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EQ情商:决定个人命运的最关键因素全文阅读 > 第10章 管理自我(4)

第10章 管理自我(4)


当一个人的功利行为不能满足其需要时,行为就变得简单、浅显,就会产生短视、剧烈的反应,产生情绪化行为就不足为怪了。因此,要降低过高的期望,摆正“索取与贡献、获得与付出”的关系,才可能防止盲动的情绪化行为。

要学会正确认识、对待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矛盾。要学会全面观察问题,多看主流,多看光明面,多看积极的一面,这样能使自己发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使自己乐观一点,会使自己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加自己的希望、信心,即使遇到严重挫折也不会气馁,不会打退堂鼓。

要学会正确释放、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一般来说,当人处于困境、逆境时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而且当这种不良情绪不能释放、长期压抑时,就容易产生情绪化行为。

高情商的人,懂得在必要的时候将消极情绪适时地释放、宣泄。譬如,找朋友谈心,找一些有乐趣的事情干,从中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安慰和精神寄托。

学会制怒

为避免陷入愤怒之中,唯一可能的是为它找到一条建设性的出路。而唯一的出路,只有运用情绪智力才能实现。

愤怒后会留下伤口

有一个爱发脾气的男孩,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怒的时候,就钉一颗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

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男孩每天钉的钉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钉子容易。

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觉得自己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了。

父亲又告诉他说:从现在开始,每当你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

一天天过去,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给拔出来了。

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栏上的洞,这些围栏将永远不能恢复到从前的样子。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捅了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那种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确实,发怒时的言行给别人造成的伤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研究表明,最后失去控制、大发雷霆的人,通常都经历了连续地累积情绪的过程。每一个拒绝、侮辱或无礼的举止,都会给人遗留下激发愤怒的残留物。

这些残留物不断地积淀,急躁状态会不断上升,直到失去“最后一根稻草”,个人对情绪的控制完全丧失,出现勃然大怒为止。在这个过程中,除非内心控制的阀门快速地被关上,否则,这种狂怒极易造成暴力和伤害。

人的愤怒情绪从轻微的烦躁不安,到严重的咆哮发怒,乱摔东西,甚至丧失理智。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习惯反应,变成侵袭人际关系的“癌症”。

心理学认为,生气是一种不良情绪,是消极的心境,它会使人闷闷不乐,低沉阴郁,进而阻碍情感交流,导致内疚与沮丧。

有关医学资料认为,愤怒会导致高血压、胃溃疡、失眠等,据统计,情绪低落,容易生气的人,患癌症和神经衰弱的可能性要比正常人大。同病毒一样,愤怒是人体中的一种心理病毒,会使人重病缠身,一蹶不振。可见愤怒对人的身心有百害而无一利。

愤怒是人情绪中可怕的暴君,与单枪匹马的理性抗衡,感性与理性对心理的影响相反,人的激情远胜于理性。不能生气的人是笨蛋,而不去生气的人才是聪明人。愤怒行为会伤害他人,也会伤害自己,一个人必须学会控制愤怒的情绪。

戈曼先生在超市购物时,同别人发生争执,明明是对方的不对,戈曼反被责怪。

要是在以前,他早就反击了。这次他突然想起了一句话:不要因为敌人燃起了一把火,你就把自己烧死。他攥得紧紧的拳头松开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他还好好犒劳了一下自己,不是因为他战胜了别人,而是因为战胜了自己。

建设性地引导愤怒

杰拉尔德完全被激怒了,他一把抓起电话机,把它狠狠地丢出了办公室。很自然,他的销售团队被他狂怒的反应吓坏了。

杰拉尔德之所以会大动肝火,是因为他刚刚经历了一项改善他的团队管理的活动。在这项活动中,他们的工作任务没有完成,这使杰拉尔德的情绪非常坏。

不幸的是,他又碰到这件事情,于是,积累下来的情绪就一起爆发出来,以至于事情变得如此糟糕。

杰拉尔德明智地认识到,自己需要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

在一位顾问的指导帮助下,他辨别出触发他作出愤怒反应的原因,以及如何控制过去偶发事件带给他的积怨。

他开始认识到,当他从总公司参加会议回来后,就一直处于最坏的情绪状态中。但是如果他能在会议以前,事实上是在发表意见以前,花几分钟的时间放松一下自己,他根本就不可能发火。

