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子鑫处于风暴中心,的确是起到了许多关键性作用。r
他本身是主要领导之一,同时他对于家乡悬圃县的地理环境、人员比较熟悉,当公安局长时又经常在下面跑,所以这次很多经验和能量都及时发挥优势,表现出色……r
苞米地太大,进去之后互相通知很困难,要想互相达到配合默契,互相监控通知更是难以做到。即或20000多名武装警察和群众撒入在这样广袤的地域内,也难见踪影。即使抓人的人走到了石二哥身边,只要藏匿在茂密草丛中的石二哥一动不动,只差一步也看不见他——真真是天苍地茫,人欲伏之,天却匿之,有如大海捞针一般!r
何况,石二哥从小就在当地长大,对周边地形地貌了若指掌,深谙生存之道,随着搜捕行动逐渐展开,警方很快意识到他们的对手不仅残忍,而且非常狡猾,由于石二哥后来又在这一带收生猪、贩卖猪肉,对这里的沟沟坎坎,他闭眼都知道在什么地方。r
抓他的人在明处,他在暗处,昼伏夜出,蛇行鼠步,短时间内要发现他,谈何容易?r
对此,刑警们和群众深有感触。r
苦与难可想而知。r
其实,真正的案件侦破工作决不像小说电视上那样引人入胜。破案也不可能单靠人海战术和运气,任何一个罪犯都是在社会生活中作案的,因此他也就不可能不在社会上留下蛛丝马迹——就在大搜捕的同时,最有效也是最枯燥的办法也在同时进行,就是排查,大量走访调查和循线追踪。r
山里的每一个地形,哪里面能够藏人,哪里面不易被发现,可以说石二哥很清楚。指挥部根据石二哥这个有点特殊的罪犯特点,和现行他不可能逃离而依然在警方大包围圈之内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及时调整了种种抓捕方案,及时下传,做到人人心中有数,一直跟森林和庄稼打交道。r
肖子鑫让他们确信:石二哥难逃法网。r
午夜,大雨如注,电闪雷鸣。r
石二哥仍无踪影。r
借助天然屏障以及对地理环境的熟悉,犯罪嫌疑人石二哥与警方展开了周旋。乡镇以下虽有村委会,设有支书、村长和治保主任一干人马,却算不得一级政府,多半仍属自然村的负责人。也不算国家官员,没有工资。既非旧社会宗法家族的族长,也非民间组织的社团头头。一般说来,是各村各乡公推产生,民主选举。r
过去办理处置些上级有关的事宜,如催缴公粮,抽派民工,呈报案件,传达告示之类。如今也为村民大事小情操心。r
命案发生后,这些人发挥了作用,既积极向警方提供石二哥的个人情况和线索,派人派工,协助公安机关带路,也组织村民们配合搜山,又在后勤保障没有落实之时号召妇女们家家户户关心警察、预备役的衣食住行,而权力毕竟是个好东西,运用之妙,存乎于心。r
比起前两天,声势更大了。r
“村民们注意啦,村民们注意啦!大家伙儿都听着,大营和巴豆那边发生了杀人案……”r
远山偏僻的村子里,近日经常从大喇叭里传出这样的喊话声。尽管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但这种自五十年代以来——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更将这种在中国东北广大农村推到极致的有力宣传工具,依然在发挥着作用。改革开放后,上级精神,领导讲话,土地承包,计划生育,诸如此类的国家、村里新闻杂事都会随时随地通过它进行“发布”。r
即便是找个人,张三李四,有时也不用电话而顺手搬开关喊几声,它在那些依旧封闭的全体村民心目中具有某种权威性。r
现在,它喊话是告诉村民们上山下地要注意,号召大家积极协助政府,随时随地发现和报告发现的可疑分子和情况,提醒一旦有什么可疑人,不要轻易对抗,而要及时报告政府。因为谁也不知道石二哥要往哪里跑,他们有可能要面对的是杀人屠夫。r
