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只是我一个人的主观臆断,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就曾预言,他说:“今后的世界并不能以武力统治,而是以创意支配。生活处处皆创意,不管是我们吃的米饭,还是喝的饮料,都离不开创意的影子。”确实如此,如今主宰我们世界的不再是像拿破仑、恺撒这样的战争英雄,而是那些以创意思维颠覆商业模式的人,以及那些以创意思维拍摄出令全球疯狂的影片的人……诸如此类的创意精英,他们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正王者!想一想斯皮尔伯格,想想迪拜遍地的创意建筑及其海上著名的帆船酒店,这些都是创意思维的结晶。他们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刷新着我们的大脑纪录,让我们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创意思维可以是大手笔的变革,也可以是基于日常生活的小惊喜。如今的创意思维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处处都有创意思维的痕迹。
很多人都喝过瓶装的可口可乐,然而在感到爽快之时,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可口可乐扭纹形的瓶体,易握而流畅,就像少女的条纹裙缓缓绽开;瓶子中间是圆满丰硕的,就像少女的臀部。正因为中间部位的“肥硕”,你还觉得它的容量不小。毫无疑问,这是一款走性感路线的瓶子!
如此女性味道十足的瓶子,不仅实用而且洋溢美感。事实上,它正是可口可乐瓶中经典的王牌之作,全世界都有它的身影。而这款瓶子的诞生,也意味着可口可乐开始了向饮料世界的王者宝座进军。最初可口可乐的瓶子并非这样,它就像储藏罐,小盖子、直通通的圆柱形瓶身。光看瓶子,你根本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明显纯工业风格的瓶子,看到这样的瓶子你不会有太大喝的欲望。而现在的性感瓶子呢,只要你喝过一次这样的可口可乐,闭上眼就能从诸多的饮料中摸出哪一瓶是它。
这样的经典之作到底出自谁的手笔?又是如何萌发创意的呢?
20世纪初,美国年轻女性流行穿脚伴裙。一天,鲁特玻璃公司的职员亚历山大·山姆森和女朋友约会,恰好他的女友穿着这样一款连衣裙。亚历山大·山姆森眼前一亮。穿这款裙子的女友臀部突出,腰部和腿部纤细,魅力十足。
亚历山大·山姆森心想,如果可口可乐的瓶子像女友穿裙子的感觉,那一定非常漂亮!约会结束后,亚历山大·山姆森回到家,便按照女友穿着脚伴裙的样子来设计可口可乐的瓶子。经过反复修改,瓶子设计得很是美观,像一位亭亭玉立的性感女孩。
山姆森设计好瓶子后,便到专利局申请了专利。当时可口可乐公司恰好需要一款瓶子来将自己的饮料与其他饮料区别。初一见面,山姆森的瓶子就得到了认可。可口可乐公司总裁阿萨·坎德勒主动提出购买专利。一番讨价还价后,双方最终以600万美元成交。
这就是创意思维的魔力。每个人都可以是下一个亿万富翁,因为每个人都拥有成为亿万富翁的“条件”——大脑。但很可怕的是,很多人的大脑已经不去思考了。广告大师李奥贝纳说:“最可怕的未来,就是万一我们得了‘肥脑症’(Fatheadism),两耳之间别无长物,只有肥油,这足以置我们于死地。”的确,如果没有创意思维,那跟脑死亡有什么区别?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其实已经放弃了创意思维的能力,他们的大脑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一切都是以抄袭和跟风为主。如果这样的人主宰世界,人类社会将进入庸俗不堪的境况中!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不是你做某件事最后没有收获,而是你想做某事最后没做,可别人做了并获得了成功,这种刺激对你来说将是无比痛苦的。人生中最最痛苦的事是,看到别人一个个都成功了,他们都实现了自己一生想要做的事业,而你的大脑却仍空空如也,从没诞生过电光石火般的创意与灵感。你可能已经无数次路过财富的路口却毫无知觉,等到这个创意被别人“拿走”时才后悔莫及。正因为喜欢思考,喜欢创意的人太少,所以真正的成功者屈指可数。
我们大都有过这样的感受——见到某个人成功之后,你有没有说过:“原来我也想到过!不过没做罢了!”是的,你没有做,这就是你为什么至今没能成功的原因。世界上的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思维方式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他们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将创意与生活相结合,并付诸实践,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自身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事实上,创意思维可以在每件物品、每件事上体现,就像可口可乐瓶的设计创意。在那个时代,很多人都见过脚伴裙,但从裙子联想到瓶子,并去设计的只有亚历山大·山姆森。所以,成功只能是他的。成功就是这样,你必须想到了而且付诸行动,然后才能有结果。如果你连想都没有想到,那成功与你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沟壑!