有了这个教训以后,他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或者面对压力时,总是用10分钟的时间,到附近的公园走一走,使自己平静下来。

在参加会议时,如果他感觉到愤怒开始困扰自己,就立刻开始作深呼吸,或者通过把手压在臀部下面等方式来控制自己。

这些放松行为,最起码能够阻止他提出最冲动的反对意见,阻止他采取激愤的过激行为,比如夺门而出。在完全接受了控制自我情绪的观点以后,他逐渐掌握了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技巧。

一般来说,愤怒基于责备。一旦陷入责备的对抗中,愤怒就会立刻接踵而至,就像黑夜紧随白天那样自然。

为了避免陷入这一困境中,唯一可能的是为愤怒找到一条建设性的出路,而唯一的出路,只有运用情绪智力才能实现。

发怒是由内心的愤怒所产生,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是绝不会无缘无故地发怒,发怒总有原因和针对性。

一些引起发怒的原因在易怒者眼中是不可忍受的导火索,但另一些人则认为不必或不屑为之动气。所以要控制愤怒,必须提高自己对外界刺激的耐受力。

第一步,对自己以往的行为进行一番回忆、评价,看看自己过去发怒是否有道理。

一个老板对下属发火,原因是下属工作失误;这位下属不敢对老板生气,回来对妻子乱发脾气;妻子没法,只好对儿子发脾气;儿子对猫发脾气。这一连串的行动中,只有老板对下属发脾气是有些缘由的,其他则都是无中生有。

所以,在发怒之前,你最好分析一下,发怒的对象和理由是否合适,方法是否适当,这样你发怒的次数就会减少90%。

第二步,低估外因的伤害性。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易上火的人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很在意,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他都会耿耿于怀。

过后,他又会把事情尽量往坏处想,结果,越想越气,终至怒气冲天。脾气不好的人喜欢自寻烦恼,没事找事,惹点儿祸来闯闯。

制怒的技巧是,当怒火中烧时,立即放松自己,命令自己把激怒的情境“看淡看轻”,避免正面冲突。当怒气稍降时,对刚才的激怒情境进行客观评价,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责任,恼怒有没有必要。

莎士比亚笔下的奥赛罗听信小人谗言,怒发冲冠,回到家中不问青红皂白,把爱妻一剑送入黄泉。及至觉悟,为时已晚矣。

最终,痛不欲生的奥赛罗也自尽身亡。如果当时奥赛罗冷静下来,作一个理智的评估,就不会做出这样的傻事了。

怒气似乎是一种能量,如果不加控制,它会泛滥成灾;如果稍加控制,它的破坏性就会大减;如果合理控制,就有可能减少愤怒。

日本老板想出奇招,专辟房间,摆上几个以公司老板形象为模型制作的橡皮人,有怒气的职工可随时进去对“橡皮老板”大打一通,揍过以后,职工的怒气也就消减了大半。

如果你平时生气了,不妨出去参加一次剧烈的运动,看一场电影娱乐一下,出去散散步,这些与痛揍“橡皮老板”有异曲同工之妙。

脾气暴躁的人经常发火已成为一种习惯,仅让他自己改正,往往并不能持久,必须找一个监督员。

一旦露出发怒的迹象,监督员应立即以各种方式加以暗示、阻止。监督员可以请自己最亲近的人来做。这种方法对下决心制怒但又不能自控的人来说尤为适合。

不因耗竭而停止

避免耗竭的最好办法,是及早学会重定方向的秘诀。重定方向意味着事业改变、居处改变或学习一种新的技巧。

从前,有个人在爬上成功阶梯的顶端后,从上面跳了下去。

我们的语言中出现一个新词:耗竭。

字典给“耗竭”的定义是:一个喷射机或火箭引擎的操作停止,通常是燃料用尽。

这个词流行已久,但它被心理学和工业领域采用时,就有了新的意义。

“耗竭”用在事业上,是指你的工作不再令你感到兴奋或有报偿。换言之,一些碰到燃料用尽的人,他们变得无反应和无动于衷。

如果你是个年轻的主管,你也许会对这毫不在意。然而心理学家发现,耗竭的种子种于成年的早期。

当年轻人为生活设定目标,全力去追求时,就已种下筋疲力尽的种子。心理学家发现,很多人在二十八九岁和三十出头就已感到筋疲力尽了。

美丽的模特儿发现她才过30岁,事业已结束了。中年主管在他期望升任公司总裁时竟被开除了。

对这些人而言,耗竭是很严重的事。

人们为何会耗竭呢?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未能达到目标,二是因为达到目标后,带给他们的却是失望。