一听说悬圃那边杀了那么多人,并有可能朝这边跑来了,村民们炸了窝。r
大喇叭里,村支书们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创造性地进行发挥,号召全体村民拿起手边能找到的“武器”,不管是粪叉子,还是铁锹三齿子,协助悬圃县公安局也就是协助政府抓住这个坏蛋,以免有人再受伤害。r
支书以身作则,离开麦克风后顺手操起一把三齿粪钩子,率先冲出门去。赤手空拳的村委会和村民们纷纷去抓起锄头、镰刀、扁担和钉耙,还有猎枪,然后好像三几年打小鬼子时一样,成群结队离开家门去迎敌,乱哄哄向村外涌去……r
如果石二哥这时候让他们碰上,说不定会被砸成肉酱。r
可惜,石二哥没露头。r
天擦黑时,立功心切的个别村民都等得不耐烦了。r
“这小子咋还不往这跑?”r
“真要来了,我灭了他!”r
“哈哈!可别,那你也犯法了,跟他一样。”有人哄笑。r
“犯什么法?”r
“杀人犯呗!”r
“得打昏他,捆起来交给政府!”r
作为第二层、第三层包围圈的邻近城市北疆、东江、西江、岭南、大河、东大、东风、四平、长春等地公安机关以及辽宁省的马甸、将仁等地,在案发当天即全力以赴协助设卡堵截。然而三四天过去了,仍一无所获。只在密林中找到了不知什么人吃过的火腿肠皮和留下的新鲜大便。r
还发现有几处看山人用木头和杂草搭建、曾用来吃饭和休息的地瘖子,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杀人屠夫近期到过这里。r
当时情景,无异于打了一场战役,搜捕石二哥过程中,悬圃、缰绳两级公安机关破获其他刑事案件170余起,查处治安案件202起,打击处理违法分子304人,基本压住了犯罪势头,提高了当地林业、煤矿和镇村领导的安全防范意识。r
一位大营乡老人颇有感触地叹说:“那几天几夜,看着眼熟啊,那阵势!几千几万的民兵、警察和解放军(武警)搜山抓人,让我想起了解放初那会儿解放军进山剿匪的场面!咳,一晃五六十年了,想不到竟还会看到这种场面……看样子足有两三万人哪。”r
“当年不就是么!土匪绺子再霸道,能抗住共产党打吗?”r
有人感慨万端:r
“人不敢欺天,这是犯了众怒啊!”r
……r
公安部发出A级通缉令:悬赏5万元缉拿重大犯罪嫌疑人石二哥。r
这一天是去年9月28日。r
大规模山林围捕的首要环节是组织指挥,因为案发突然,又是多警种、多部门、警民联手作战,混合编队,且在林域广阔、地形复杂、分散作战的情况下,如果组织不当,指挥不灵,就很容易形成“一盘散沙”的态势,出现“打乱仗”,甚至造成不必要伤亡的局面。r
这是一次严峻的决策考验。r
指挥部里,经过再次对多个现场勘查分析,一致认为:只怕大海没有针,如果有,就一定要千方百计捞上来!这起特大系列杀人案件,对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罪犯一旦逃离县境,不仅对全市、也会对全省乃至全国造成巨大的危害和影响!r
因此随着案情的迅速进展,已经引起省委、省政府、省公安厅、公安部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十分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石二哥控制在本地,尽快抓获,严防罪犯趁月黑风高漏网,逃往外地……r
……r
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姜文军、缰绳县委书记杨玉天、县长张子强、副书记赵宁阳、省公安厅副厅长蒋右深、全景山、刑事侦查局长马有山、副局长武大为、武警长角总队副总队长陈天让和县委县政府领导始终与指挥部靠前指挥,随警作战,直接掌握与控制追捕战斗的进程,现场指挥调度围追堵截行动,为追捕战斗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保证,保证了前期以至后来的整个战役没有出现混乱的局面。r