很多人也可能会提出新的疑问:并不是所有的创意思维都可以带来财富,比如有的人想到某个发明创造,结果不具有市场卖点,没人给颁发奖金;也有某某很有才华,写了很多诗歌画了很多画,可也没为自己带来财富。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就是创意思维与市场卖点是否结合的问题。不管能否暂时为你赢得财富,创意思维都是值得倡导的。做任何事都不可过于急功近利!用广告大师李奥贝纳的话说就是:“伸手摘星,即使徒劳无功,亦不致一手污泥。”你又何必对自己在摸索中的经历耿耿于怀呢?等你学会将创意思维与市场相结合,财富的获得对你来说,只是轻而易举的事!
3. 为什么勤奋辛苦不成功
“懒蚂蚁”的启示
我们大概都听过这八个字——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大多数普通人,只能靠着这八字方针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大多数人每天都在奔波劳碌,忙得没有歇脚喘气的时间。即便这样,却依然赚不够衣食费用,更别说有时间去马尔代夫享受浪漫生活!如果我们这辈子不改变思维的话,美好的人生愿望大概就只能永远游走在自己的脑海中,我们每天跟上了发条似的,几年如一日甚至十几年如一日地忙着,但这样的忙碌创造出了什么伟大事业了吗?可以给出肯定回答的人并不多。如果你认为自己在原地踏步白折腾,这可能意味着你每天只是在瞎忙。这个时候,你应该停下来问自己——我到底在为什么而忙碌?
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90只黑蚂蚁分为3组进行观察。细心的研究小组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在勤劳干活,不是寻找食物就是搬运食物,但总有那么几只蚂蚁很是懒惰,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他们对这几只懒蚂蚁做了标记。
接下来,生物研究小组成员切断了蚂蚁的食源。于是蚁群躁动不安起来,尤其那些勤劳的蚂蚁失魂落魄,失去了奔走的目标,十分慌张。但很快,那些被标记的懒蚂蚁走了出来,带领众蚂蚁爬到它们早就侦查好的食源点。
原来,那些被标记的懒蚂蚁,大部分时间都在用来侦查和寻觅食物。正是依靠懒蚂蚁的不断侦查和探索,蚁群才能在食物断绝之后,快速锁定新的食源点。可以说,懒蚂蚁虽然懒于搬运食物,却在勤于思索目标和方向。
蚁群这样,人类社会也这样。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总有80%的人像勤劳的蚂蚁,每天忙个不停,却并不富有;而另外20%的人则像是懒蚂蚁,整天无所事事,聚会喝酒、游山玩水,却住着豪宅开着豪车。这些人是各行业的大人物,有企业家,有娱乐明星等,总之这些人都不是等闲之辈。在二八法则中,社会上80%的财富最终会流向这20%的人,而剩下80%的人,仅仅占有财富的20%。
这似乎很不公平!很多人看到这儿,也许早已开始义愤填膺,为什么勤劳的人在养活着这些懒人?这是社会的不公!但是,且慢,事实又如何呢?这些懒人并不是被80%的勤劳者所养,而恰恰相反,正是这20%的懒人,通过思维所创造的价值,足以养活这80%的勤劳者!如果没有这20%的懒人,相信80%的勤劳者即使每天奔波,也有极大可能集体陷入贫困状态。方向若找不对,即使再勤劳,也都是在做无用功。没有20%智者的引领,80%的人看似忙碌,其实并没真正创造出可取的价值。让我们回顾一下,在乔布斯第一次离开之前,苹果公司的价值是多少?当时苹果公司面临破产,是个人人躲避的烂摊子。而乔布斯的再度加盟,让苹果公司变成了史上最伟大的企业之一,每一个内部员工都因此过上了惬意的生活!通过乔布斯的引导,员工们的努力和付出,才有了丰硕的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财富分配法则非常公平,你能为企业带来多大的价值,决定了你能获得多少财富,你的贡献决定你的收获。显然,如果你想获得更多的财富,不一定非要拼命苦干,而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只“懒蚂蚁”,并通过思维的能量,来获得财富,改变自己的人生。
2014全球福布斯财富榜上,西班牙首富阿曼西奥·奥特加名列第三。在他的商业王国中,他懒得为产品做广告,懒得印一张名片,甚至懒得照相。他却有时间去朝圣,他曾经四次拿着一根木杖,忍受着40℃高温,徒步翻过四座高山,行走于有名的朝圣之路“圣雅各之路”上,而这四次朝圣竟然是为了找到生命的答案,这是不是让人觉得可笑?
一个在商场厮杀的大佬,竟像个诗人一样行走于朝圣之路!
三届世界足球先生、人称“外星人”的罗纳尔多,曾经一次又一次用魔鬼式的进球让绿茵场沸腾。这位“球场杀手”在场上总是懒得动,就在对方门前晃悠,直到球来的瞬间才爆发出超强的速度,没等别人反应过来,他已经射门进球!
