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官场 > 权势全文阅读 > 第24章 打死人了

第24章 打死人了


李副主任一口气将稿子通读了三遍,这才放了下来。这时,李主任早已没了最初的那种兴奋,取而代之的是眉头紧蹙的凝重。

这篇文章结构紧凑,文笔流畅,有理有据,大气磅礴,就文章本身而言,的确是难得一见的好文章。虽然言之有理,但却与当下的主流思想有区别。李副主任在省政府中枢工作多年,当然知道这里面所蕴含的风险。

无论任何时代,思潮都尤为重要。

但李主任也只是犹豫片刻,就提笔在上面写道:“呈子雄同志阅。如果可以,请在《西华日报》发表;如有难度,请编入《政府内参》,送领导参阅。”然后就在后面签上“李浩明”三个大字。

王安东万万没想到李副主任办事如此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而且勇于担当。当即再次起身行礼长谢。

这《政府内参》可是大有来历,是省委宣传部专门编制直送省政府领导阅读的内部刊物,虽说在外面名声不显,但在党委政府内部,却是鼎鼎大名。全国、全省很多动态,很多重要信息的传递,包括基层的一些经验,以及一些敏感问题,都是通过《政府内参》传递到领导手里。

半个小时后,王安东留下了一些昌平县的土特产后便起身告辞,这些土特产价格不贵,但却是很有象征意义。特别是从家乡带过来,自是别有一番心意。李副主任乐呵一笑,说了一句“下不为例”便收了下来,显然对王安东没有见外。

临走的时候,李副主任居然亲自将王安东送出办公室,让王安东有些受宠若惊。要知道那日农水厅李副厅长离开的时候,李副主任都只是坐在位置上微微欠身而已。

怀着愉悦的心情,王安东轻快的走出了庄严肃穆的省政府大院。这一刻,这些苍松翠柏,以及低矮的女桢灌木、绿色草坪显得是多么的妩媚多娇,就连那已经有些年头的水泥地板,都是多么的光洁如玉。

这一次的省城之行,王安东收获颇丰,不仅意外找到了前世的女朋友胡小蝶,圆了前世的姻缘和遗憾;还成功推销了金丝蕨,找到了一条一本万利的发财之路。虽然现在胡小蝶对自己还只是普通的朋友,而且动不动就会爆发小辣椒脾气,但王安东相信,有些缘份是命中注定,只要假以时日,两人的关系必定会再进一步。现在,两人以销售金丝蕨为契机,不愁以后没有见面的机会。

上一世的时候,王安东养父母双亡以后,之所以不顾一切的想要回到京城王家,不是因为羡慕王家的权势,而是因为卯足了劲想给胡小蝶复仇。胡小蝶仇家势力太大,自己在西华省,不仅复仇无望,甚至自身安全都有问题,所以,王安东才想尽办法回到京城。

在上一世的时候,王安东生性恬淡,与事无争,但事与愿违,几至走投无路。人生多少事,又由得已身胡来?

还有,这一次的省城之行,顺利敲定了九塔乡自来水工程建设方案,修建湾潭水库作为自来水的引水工程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就这件事情而言,九塔乡的发展历史已开始在王安东的手里转了一个弯。

当然,最没想到的是,李副主任居然利用自身职权,亲自召集省农水厅的领导来听自己汇报自来水工程中的新机制建设。而且,那篇政论文《改革为了什么》也有了发表的可能,虽然不一定能在《西蜀日报》发表,但上《政府内参》已是板上钉钉的事。王安东相信,那篇稿子只要一面世,绝对会引发意想不到的轰动效应,说不定自己的名字从此以后在更上层挂上号都有可能,甚至会改变一些决策都犹未可知。

人生在世,自当如此!

当然,收获最大的是无疑是通过这次机会,无形之中拉近了自己和李副主任的关系,自己在李副主任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安东相信,只要以后把握得好,这李副主任绝对会成为以后仕途中的一大助力,不会再像前世那般在仕途上完全孤立无援。

为官一途,经营方才有道!