同时,山林追捕战斗必须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发动和组织当地村民提供线索,才能使追捕工作具备“千里眼顺风耳”,只有如此,无论逃犯怎样狡猾也难逃由人民群众架设起来的这道“地网”。r
第五天,追捕形势仍未明朗。r
抓到石二哥,谈何容易!r
又一批紧急调动的边防武警也随后赶到了,但人手仍显单薄。公安、武警分成数十个搜捕小组,根据知情人提供的情况,有重点地突击追捕和搜查。尽管如此,石二哥在暗处,而公安、武警们在明处,更何况石二哥谙熟周边一切,又有杀猪刀,每一名参加搜捕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r
从上到下,大家都没有这种作战的经验,指挥部每时每刻都在关注前线情况,根据不断传来的情况缜密分析研究,果断调整决策,数千名警察奔波辗转在无边无际的森林、公路、小路、悬崖绝壁和青纱帐里。事后表明,这种“敲山震虎”、“打草惊蛇”所形成的巨大压力和高压态势,很快就见效了,石二哥在躲藏了五天五夜之后,终于露面了!r
天边的霞光,只是苍穹里的一道紫橙色。而国道,也像一条静卧在草丛里的水蛇。只有中心现场以它宽阔的土地,诡谲地反射着晨光有限亮度下开始的又一波行动,仿佛是为灰蒙蒙的清晨世界里捕捉那个跳跃不定的活物而预设的先兆。r
前线指挥部认为:应调集人马对逃犯石二哥数天前曾出没过的地带进行一次集中围剿,目的在于迫使其逃离山林向比较开阔的山下逃窜,然后进行抓捕……r
悬圃县公安局长阮水清、政委安心和肖子鑫、市局领导、省厅领导、刑侦专家分析:在大营乡这个线要走的话,石二哥极大可能要到石门沟一带窥望,以寻找继续逃窜的途径和可能。石门沟过岗头的小参场及其下面的葳子道沟河的河底,直通公路边,可以事先派刑警大队追捕小分队带人赶往岗头堵截,第二道防线就是公路边。r
因为要抓获狡猾的石二哥,不能跟着他的后腚走,而必须抢在他的前头设套才行!r
“好吧,就这样!”r
肖子鑫拍板决定,指派县公安局人马立即行动。r
于是,兵分数路,分头行动。r
在太阳没有升起之前,天下这般平淡,冷清,死气沉沉。那层叠的峰峦,那如带的浮云,那死寂的沟谷,那千岭万壑,不是都在等待太阳来召唤它们的生命吗?中心就是太阳。它让每日谛听其心声的人们在清凉而湿软的山风扑面下而去,犹如曙光在山岚林莽之中勾勒出这最后通牒沧海一粟的轮廓。宇宙都会变得渺小,更何况石二哥呢?r
下午17时左右,天色已经黄昏,正当奉命前往石门沟林中搜索设伏的追捕小分队刚刚赶到岗头没多久,说巧不巧,富有刑侦经验且眼疾手快的几名刑警突然发现有人就潜伏在对面山上一百多米远处的草丛中,正在向这边窥测,似乎要过公路逃窜。r
由于天色昏暗,当他们发现那个人的时候,那个人也发现了他们,有人下意识地大喊一声“快追,对面有人!”r
随即喊话:“石二哥,你跑不了啦,赶紧出来投案自首!”r
谁知话音未落,对面那个人赶紧喊道“别开枪!我是抓石二哥的村民……”赶到眼前一看,果然是村民,附近其他地方还有一些人。r
一个人犯罪离不开社会。犯了大罪又急于活命的石二哥在逃窜过程中同样离不开社会和人们的眼睛耳目。他要吃,要喝,迟早要露头。否则,他只能饿死冻死在深山老林里。随后而来的大批人马当然是他这一逃亡过程中最紧迫、最严重、最生死倏关的致命威胁。r
为了提防石二哥继续作恶,重新窜回村里来杀人,担任外围警戒任务的悬圃县各级领导班子及一些单位,任务艰巨,目的明确。r