踢足球怎么能懒得动?真是奇闻!
一个是在商业战场,一个是在足坛战场,按照常理,他们都应该每天苦干、厮杀才对,但他们并没有那么做。他们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懒蚂蚁”,对他们来说,追求思想境界比熬夜加班更重要,思维的训练比孜孜不倦更要紧。我们总在说,不能停下人生的脚步,必须紧跟前者奋进,不然就会掉队。并且,大多数人也是这么做的,可扪心自问,你的状况得到改善了吗?没有!我们在慌张赶路的时候,其实丢掉了最宝贵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的思维能力。是的,我们需要在必要的时候停下来,开启全新的思维模式,才能看到问题的本质。才能找到前进的目标和方向,这样我们的勤劳,才能真正换回成功的果实。
如果你的汗水没有思维做前提条件,那只是没头脑的冒进,很可能越努力距离成功越远。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起始于战略,决胜于机制。如果没有战略思维和机制的系统思维,只是一味地忙碌,可能到最终也只是瞎忙,或者到头来只是为他人作嫁衣!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们忙,更多的是因为他们能够让自己闲下来,好好地思考生命的意义,以及人生的方向,这才是最重要最紧要需要先解决的问题。我们只有将这关键问题弄明白了,人生才能真正朝着成功的目标顺利前进!
从某种意义上说,“懒人”不是笨人,他们恰恰是最聪明的一类人。他们会用最简单有效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他们看起来轻松,实则在思考问题。他们看起来无所事事,其实大脑中的思维齿轮正在飞速运转。这就像国际象棋大师间的对弈,表面上看他们的身体一动不动,其实他们的大脑思维深处正在展开一场生死攸关、不见硝烟的战斗!激烈程度不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一场智力的竞技!脑门上滴落的汗珠,正是他们思维运动的验证。所以说,忙碌并不一定非要让自己的身体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有时候喝茶游玩同样是在忙碌。只不过,一种是身体外在的忙碌,一种是思维内在的忙碌。从人类发展史上来看,心智的忙碌者往往是管理者,而体力的忙碌者却处于被管理的角色。对于你,你想做哪一种角色呢?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想做管理者,但现实是残酷的,管理者并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这需要我们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造。对此,你可以参照以下几个具体步骤:
一、既做得了“勤蚂蚁”,又做得了“懒蚂蚁”。每个走向神坛的牛人,最初都是凡人,神是后来的人尊称出来的。天生懒蚂蚁型的人才非常少见,大多“懒蚂蚁”都是从最初的“勤蚂蚁”转换升级而成的。很多著名大公司的领导者,在最初创业阶段,都是非常勤劳的,一天只睡三五个小时并不少见。
此时,他们一方面是实际的执行者——“勤蚂蚁”,同时又是工作方向的决策者——“懒蚂蚁”,甚至可能还要忍受肚子的饥饿,别人的追债……不仅要思考大局的方向,也要亲自操刀业务的具体细节。即使被很多人夸聪明的比尔·盖茨,最初开创微软之时,也要自己亲自编写程序软件。套用现在网络上一句流行语即是:爷爷都是从孙子走过来的。的确,哪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不是从苦逼孙子开始做起的呢?没有当初深入一线的辛苦和努力,他们便无法对整个工作流程了如指掌,也无法在后来创造性地制定公司的制度和规则,更无法有效地指导后来者。当公司步入正轨之后,他们就成了地道的“懒蚂蚁”。时机成熟,必须转换思维让自己成为“懒蚂蚁”,而不可总是像最早那样事必躬亲,否则事业就很难做大做强。
二、时刻用好奇心看待世界,用思维解决问题。好奇心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一个人要想适应世界,必须随时能够看到世界的变化,而我们要想看到世界的变化,就需要一颗永远好奇的心。不然,即使世界上风云变幻,你依然会熟视无睹。在这个互联网思维时代,我们只有让自己永葆孩子一样的好奇心,才能随时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你能够利用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你就可能会因为这套方案而成为亿万富翁。这并不是说笑,如果你经常阅读财经新闻,就会相信这是每天都在上演的创富剧情——成功并没有你想得那么复杂,有时只需要你一个偶然的发现!
要想获得最佳解决方案,懒蚂蚁思维值得借鉴。世界上很多伟大的发明都是懒人搞出来的。记得沃特曼刚发明钢笔时,钢笔帽要像拧螺丝一样,拧上一圈又一圈,结果有人懒得拧,将螺纹改成了三并行的螺纹,只要拧三分之一圈就可以。够省力了吧?别急,还有更懒的人呢!到了后来的派克钢笔,懒人甚至去掉了螺纹,用简化思维设计出新款钢笔,只需要直接一插就能夹紧笔帽。这就是懒人思维的价值,他们的成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