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伶推门进来的时候,云洛正在发愣,她小心的端着药走到床前问道:“在想什么呢,哥。”r
“没什么,就是觉得这村子挺隐秘的,为何从前并没听说过。”云洛跟着千满到处打猎,也算是走了附近的大多数山头了,独独没到过虎兽林。r
“我问过常婶了,她说啊,这村子是百年前战乱时,逃难到此地的常神医的后裔。”说到神医,千鹤仿佛兴趣很浓,兴奋的补充道:“据说是个闻名天下的神医呢,难怪这村子人人识药会医术。”r
云洛若有所思的自语:“常神医吗?”r
千伶看着云洛喝下整碗药,才满意的说道:“是啊。哥,你先休息。常江叫我去陪他玩儿。”r
“好。”云洛微微点头,目送着千伶离开房间。r
常江已经等了千伶很久,看她终于出现在家门口,急切的招着手:“千伶快来,今日我带你去玩,顺便采药去。”r
千伶心想,真是一个小孩子啊。其实她更想守在哥哥身边照料,可她曾许诺过陪着他玩的,再者她和哥哥白白吃住在常家,总要有点贡献吧,帮忙采点药材也是应该的。r
整个村子都知道了常江家住了两个外村的客人,神医村的人们秉承常神医悬壶济世、慈悲为怀的纯良本性,对常江家收留这对可怜的外村兄妹倒也没有什么意见。况且村里人人都很忙,挑水、采药、耕田、洗衣、织布等等,他们自给自足、与世隔绝,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完成。r
可他们做的最多的事情还是挑水——浇灌庄稼、洗衣煮饭,无一不用到水。水……千伶脑中精光一闪,水?对啊……想着想着她不自觉嘴里念念有词,“水……”r
一边的常江疑惑的看向她:“什么水?你要喝水?”r
“啊没什么。”千伶心里顿时有了个主意,“我们先去采药吧。”r
六岁的千伶,七岁的常江,一前一后正走在险峻的山路里。r
“常江,我们下次去帮忙挑水吧。”千伶心心念念想着为常江家多做点事,她很想报答他们的救命之恩。r
常江甩了甩手,无所谓的说道:“用不着,我家才四口人,阿爸和阿哥挑的过来。”r
千伶小声提醒道:“这不加了我和哥哥嘛……”r
“没事,那也挑的过来。”常江一脸笃定,拉着千伶快步走在森林中。r
走着走着,常江指着路边的草药得意地对千伶上起课来:“这是常山,治疟疾的。喔,那个是党参,健脾益肺的。这是——”小手指点了半天,眼睛转了一圈,还是没想起来这个叫什么。r
“这是巴豆,有大毒。”千伶笑着接道。r
常江瞪大了双眼,惊奇道:“哎?你怎么会知道啊。这个……村里也不是人人都知道的啊。”r
“我还知道,这是苏木,那是——石斛。”千伶边说着,边蹲下来采集这些药材。r
“喂,你怎么知道的比我还多啊。”常江有点不服气,难得想卖弄一下都不给机会。千伶但笑不语,只忙着到处寻药材。r
常江小声嘟囔道:“没想到你还有两把刷子……”r
“吱吱!”没想到千伶肩上的小刺猬甚是得意,好像常江在夸的人是它似的。r
“你竟然养一只刺猬……”常江指着刺猬,一脸不可置信,这东西不是会扎人的吗。r
千伶把它放到常江的手心,笑着说道:“它还小,不扎人喔。”r
“哎,真的啊,软软的毛毛的,还很舒服。”小刺猬一身软毛扎的常江手心痒痒的,他忍不住伸出手摸了摸它的小脸,只见它古灵精怪的朝他眨眼,常江没见过这么奇的玩意,与它大眼瞪着小眼:“这刺猬真是有趣,它叫什么名字?”r
“名字?喔,他叫橘子。”千伶一直忘记替它想个名字,不过,想到它变身成大橘子砸在自己脸上,那么就叫它橘子好了。r
听到自己名叫橘子,小刺猬不悦的吱吱了几声抗议,难道没有更好听的名字了吗?你确定我叫橘子吗?你再仔细想想看啊千伶!r
但似乎为时已晚。r
常江不解的问道:“为何叫橘子啊?”r
“呃,你不觉得它的个头,就跟橘子个头差不多吗?”叫橘子不是挺好听的吗?难道叫吱吱?千伶心虚的别过头,不敢看橘子沉痛的绿豆眼。她确实不太会取名,这不怪她吧……r
“嗯,确实。橘子……哈哈橘子。”说着,常江好像挺喜欢这个名字,他把小刺猬当橘子一样从左手抛高,落在右手接住,如此往复……r
完了……橘子这下是吱吱声都发不出来了,彻底晕了过去。千伶好气又好笑,把橘子抢救下来的时候,看到它正翻着白眼。我对不起你啊,橘子……千伶心里默念。r
回去的时候,他俩路过了村里的山泉,这便是整个村子的心脏。r
千伶驻足看了一会会,山泉在悬崖边上,周围地势险要。只见那泉水清澈莹亮,淙淙作响。水从高处跌落而下,潺潺溪水,汩汩流去,声音远近皆可闻。这便是村子取水的地方了。只是这水在村子的另一头,每次取水,都要走至少五里路,费时费力。千伶望向郁郁葱葱的山间竹林,想到了一个办法。r