县人大副主任邱世军负责的地段,情况复杂,是指挥部确定的重点区域之一。这位曾经在公安局长任上干过多年——后任政法委书记的老干部,经验丰富,有着职业头脑与敏锐目光,第一时间到了现场后,认真执行部署,告诫部下决不允许石二哥从他们这里漏网。r
公路沿线撒下点状警戒线,仿佛整个巨大网络系统工程的一个眼儿……r
这里岭峦叠翠,一望无际的次生林、灌木丛和庄稼地浓密地覆盖着二十多座山岭和几十个村庄。远远望去,令人心旷神怡。但是此刻,无人有心情欣赏自然风光,就在某一个阴暗角落,极有可能就藏匿着那个逃亡者石二哥。r
为了防止石二哥趁黑逃跑,他采取了一系列紧急防范措施。停在公路上的汽车前大灯全部打开,首尾相连,形成一道光的封锁线,任何一个微小的动物或声音都休想逃过人们的神经。r
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来回走动一次,不让那垂死挣扎的杀人犯有机会溜出来突围。也有的人在公路边上打起了火堆,山头上也有,到处都有人影晃动。r
但是,那一晚依然没有收获……r
调查走访是侦查破案的基本工作方式,是一种实质性的侦查行为,也是刑警们在破大案所实施的各种侦查行为中占据时间最多、投入精力最大且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它看起来既琐碎、重复又缺乏创造性——但是它又确确实实是刑警的一项真功夫!r
它不仅反映着指挥员的侦查方向和意志体现,更反映着每个参战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作风,还可直接反映出一个真正合格刑警的侦查素质和工作能力。r
所有熟悉石二哥的村民都受到细致询问。r
他们提供了大量情况。r
指挥部发动群众为罪犯架设“地网”,针对追捕目标出现的方位,连续三次搬迁大本营,紧紧盯住逃犯,在“前沿”组织指挥了三次集中追捕战斗,虽然因种种地理等难以克服的因素使石二哥多次溜出“网眼”,但三次山林有重点的集中搜捕行动有力地震慑了逃犯的嚣张气焰,使其在森林中如“丧家之犬”,魂跑掉了,鞋也跑丢了,惶惶不可终日地四处逃窜……r
黑夜深沉,夜风阵阵。r
尽管缰绳地区军警民全体总动员,百里之内哨卡林立,可以称得上天罗地网,无奈案发地区山大林深,地势险恶,加之重重叠叠的悬崖深谷和漆黑如墨的夜晚成了阻挡搜捕队伍的天然屏障。所以一连几天,搜山毫无结果。又是两天过去了,罪大恶极的逃亡者依然如遁地下,踪迹全无。包围的队伍陷入僵局,只好眼睁睁与大山对峙。只好眼睁睁与大山对峙,等待天明。r
夜深了,露水打湿了领导、刑警、武警、民兵和所有参战群众单薄的衣服,冻得人浑身哆嗦,有人去树林里拣些干枝木棒,在路边的空地上拢起了火堆,但他们心里燃烧着一种坚定的信念!r
如果错过了战机,放走了逃犯,就对不起悬圃的父老乡亲,也对不起受害者及其家属、县委、市委领导和远在省委、公安部一直关注他们身影和战况——支持他们工作的上级领导!r
大山和森林酣然入睡了……r
参战人员听到远处潺潺的河水声……r
但是,各要道口的堵截决未放松警惕。r
高文泰书记和肖子鑫他们一起四处视察,走动,虽然早已从来没有过的困倦,四肢无力,疲惫不堪,但是根本睡不着。r
一双双眼睛透过黑暗注视、监控着各自的岗位和责任区。r
山林大追捕不仅是人力、体力、物力的较量,更重要的是智力、毅力、时间的较量。特别象石二哥这样的追捕对象,他熟悉山林,了解地理环境,有充分的山林生活生存经验并善于利用地形地物,这就要求追捕战斗必须综合施策,制定并根据局势发展及时运用灵活战术,同逃犯斗智斗勇才能置敌于绝境。r
经此役缰绳县、悬圃县两级公安机关为日后在山林地区实施追捕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也使全体参战人员受到了实战的检验与考验。r
