作为科学的死亡标准。

科学的死亡应该这样来计算:出生年加上120 岁等于死亡。

如果一个人40 岁解剖系统因意外而死亡,那么要再过80 年才能宣布他真正死亡。

根据中医理论推知,阴阳分离应该有三种情况:阴阳同时分离 这是一种理论设计上的最佳状态,即人的先天之精可以保证均匀耗散到人的天年,大约120 岁左右。

当天年来临时,先天之精正好耗散殆尽,而肉体器官也到了崩溃之时,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分离,完成一个生命的全过程。

但理论设计方案不可能被大多数人做到,因此就存在以下两种现实的情况。

阳去而阴存 有的人一辈子注意养生,在某种度上接近天人合一,将自己的身体局部调理得很好,但他并不能阻止先天之精的正常耗散,到了天年之时,其形体尚存,但神气却去了,这就是阳去而阴存。

但这类人极为少见,99.9% 的人属于下面那种。

阴去而阳存 人类肉体解剖系统是自私的,它在生存之年,由于喜怒无常、饮食不节、纵欲过度、思虑太重,严重损害了形体器官。

在人们的天年远未到来之时,形体已经走到了尽头,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