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秦王扫六合全文阅读 > 贤能为之用

贤能为之用


自从赵政亲政以来,凭借灵活的头脑和铁血的手段,把一干老臣收拾的服服帖帖,也让很多新上来的干部对自己死心塌地。七老八十的,别跟我倚老卖老,仗着年轻时候的功劳耀武扬威,吕不韦怎么样,还不是乖乖滚蛋?至于年轻人,也要对自己有信心,只要忠心于我,一切都好说,吃香的喝辣的。r

赵政虽然不喜欢吕不韦,倒也没有恨屋及乌,他知道吕不韦的为人是不咋地的,但是政策是没有错的,所以并没有做很大的改动,而是继续实行下去。杀你,是因为你不乖,用你,是因为好用,就这么简单。r

秦国被赵政启用的后起之秀中,文臣要数李斯最得意,武将则是王翦王贲父子,蒙武蒙恬兄弟,真应了那句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四员武将主要是在灭六国的战争中立下不世奇功,而文臣,则是保证后院不是火国内安定团结的重要因素。r

李斯,师从荀子。荀子是大学问家,孔子的徒子徒孙,放到今天也算得上是国学大师的人物,不过这个人只谈政治却不参与政治,又怂恿他的门生去参与政治,是个奇怪的人。r

李斯毕业以后,没有人给他分配工作,用今天的话说,毕业等于失业。他想了想,除了秦国以外,其他国家都不怎么又前途,自己凭着荀子学生这个文凭,到秦国好歹能有所作为,至少饿不死。要说文凭者东西,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直是择业就业的不二法门,北大清华出来的,先不说能力,单就腰杆子,都比别人硬(也可能是腰间盘突出)。李斯来到秦国,很快被吕不韦看中,当了小官员,现在也相当于进了北京市政府当个科长什么的了。r

李科长明显不想只在科长这个位子上过一辈子,不说跟吕不韦一样混个总理,局长还是有希望的。但是有个问题,老局长不死不犯错误,你就是没希望的!于是李科长就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写信,给赵政同志写,天天写月月写,抱着愚公移山的态度,心想你赵政再忙,总能看到一封吧。注意,这里写的不是匿名信告状的,而是他的见解,也就是如何灭六国行统一。赵政是想统一的,虽然口号还没有喊出来。李科长投了赵政所好,于是得到他的接见。r

双方会面时,赵政还是很客气的,问了李科长不少问题,他需要的不只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人,而是能真正做事的人。事实证明,李斯这个人,嘴皮子是很利索的,似乎说的赵政很开心,说你别走了,就当我的老师吧。(此时赵政尚未亲政)r

这下发达了!国君的老师,不光待遇上去了,政治资本更是呈几何级数往上走,想想看谁敢惹?而且搞不好以后赵政的很多政策方针都是根据自己教的东西来制定,那自己的地位就更显赫了。这就是为什么就算皇帝身边一个太监,也可以耀武扬威的原因。r

李斯的政策,其实很简单,说到底就是分化瓦解。这年头远交近攻这样的策略已经过时了,秦国的打算就是瞎子也看得出来聋子也听说了,没有谁还傻傻的跟秦国结盟了。r

但是从古至今,任何国家,都是不缺少走狗和卖国贼的。在金钱的诱惑和生命的威胁下,能够挺过来的人,真是少之又少。赵政听从李斯的建议,派出使者,带着钱,去各国大臣那里游说,离间大臣之间的关系,让六国不能达成联盟。说是游说,其实就是威胁,我给你一百万,你听我的话;你要不收,我就拿这一百万去雇个杀手把你干掉。简单粗暴,无比好用,我们今天还在用它。r

有渗透,就有反渗透。r

韩国是离秦国最近的国家,那必然是最心惊胆战的国家,首当其冲四个字,韩国国君想必生下来就会写。于是他想了个好办法,派了个水利专家郑国同志去秦国,假意是投靠秦国,劝赵政兴修水利。韩国老大要秦国兴修水利,不是他脑子进水,而是让秦国没工夫打自己。水利这玩意儿不光是个脑力活,更是个体力活。而且不像开矿砍树,卖了就能换钱,水利这东西的收益是慢慢来的。而且大量劳动力拿去修水利,谁来种地,谁来当兵?r

赵政一看这不对,青年男人全下河了,不说打仗,再修两年老子饭都吃不上了。想想问题出在那个郑国身上,几年前有个叫郑安国的,投降了,现在又出来个郑国,比那人名字就少个安,看来也不是好东西。于是郑国同志被批准逮捕,罪名估计是间谍罪。r

而且赵政一向比较狠,从不相信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也不搞只诛首恶胁从不问那一套。这次也不例外,凡不是秦国本地国籍的官员,统统在限期内滚蛋,不滚蛋的是枪毙是无期你们可以等着瞧。r

这下秦国沸腾了,要知道那时候甭管哪国人,只要有本事,在哪里都可以做官的,不要绿卡不问国籍,像吕不韦就是卫国人,做到秦国相国的高位。别说芝麻绿豆官,就是高官要员,也有不是是外国国籍的,统统滚蛋?秦国还玩吗?r

首先激动时李斯,他就是楚国人,毕业了难得混个科长,现在好不容易混到国君老师的地位,一下子就叫你滚蛋,真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了!于是他又干起当年的操行,写信!这封信很出名,叫《谏逐客书》,也很有文采。(能被收录在《古文观止》里的,都是名篇。)r

首先,他回顾了过去一百年秦国雇佣的外国人,有由余百里奚蹇叔商鞅张仪范睢等人,并重新带赵政同学温习了他们对秦国做出的贡献,批评了赵政同学走极端这种错误的做法。r

然后,他以由浅入深的方式,说明了赵政吃的玩的很多东西都是外国货舶来品,所以不能盲目排外。r

最后,他们一起憧憬美好的未来,达成共识,想玩统一,就得广纳贤能,只要能为我所用,别说外国人,火星人都要重用!r

赵政收回成命,李斯一炮走红,不光保住自己的饭碗,也抱住了千千万外籍友人的饭碗,请他吃饭的人应该不会少。r

再说那个郑国,也被释放了,不过这小子可能是觉得秦国的待遇比较好,从假投靠变成真投靠了,而且还是被派去修他的水利,只是人手少了很多,不过还是修成了,赵政亲自命名为“郑国渠”,算是给了他莫大的面子。而郑国渠也相当的牛,灌溉面积达到四万余顷,使得大量田地增产,史记评价: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r

人才这东西,往外赶是很容易的,赶完了再想让人家回来,似乎就不那么简单了。要知道知识分子这种人,身上有种东西叫气节,能往死了犟,你还真没办法。所以李斯的这个《谏逐客书》,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比长平之战还重要,要是赵政真的把所有外国人都赶出秦国,那天知道统一这件事得等到多少世纪。r

这件事之后,天下很多的闲人都来到秦国,贤明的君主,一直是大家渴望辅佐的,往大了说是兼济天下,往小了说是实现个人价值,不管怎么样,最高兴的是赵政,最实惠的是秦国,最倒霉的是六国(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全出国了,过两年再打回来)。r

而这群外来人口中,有名的有两个。一个叫尉缭,另一个更出名,叫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