虽然同是抓捕,但这次无论从现场条件、投入警力、坚持时间以及所经受的重重困难和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都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r
其中最为有效的决策是指挥部针对逃犯在山林中流动性大,隐蔽性强的特点,一方面采取阵地控制,封锁四外路口,另一方面则采取机动小分队长线追踪,盯住不放,与逃犯打持久战,消耗战,疲敌于山林,力争将逃犯追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追蒙追垮逃犯!r
与此同时,调集优势兵力打围歼战,大规模搜山,弘扬了警威,震慑了敌胆,加上攻防结合的战术,一方面由各追捕小分队在山林中围追堵截,穷追猛打,另一方面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兵把口,各有责任区,还发动群众,在各村屯设置监控点,使逃犯一出山林就有人发现和报告,难寻藏身之地。r
三是敲山震虎战术。一方面追捕小分队在山林里秘密穿梭搜捕,力图发现目标打近战,生擒活捉。r
另一方面还进一步加强周边山林公开部署警力设卡堵截并在附近村屯调动农村武装封山封村,公开巡逻执勤,在包围圈内外和封锁线上大造声势,形成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氛围,使逃犯心惊肉跳,疲于奔命,永无宁日……r
武警长角总队第一支队特勤大队机动分队穿梭奔波在各个战区。市局通讯科确保了基地电台、电台车中转和20多路通讯终端机均路路畅通,准确无误。同时,为保证制高点通信设备与各个方面的通讯联络万无一失,市局、县局110指挥中心昼夜值班,从而使临时通讯网覆盖面和讯道质量未发生一丝差错。r
天在一点点放亮……r
9月27日的清晨在各方急迫的期望与等待中降临了。r
军用地图前,悬圃县周围的地形地貌、山坡河流、高地标尺被标注得一目了然。上面已经画得密密麻麻,不知道随着案情的进展和各种信息的上报紧张地修改了多少次,许多双眼睛,在上面反复研究,根据白天的目测和地图上标明的距离,无论什么人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逃出这一特定区域!r
“奇怪!”肖子鑫心里越来越感觉到不解,纳闷儿。r
他们指挥这么多人马大规模地搜山、四处奔波,无处不是警惕的眼睛,但为什么至今为止却生不见人,死未见尸呢?r
难道说这个人跑出了包围圈?或者死在山里的什么地方了吗?r
不可能!r
种种迹象表明,石二哥此时此刻还在悬圃县境内,他依靠多年来熟悉地形地物的精明强干,肯定还周旋藏匿在这一带的什么地方!r
根据罪犯尚未能逃出包围圈的分析判断,指挥部准备天明后即对现场周围的十一条沟沟岔岔、山洞、空房和罪犯可能藏匿的任何场所进行蓖头发似地细致搜查,决不允许放过任何一丝疑点和死角,出现不应有的遗漏!r
为了便于搜捕,指挥部将案发地周边划分成五个区域,分别进行地毯式搜查。去年9月28日,850名来自省武警总队的官兵到达搜索地域,与当地的数千名群众,在这里展开拉网式搜索。r
由公安干警、武警、党政干部、基干民兵和群众组成的追捕、围剿大军,在越来越亮的天色中按照指挥部命令要求和负责地段,迅速进入指定区域,一张罪犯无法逃脱的恢恢法网随着浓浓的晨雾一起正在架设、完善布控。r
寂静总是暂时的,局部的,总要被力量覆盖的。石二哥东躲西藏并不可怕,他迟早要出来找吃的,找喝的,找穿的,伺机逃窜,沉住气,硬着头皮顶住,让他自己出来充分暴露,那样,一切瞬间将发生彻底改变,一切均由不得他自己了。r
方圆几十里被一层淡淡的不祥氲氤笼罩着,一片喝令声。r
