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秦王扫六合全文阅读 > 赵政的家庭成员们(3)

赵政的家庭成员们(3)


至于老大扶苏,记载就比较翔实了,因为通常情况下长子都是内定的接班人,只要没出什么祸害,把老子熬死,就可以登基称帝了。r

所有史书对扶苏的看法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忠厚老实,有仁爱之心,跟他老子赵政完全不是一个性格,甚至怀疑是不是赵政亲生的,不过鉴于赵政对女人的看法,我相信他的那些女人们是不敢也不会有机会出去瞎搞乱搞的。r

少年时的扶苏就显示出自己的个性一面,但对于玩儿政治的人来说,这未必是一件好事,因为一个一眼就被别人看穿的政治家,大多数情况下是活不长的。r

赵政一统天下之后,可以说大部分的政令都是遭到过扶苏劝谏的,因为他认为国家初定,而这些严酷的法令只会让人民的生活痛苦,进而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所以上书陈词,结果是被赵政赤裸裸的骂了一顿,老子做事,还轮不到你丫来说三道四。r

而到了焚书坑儒的时候,扶苏又看不下去,老爷子的屠刀一抬一落,一个脑袋就没了,实在是太暴虐,这么个搞法,还等不到自己登基,估计就该有人造反了。于是又上书,于是又被骂,结果一下子发配到北边去陪着蒙恬修长城,从此消失在赵政的世界里。r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扶苏又仁爱之心是没有错的,而历史证明赵政所作的一些事情也是没有错的(除了大兴土木以外),不管是长城还是驰道,都是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只是当时没有显现出来,一味的骂他是不公平的。r

很多人认为秦的灭亡时由于赵政的****,这是不对的,而又有人拿汉初的与民休息政策来反衬秦初的严法,我只能说这样的人是有历史知识,却忽略了其中的政治军事知识的。r

秦,是灭了六国统一天下的,其他六国虽然没了,可人没有死完,即使是当兵的回家当了农民,但拿起家伙就又是兵了。对于一个灭了自己国家的人,说没有仇恨是不可能的,即使赵政一再说天下人一视同仁,但你毕竟是后妈啊,总不会比亲妈好。赵政深知这一点,为了防止造反,尽收天下兵器,全拿去铸铜人了。但为了安全,只能实行高压政策,让你不敢有造反的年头,一旦发现,杀你全家甚至全村,这样谁敢反?r

而汉初,是从一个统一的政权手里接过玉玺,重新换人当家罢了。说白了就是秦朝是找了四个陌生人人打麻将,谁都不认识谁,怕出老千,于是都小心翼翼,唯恐有诈,而到了汉朝就等于打完一圈重新开始,大家都知根知底,精神上可以放松一些了。r

由此可见,秦初和汉初的政治形势大不相同,所以并没有可比性。r

扶苏的放逐,被认为是赵政的一大败笔,也是胡亥能够登上大宝的一大优势所在。后者我完全赞同,前者我赞同一半。r

要说扶苏是赵政一气之下弃用的,我绝不同意,以赵政这么老辣的手段,怎么会意气用事?何况是自己的大儿子,接班人的不二人选,更是不会说不用就不用。不要以为赵政是傻子,他太了解自己身边的人,胡亥是个不成器的人,没有治国的才能,却喜欢玩阴谋,悲剧就悲剧在玩的还不怎么样,很容易被人利用,所以赵政把他一直留在自己左右,有自己在,他就翻不了天。r

而复苏,用今天的话说,是下方的基层去挂职的,历练两年,就可以拉回来直接用了。赵政小时候就是在基层混的,跟贫民区的孩子打到大,知道怎么对付老百姓。扶苏是衔着金钥匙出生的,不了解人民的可爱和可怕,所以派出去了解了解。r

几年的塞外征战果然使扶苏成长得与众不同,他身先士卒、勇猛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敏锐的洞察力与出色的指挥才能让众多的边防将领自叹弗如。他爱民如子、谦逊待人更深得广大百姓的爱戴与推崇。r

然而就在扶苏热切期待回到朝堂一展宏图之时,赵政一旨诏书传至上郡,竟是责备他办事不力,赐其与将军蒙恬自尽。扶苏悲愤交加,便自刎。r

没有政治经验的孩子,有句话他没有听说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啊!他万万没有想到赵政身边的炸弹不止胡亥一个,甚至不止两个,而是三个!r

赵政也失误了,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快就会去见列祖列宗,还来不及把远方的太子拉回来就挂了。他也没有考虑到,扶苏走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已经远离了政治的中心,尤其在那个通讯落后的年代,他一个老实巴交没有眼线的人,要怎么跟胡亥一争高下?r

扶苏的失败,可以说是必然的,即使他做了皇帝,也未必是个好皇帝。r

老实人做不了好皇帝,好皇帝也一定不会是老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