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秦王扫六合全文阅读 > 攻赵灭韩(2)

攻赵灭韩(2)


樊于期还是来了,不来不行,吃的喝的都在大营里,没这些东西能不能活着回秦国都是问题,而且赵军一直守而不战,樊于期多少事有点大意的,也不求有功,把他们撵出去就行了。r

回救途中秦军遇到小拨赵军,老樊说打,于是全军哗啦冲上去了,把人家追的一路跑。老樊想这就是赵国的人,难怪长平死了四十几万,他倒没想连白起这边都丢了三十万性命。追着追着人家不跑了,老樊也不管人家是不是吃错药或者打了鸡血什么的,一声令下,杀!我说你也不想想人家凭什么不跑,就算要杀也不在乎这两分钟吧?据说老樊是连刹车都没踩,直接就冲进去了,猛士猛,不过是匹夫之勇。r

本来应该一触即溃的赵军突然变得凶猛起来,死死顶住秦军前锋营,老樊终于有点感觉不对,心想这点人,就算是奥特曼也架不住我十万人啊!有种人叫后知后觉,老樊不幸正是!等两边伏兵四起的时候,老樊知道玩过了,结果就是完蛋了。r

樊于期在奋战,李牧很悠闲,在某个山头边抽烟边观战,常年跟匈奴打的,那玩意儿比秦军猛多了,就差没炸弹,有炸弹他敢抱着往你这冲,差不多类似今天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基地组织。r

话说樊于期同志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一把是血性,一把是跑路。他愣是带着亲兵卫队杀出一条路跑掉了,而且一路狂奔,也不管方向,反正跑的越远越好。李牧也没追,指挥手底下人把剩下这九万几千人包饺子了,结果很简单,全斩杀。r

大家一定对这种做法嗤之以鼻,既然已经包围了,为什么不劝降呢,但我告诉你,投降之后,还是杀。为什么,因为将领也无奈。你说俘虏,动辄十万几十万,要么放,要么杀,要么抓回去。r

放,有可能么?好嘛,放回去过两天他们又扛着玩意儿回来打我了,我吃饱撑的!抓回去,抓回去干嘛,关监狱里?几十万人,一天要吃多少饭,有饭不如留着自己吃,何必浪费在这些人身上?有人说了,那拉出去做工,种田,当苦力!要知道,干活时要拿家伙的,别说铁锹什么的了,十万人拿十万块石头丢你你受得了受不了?谁有实力拿出人手看管十万人,就算十万人分开,总得有人管吧,没有三五万,想管十万,难!话说回来,当劳力也是要给饭的。r

结论,除了杀,其他都是赔本买卖。残忍归残忍,理解归理解。r

樊于期是不敢回秦国了,十万人交代了,辎重粮草也没了,李牧的面都没见着,回去除了死还是死啊!赵政那小子心狠手辣这呢,心一横,一路北上,跑燕国去了,理由也简单,燕国很遥远!r

赵政吐没吐血我不知道,但是老樊是吐血了的,没办法,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赵政同志一怒,老樊家人一个没跑了,全做了刀下鬼。樊于期是很怒的,出来混的,连累家人干嘛,太不够道义,于是结下梁子。燕王听说秦国大将跑自己这来了,二话不说就封了个将军做,我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但老樊的戏还没结束。r

且说李牧,现在很火,赵王很开心,说秦国有个白起,没什么了不起,你小子就是我的白起,白起封到武安君,那我也封你做武安君!武安君没当两天,赵政又派人过来了,没办法,谁让你红呢,出战吧!r

赵政学聪明了,赵国不就一个李牧么,是李牧不是忍者,不会分身的,于是派出南北两路军,齐攻赵。赵政同志,还是比较有水平的!r

一部兵力由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上,准备渡漳水向邯郸进迫,袭扰赵都邯郸;自率主力由上党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企图拊邯郸之背。南军进到番吾(现在河北省平山县南)时,李牧李牧亲自率军抗击,况且邯郸之南有漳水及赵长城为依托,秦军难以迅速突破,大家就这么耗着,秦军攻城太难,赵军无力进攻。r

李牧决心采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他部署司马尚在邯郸南据守长城一线,自己偷偷带着主力北进,反击远程来犯的秦军。两军在番吾附近相遇,秦军没想到是李牧亲自带兵,而且樊于期那么猛的人都被他打跑了,心里上就有点胆怯。俗话说一鼓作气,秦军这边一口气没上来,于是就没气儿了。r

李牧督军猛攻,秦军受阻大败,不敢交战。李牧立马回师邯郸,与司马尚合军攻击南路秦军。南路军听说北路军已被击退后,也不知道是打败是小败,要知道那年头打败仗基本上就是全军覆没,南路军想想算了,打也不过,撤吧!这就是李牧再却秦军,也是是秦赵两国交战中,赵国最后一次取得重大胜利。r

由于在肥下之战及此战中损失惨重,赵国军事实力丧失殆尽,打打保卫战还勉强,想要追击基本上是没希望了,再说赵王也怕再出个长平之战2.0版,那邯郸就成了空架子了。所以李牧只能退守邯郸,暂时自保。但此战为赵国赢得喘息时间,获得短暂的稳定。而且当时韩魏已听命于秦,尾随秦军攻赵,李牧为此又向南进军,抵御韩、魏的进攻,不可谓不辛苦,不可谓不尽责。r

既然赵国是没什么戏能再打出来了,赵政就比较放心了,除了樊于期那个人渣断送了自己十万人这个意外,其他还是在赵政的掌握中的。r

公元前231年,赵政派人去韩国,说我看上你南阳(今河南境太行山南、黄河以北地区)这块地了,怎么办呢?r

韩王暗骂,说老子刚帮你牵制赵国,你这就回头咬我了,赵政你他妈属狗的啊。骂归骂,客气还是要客气的,秦国虽然丢了十万人,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人家肥的很。既然你喜欢,那就给你吧。r

赵政笑笑说既然你客气那我就不客气了。r

同年九月,赵政派出内史腾(内史是他后来官职,相当于北京市市长,其人姓不详,名腾)接手南阳,为代理太守。事实证明,能混到后来首都市长的人,的确不是盖得。愣是把南阳治理的相当富,人民安居乐业,要知道那是韩国的土地韩国的子民,不光不反抗,反而很拥戴秦国的统治。r

韩国混到这份上,不亡国那才见鬼。r

文臣武将不思救国,人民大众不思报国,仗都不用打的。r

一年以后,太史腾同志亲自带兵攻打韩国。过程不是我不想说,更不是我偷懒,是的确没的说。你想想,一个国君,人才本就不多,出了一个韩非你送给赵政了;人家让你帮忙打架你就帮忙,帮完忙人家说你家地不错,你就送地;送完地人家管的比你自己管的还好。r

韩国当兵的,要么直接造反,要么直接回家种地;韩国人民,直接拉条幅欢迎秦军进城。r

一句话,太史腾没怎么费力,生擒韩王,占领韩国全境,韩国灭亡。秦把原来韩国地区设为颍川郡,太史腾调回家升职做首都市长,总管咸阳大小适宜。太史腾很认真很努力,虽然名气不大,不过属于螺丝钉式的人物,一直老死在任上。r

我认为,正事秦国有这样踏踏实实做事的人,赵政才能安心的打仗。我同样相信,秦国一定有很多个这样的太史腾,才能支持起那个硕大的战争机器!r

韩国已灭,赵政两眼放光,统一的理想,其实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