八宝、大营、石源铺、陈大院、巴豆当地村委会主任、部分群众也被发动起来了,走在前面作向导,挨家挨户去敲门,说明情况,把逃犯的罪恶行径,体貌特征,衣着穿戴等告诉群众,请广大群众主动发现和报告逃犯行踪,协助公安机关抓捕坏人。他们大多是当地干部,熟悉地形,说话也有号召力和影响力,因此一般村民都挺配合。r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悄然逝去。r
搜查也在一分一秒地紧张进行。r
然而,石二哥仿佛上天入地了一般……r
不见踪影!r
难道这个既凶残又狡诈的恶魔真的上天入地了不成?r
不。事实上,石二哥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深秋的夜晚,寒风一阵紧似一阵,他想填饱肚子,再找件衣服御寒,可是到处是警察,吓得他心惊肉跳,几次三番想进村实施这一想法,但强烈的求生欲望和狡猾的经验最终都让他咬牙放弃了这一念头。他知道,露头就是死。r
他不愿死,他想活。r
他蜷缩在草丛里,饥饿感越来越不可遏制。一天都在回忆三十七年来的旧事。饥饿寒冷使大脑缺氧的感觉亦越来越重。往夕的家已经变得朦朦胧胧。他还记得真切的是,农村出身的他小学时也曾结队“下乡支农”,中午生产队的大锅菠菜豆腐如今想来是愈加香味诱人和清晰。r
此回忆不是刻意为之,恰恰是在人之将死不知不觉中出自内心之手笔,将这位颇有杀人之术的石二哥刻画得有些丑陋,下巴很长,两耳低垂,面目全非。仿佛那是一个难以猜度的灵魂……r
“吃饱了吗?”r
“就吃那么点?”r
“再吃点吧……”r
言犹在耳,已是一去不返。不管是亲情,爱情,还是关切,疼爱,人世间来自妻子的一切似乎越去越远,令人绝望。妻子拿眼瞟他,看看碗,看看菜。有关切,更有亲情。扬手赶一下苍蝇,再看看两个孩子。一个懂事,跟妈妈一样关切父亲的身体了,一个还在妈妈怀里,不知冷暖疾苦,只知搂着妈妈,搂着奶-头,小手有感觉,紧紧的。r
石二哥的心就猛地震颤了一下。这种震颤是真实的,前所未有。r
神情有点儿异样,夹烟的手也微微抖了一下,话到嘴边又咽回去——如今手指头已经无烟可夹了,它几天前随同罪恶滔天的那个血夜一同丧失得无影无踪。伴随一起丧失的还有那一肚子想说未说的话。没有机会了。r
他下意识瞟瞟山坡上——桌子上面自己没扒几口的米饭,基本没动的菜盘,视线再一次渐渐迷离。目光扫视妻子一眼,掠过女儿,最后落在儿子搂着吮吸的奶-头上。说出的是:“饱了。”r
闷雷一样的声音,漫不经心,滋味杂陈,跟问话慢了几拍。r
几分勉强,几分敷衍。有矛盾,也有亲情。妻子劝石二哥再吃点,他不吭声,再劝,他就瞪她一眼。没办法,妻子只好闷头吃饭。r
后来,收拾完碗筷,在外屋刷碗的时候,妻子又对石二哥说:“有啥事,你就说呗!光憋着有啥用?”r
以往,石二哥吃啥啥味同嚼蜡。但饿了他会不声不响地到厨房自己找东西吃,所以,不用担心他会饿着。现在,又到哪里去找吃的东西呢?真是悔青了肠子,离家那晚没有吃下那碗饭哪!r
……r
小雨斜飘,山里又雾蒙蒙地下开了。搜山围捕仍在紧张进行,雨浓雾重,手电光打出去却不亮,几个人交替跌跤,好几次有人差点掉下悬崖或滚落山去。开始人人只是一身水,搜着搜着,一个个都变成了“泥猴”。有两个人把手电摔坏了,各个搜山追捕小组的情况都差不多,队伍行进速度不得不慢下来。其情其景,终生难忘!r
指挥部及时传达命令:车不停转,人不停歇,坚决执行作战命令,紧紧“咬”住目标不放,环环相扣,收敌入网,务必抓到石二哥!r
这一切,极大地鼓舞了追捕大军的必胜信心!r
然而,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r