“王站长,那个自来水工程方案真得批下来了?”王安东一回到九塔乡,就被街道居民围了上来,七十多岁的邓正贤老太爷紧紧拽着王安东的衣袖,那模样似是捡到宝一样满脸的兴奋。

王安东还在省城的时候,就将省上的情况给九塔乡党委政府作了口头汇报。尽管杨中华心里一百个不情愿,可是此事已由不得他了。所以,九塔乡新建自来水工程方案已经定下来的事早已传开了。

九塔乡新建自来水工程一事原本由周天鸣率先发起,后来杨中华中途抢过这根接力棒,将这根荣誉大旗牢牢扛在自己肩上,将功劳据为已有。经常对九塔乡居民说,这次,我终于将你们的饮水问题给解决了。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王安东刚来报道的那一天,就将他引以为傲的自来水工程建设方案给搅黄了,由于那次汇报会影响着实太大。再加上这次又是王安东亲赴省城芙蓉城,所以,大多数居民对王安东这个毛头小子的好感开始直线上升。

“批下来了。在下面碑庙村新建湾潭水库作为引水工程,蓄水一百多万方。今后,再天干都不会缺水了。”王安东本无意贪功,但是此时既然别人主动问起,只得一一作答。毕竟工程建设事关重大,九塔乡情况复杂,也需要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且,以自己这个年龄段竞争副乡长,没有良好的口碑和骄人的功绩是万万不能的。

只说不干假把式,只干不说傻把式,边干边说才是真本事。这一世的王安东,决心不再做只干不说的闷葫芦,该宣传的时候,就得大张旗鼓的宣传。

“王站长啊,你刚来我们九塔乡工作,你不知道我们吃这个水有多造孽。平时呢,这个自来水三天供一次,有时候五天才给我们供一次。这个倒也没啥,我们也能接受。关键是每年四五月份农村栽秧的时候,一个月都供不到一次。前几年,为了抢水,我们场镇和下面村上的人打了不知道多少架。你看我这个肩膀,就是那年为抢水打断的。”邓老太爷瘦得跟晾衣竿似的,嗓门大如喇叭,脸上青筋紧绷,一看就知道年轻的时候是个彪悍的男汉子。

这时,邓老太爷将身上的衬衣一脱,露出一身已经开始干瘪的肌肉,果然,只见左手臂前端有一块明显的突起,显然是骨折所致。

“邓大爷,你放心吧。这自来水工程建成以后,蓄水一百多万方,就是再过五十年,九塔乡都不会再缺水。”见到邓老太爷身上的伤,王安东不由感慨道。

一听到王安东这话,邓老太爷顿时老泪纵横,紧紧拉住王安东的手,“小伙子,让自来水工程快些动工吧,让我这个老头子这辈子也过过天天都有自来水的日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

王安东鼻子一酸,紧紧握住邓正贤老太爷的手:“明年,明年这个时候新工程保证通水。如果到时候不通水,你把我的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这九塔乡街道的人,一个个看似风光,但平素却是为了水费尽心思。这之前九塔乡究竟缺水是个样子,王安东不清楚。但前世的时候,按照原来的方案,投资五十多万将新的自来水工程建成以后,九塔乡场镇的饮水问题依然得不到彻底解决,每年夏天,九塔乡的居民凡是外出,容量五十升的大胶壶是随身必备之物。

有摩托车的就将几个胶壶用木棍架起在后座上,走村窜户的时候,见到农村水井,就打几壶水拉回家里。有小车的,就将胶壶放在后备箱里,一路上见到有水的地方,就开始打水。而实在是没有车的,就在背篼里随时装一个大胶壶,一到农村见水就往街上背。那个时候,十来岁的半大小子用背篼背一胶壶水从农村一路追逐到街道是最为常见的风景。特别是学校的学生,人手一个装水用的胶壶,除了上课外,其余时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到处去找水。有些家长甚至赶场的时候干脆从农村带一壶水来。

由于严重缺水,为此,还在九塔乡滋生了一个新的行业,挑水专业户。每年缺水的时候,附近农村有劳力的家庭,就以向街道缺水居民挑水为业,甚至专门有人租用拖拉机拉水卖,把送水当作生意来做。

有一年夏天,一个李姓医生在附近农村固定了一户人家专门给他家挑水。在最为干旱的时候,方医生总觉得水的味道有些臭臭的。一天,便偷偷的跟着挑水的农户去看看究竟在哪里挑的水,结果却发现那人居然将自家粪池里的粪水沉淀好后挑起卖给他家。这方姓医生顿时不干了,那农户哀求不已,只得实话实说:“这附近早就没水了,不在粪池里挑水到哪里去挑?”

由此可见,这九塔乡的缺水之痛。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一个干。既然省上已将九塔乡自来水工程建设方案定了下来。王安东也就说干就干。迅速落实了地质勘测队,并在回乡的第二天,开始进场开展前期地勘工作。

虽然时间紧迫,但涉及到水库建设,蓄水上百万方,来不得半点马虎,该做的前期工作,一个环节都不能少。

这一日,也就是王安东从省城回来的第三天下午,王安东正在乡政府开会,忽然间,一个满身泥污的人狼狈不堪地跑进了乡政府大院,边跑边不停的喊叫:“救命啊,救命啊……打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