“常江。谁是村长啊?”r
常江想了半天答道:“什么叫村长啊,咱村没有。”r
“那么村里谁是那个能做决定的人?”千伶奇道,一个这么大的村子竟没有村长吗。r
“咱们村有一个德高望重的医尊,是常神医的嫡传,医术最好,会的药方最多。平日里若是有人对村子作了贡献,他就拿药方作为奖励。”常江不确定这是不是千伶嘴里的“村长”,“总之,大家伙儿都听他的。”r
千伶听了,心想这就对了。忙求着常江:“这应该就算是村长了,带我去见他好吗。”r
常江好似有些为难:“你要见他作甚,他很少见人……”r
千伶的眼睛如同一汪碧绿的春水,她自信满满的笑道:“我有个好主意,可以让村子里的人从此不用辛苦抬水了。”r
“真的?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啊,我马上去告诉阿爸。”常江见她如此肯定马上就相信了,亦是激动的不得了。r
常震听完常江的话,将信将疑。他们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了百余年都没想出什么办法来,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能想出什么主意来?虽然这么想着,却还是郑重的把全村人都召了来,大家都齐齐看向这个六岁的小女孩,看她究竟有什么神通。r
村里人唤常神医的嫡传为医尊,医尊是整个村子的灵魂人物。而这次全村聚首一起,千伶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医尊——那是一位年近七旬的慈祥老人。r
他的头发梳得十分认真,没有一丝凌乱。可那一根根银丝一般的白发还是在黑发中清晰可见,医尊也和村里人一样的装束,头绑十九色布条,只是在额头处悬挂了一颗炫目的七彩琉璃,象征其医尊的高贵身份。r
他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精神奕奕。他好奇的缓缓转过头,仔细的打量着千伶:“这就是那个外村的孩子?”众人皆恭敬回应。r
“那么,你说说看,有什么好主意能让村里的人不用辛苦抬水?如果真的是好法子,那么你就是我们村的有功之人。”他意味深长的眼光,像能洞悉一切似的敏锐。r
旁人听到他如是说,都明白若是她真能解决这问题,医尊定然会重赏。医尊手里有很多绝世良方,在村里向来只传良善有功之人,这也是村子能平安和谐的最大因素。r
“有劳医尊亲自来听千伶的法子。”千伶恭顺一拜,胸有成竹地说道:“千伶见这周围竹林密布,实在创造了一个引水入村的绝佳条件。”r
众人听得云里雾里,竹林和引水入村有什么关系?正各自揣测间,只听她婉转的声音再次传来:“我们都知道,竹子轻巧,长且直,最重要的是中空。把竹子对半劈开,半圆形的竹筒会成为一个天然的引流容器。”r
众人还在思索竹子的问题,只见医尊的浑浊的瞳孔一下子亮了起来,像是年轻了好几十岁,他摸着长长的胡须,缓缓说道,“别忘记,竹子的每一节都有竹节阻挡。”r
“是,但是我们在处理竹子作为引流容器的时候,就应当先剜去竹节的阻碍,使其变得通畅。”千伶自觉得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懂了,“且竹子牢固持久,一次修建,一劳永逸。”r
村民们仍似懂非懂,私下窃窃私语。医尊闻言,思索了片刻,便不住点头。又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朗声问道:“那这处理好的竹节应该如何成功引流呢?”r
千伶暗自欣慰,问到这个问题,证明医尊已经听懂了她的设想,她自信的一笑,说道:“用竹子建成一人左右高的架子,外观类似晾晒的衣架子,只不过把那根晒衣竹换成事先处理好的半圆形的竹筒,头尾相连一直从村子搭到山泉处。山泉落下的水,就会通过竹节一直流到村子里面。”r
千伶说完,四周一阵寂静。接着又爆发出一阵悸动。r
“哈哈,真是好主意,首尾相连,引水入村。”医尊不住的点头,赞赏的笑道,“如此年幼竟有此奇思妙想,真是个伶俐聪明的孩子。”r
村民们也纷纷投来各色的目光,有感激有崇拜也有惊讶……这个点子是直接影响到他们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好主意,如此一来,大家都能减少很多工作量。r
千伶笑得有些心虚,心道:这还得拜赐于前世的所见所闻,这实在不是她自己想出来的主意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