一幢远离八宝村的旧房子。它建在这条山谷的上部,坐北朝南,也是砖石砌墙,松林环抱。从院内顺谷放眼,层层树冠下面就是八宝村,那露出树丛的红瓦顶,就像绿波中的块块岩石。石二哥果真像指挥部判断的那样并没有逃远,此时此刻他就躲藏在八宝村靠近大石门沟后山坡的这户孤独的人家附近。r
他藏匿在此已经有一会儿了,由于指挥部部署果断,指挥得力,当石二哥逃离陈大院一带时,像被猎人追赶的恶狼一样沿着山岭继续往大营乡奔逃,打算越过铁路向森林逃窜。他知道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留在原地无异于自投罗网,只有凭借多年穿山趟林学到的一些生存知识,在搜捕大军的缝隙之间周旋。r
时值9月27日凌晨5时许,正当各追捕组的刑警、武警、预备役同志们开始新一天的围捕之时。他们并不知道,追捕目标石二哥一头闯进了八宝后山村民包喜民、刘彩霞夫妻居住的两间老房。r
血案将再一次发生。r
二人正要吃饭,一见石二哥,猛地吓了一跳!r
这么个尴尬的地方,这么个饱经折磨已经三分人七分鬼的人冷不防闯荡进来,对于老夫妻俩来说实在是吃惊不小。石二哥知道自己活不多久了,就是蹿出去也挡不了被抓住,索性就在饿得眼睛发花、四肢无力中硬挺着闯进门找吃的。他的思路越来越浓缩,简单:挺过一秒是一秒,吃到一口是一口。r
而夫妻俩知道这个石二哥是警方眼下正在下大力气到处抓捕的罪犯,因他们过去认识,一见石二哥带着浑身泥水地闯进房子,包喜民极力抗拒着头脑中不断升起的各种念头、诱惑与潜在的危险,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不让表面上露出一丝惊慌,问:“哟,小石子是你呀?”r
“对,是我!咋的?”不等回答,又说,“你赶快给我拿吃的来!”r
包喜民一时不知怎么办好。r
政府有令,电视有声,他知道眼前这个人对于整个战场而言是何等份量。更何况藏匿、帮助、知情不举是犯罪行为。可是石二哥马上撩开衣襟露出斜挎在肩上的杀猪刀,包喜民只好指了一下桌上的饭菜,缓缓气氛,再做计议,“你吃吧。”石二哥立刻象饿鬼一般盘腿坐到小火炕上,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要到了棉裤穿在身上避寒。r
主人想得很多,很深。每一个公民都有这一权利,允许这个人存在大概是不情愿又不敢违抗的。包喜民趁机想溜出去报告正在附近搜山的警察,不料他刚一移动,石二哥马上厉声质问:r
“站住!你老头要干什么去?”r
包喜民不动声色地说:“我能干什么,放牛呗。”r
“放牛?你不是要去找人来抓我吧!啊?”r
包喜民笑笑:“你小子想哪去了,咱爷们在一起处了这么多年,人不亲土还亲呢,我哪能干那丧良心事。”这话让石二哥多少稳住了些神,但他又问:“真的?要是这么说,你借给我俩钱儿帮我一把怎么样,等我闯过这一关肯定忘不了你老爷子!”r
包喜民问:“你借钱干什么?”r
石二哥说:“咳!甭提了,前晚我杀了人,本想再杀几个,结果路都被警察堵死了,找不到机会,我又窝(返)回来。今晚再不走我就彻底完了,所以我想借点钱扒货车走,行不行,爷们?”r
虽说腿脚已跑跛,鞋子已踩掉,已是鼻青脸肿,双腿像注了铅一样难以跑路,可当说这话时,石二哥仍然怒气正盛。包喜民夫妻俩知道,此时此刻,外面到处是人在抓他,可是,自己和老伴儿出不了门,如何报警呢?他们胆怯焦急的心思很快就被识破,石二哥又何尝不害怕这一点?r
因此,肚子一填饱,身上有了力气,石二哥就露出了真相。r
不管过去认不认识,交情如何,生死关头,石二哥是不会留下活口的,他冒着随时随地掉脑袋的危险跑出来找一口吃的,为的就是有把劲继续逃命,实在是几天几夜饿得受不了啦,只要这夫妻俩一喊,他马上就完蛋。r
仿佛这是一种命运的安排,在围捕大战进入最后通牒之交,一个粗犷刚烈的老村民,一个严谨守家的老妇人,一个历经枪口追逐的杀人屠夫,也是在这即将落幕前的云里雾端的“冤家会”上扮演关键角色的正面人物和反面魂灵,喝红脸和喝黑脸的,仿佛约定好了,都在此登场亮相。r
一种神秘的磁力,将其吸到一起。r
撕都撕不开了。r
历史无法考察更深的渊源,私交更谈不上。夫妻俩眼见他下炕以为他要走了,刚松了一口气,可就在石二哥假装出门的一刹那间,不料他顺手抓起斧子猛地回头砍向了包喜民脑袋,不等猝不及防的老伴儿喊叫,也被石二哥残酷无情地杀害。r
那一天,八宝村民包喜民、刘彩霞夫妻的名字,不久后被填写在杀人屠夫受害者的名单末尾处。这对普通老百姓并不在石二哥最初拟杀的十二人名单上,石二哥再添两命后,偷偷将房门掀开一道缝,窥视外面的情况,见附近没有什么异常,一出门,立刻藏到一棵大树后向下窥视。r
朝山梁望了一下,转身便朝通向珠宝沟方向的山洼地里大步而去。他不想死。他依然要想方设法逃出这灭顶之灾。r
早晨,新的命案是被八宝村民上山发现,赶紧大步小步跑去找人报告。r
肖子鑫接到这一消息,心里猛地一震!呆了一下,实在太意外了。石二哥居然在这么强大的阵势压力之下,还敢出手杀人,且一连又是两命,在数万警民大围捕的舞台上,被历史推到浪尖上的权力人物往往受到各方聚集。r
凶案再次发生,让警方倍感压力,但由此指挥部也确定了犯罪嫌疑人石二哥的藏身区域。八宝后山是通往八宝火车站的一条要道,指挥部接报后立即命武警长角总队第一支队特勤大队火速沿罪犯逃跑方向搜索追踪而去!r
个个气喘吁吁,焦急异常,同时,严令设卡堵截的公安干警和基干民兵,务必封锁住公路、铁路、河边至火车站之间的一切山林通道,严防罪犯窜出包围圈扒车潜逃!r
武警长角总队第一支队特勤大队和各路人马遵令行事,动如风,守如钉,个个奋不顾身,跟踪追击,在天气和路况极差的情况下急行军,连续数日,连警犬都颠晕了,口吐白沫,下车直打晃,但按时到达了指定地点……r
然而,石二哥踪影不见。r
消失了。r
依然一无所获……r
转眼,已是下午15时30分左右。刑警大队长刘真武带领的特别追捕组,似乎已经预感到他们距离罪犯的身影越来越近,希望越来越大!r
他们冒着深秋细雨,顾不得山上沟底崎岖路滑,一口气翻越了三座陡峭的大山,淌过一条十多米宽的大河,直到夜幕再次降临前,仍在继续追踪前进。路过一片坟地附近河边,跟附近搜索的另一支全副武装的县刑警队一个十二人组成的围剿小组汇合,他们由熟悉地形地貌的村民带路,配合全局行动。队伍再无其他发现。r
“怎么样?”r
“没发现情况。”r
“你们去没去搜查过那个房子?”r
“去了,没看见什么。”r
“也没发现任何疑点?”r
“没有。”r
休息了一会儿,再度分开,继续搜索。r
纵览当时情势,大局了然于胸。如果说这个杀猪卖肉的石二哥此前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那么此时此刻这个凶残的家伙面对追捕竟敢继续作恶,公然与国家机器和法律对抗则更加令人吃惊和愤怒!r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家伙,他的这一系列疯狂举动,彻底完成了他罪恶人生中从普通公民到社会公敌的蜕变历程。从这开始,曾经是“小石子”的石二哥开始进入了他亡命生涯的最后时刻。r
刑警就是与黑暗打交道的人,就是要同邪恶进行殊死较量。r
这就是刑警的使命,是无可替代的责任。在我们的社会中,如果没有刑警代表正义、代表法律去摸清黑暗的底细并最终坚决铲除邪恶,清除黑暗,那么还有谁能够行使这个职责呢?r
这将是石二哥一生中最疯狂的一次暴光。r
不幸的是,这又不是他的最后一次疯狂。r
*******************************r
PS:求票求收藏!!!吐槽拉书迷,粉丝无上限!r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