人们未能达到目标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有些因素是他们无法控制的,但有些则是可控的。

不管理由是什么,目标不能达到,就会使人感到情绪低落,筋疲力尽,一种意义和目的的失落感,一种热心和驱策力的丧失,一种无助和绝望的感觉。

还有一些人达到目标后深感失望,这也就是有人爬上成功高梯后跳下去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几种原因。

目标定得太低。一个人立志成为百万富翁,结果他才30岁便实现了这个目标。

由于目标无法满足预期的需要。例如以事业作为解决个人问题工具的人,无论事业有多成功,他们还是无法满意。

目标定得太窄。一个将其所有精力和时间都投注在事业上的人,当事业过去后,他会发现生活没有任何意义。

无论是未达到目标,或是达到目标后感到失望,其结果是一致的——耗竭。

你如何避免耗竭?如果已经感到耗竭,你如何处理?面对耗竭一般有三种选择:

你可从心理甚至生理上放弃。

你可以反抗使你到这一地步的机构或人。

你可以寻求一个复苏的目的。

心理上放弃的人会变得被动,没反应,漠不关心,或是退缩到一个幻想的世界。

选择反击的人,将他们的挫折和问题怪罪于他人,或者是他们服务的机构。这只会增加他们的痛苦和愤怒,有时会损及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关系。

选择寻求一个复苏目的这种方式的人,常会发现他们的新目的比原先的目标更有意义。避免耗竭的最好办法,是及早学会重定方向的秘诀,重定方向意味着事业改变、居处改变或学习一种新的技巧。

重定方向意味重新发现人生的意义就在身旁。《钻石田》是本让人喜欢看的书,书中讲一个人卖掉他的财产,跟朋友告别,出发去寻找他所知道最有价值的物品——钻石。

许多年之后他回来,一文不名,年纪老去,幻想消失。当他去看他的老家时,那儿已成了一个最繁荣的地方,因为他家的后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厂之一,新屋主开采出许多钻石来。

重新定方向的人往往会发现,长久被他们忽视的配偶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伴侣。一个唯利是图的人,也许会在从事社会工作时,找到新的生活意义。

其实,真正伟大的人是绝不停止成长的,是不会耗竭的。

俾斯麦死时83岁,但他最伟大的工作是他70岁以后才完成的。

提香(意大利16世纪的画家)一直作画到86岁死亡为止。

歌德是在他83岁去世的前不久才完成《浮士德》的。

格莱斯顿(19世纪英国政治家,四任英国首相)在70岁时还学习新的语言。

天文学家拉布兰在79岁去世时说:“我们知道的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的是无限的。”

所以,情商高的人永远不会让自己耗竭而停止成长,无论在精神和事业上,还是在人际关系上。

学会弯曲

人生之路,尤其是通向成功的路上,几乎没有宽阔的大门,所有的门都需要弯腰侧身才可以进去。

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它建院历史悠久,拥有灿烂辉煌的建筑,还培养出了许多著名的学者。

还有一个特点是其他佛学院所没有的。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细节,但是,所有进入过这里的人,当他们再出来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细节使他们顿悟,正是这个细节让他们受益无穷。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细节,只是人们都没有在意:孟买佛学院在它的正门一侧,又开了一个小门,这个小门只有1.5米高、40厘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学会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了。

这正是孟买佛学院给它的学生上的第一堂课。所有新来的人,教师都会引导他到这个小门旁,让他进出一次。很显然,所有的人都是弯腰侧身进出的,尽管有失礼仪和风度,但是却达到了目的。

教师说,大门当然出入方便,而且能够让一个人很体面、很有风度地出入。但是,有很多时候,人们要出入的地方,并不是都有着壮观的大门,或者,有大门也不是随便可以出入的。

这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和侧身的人,只有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够出入。否则,很多时候就只能被挡在院墙之外了。

佛学院的教师告诉他们的学生,佛家的哲学就在这道小门里。

其实,人生的哲学何尝不在这道小门里?人生之路,尤其是通向成功的路上,几乎没有宽阔的大门,所有的门都需要弯腰侧身才可以进去。

加拿大魁北克一条南北向的山谷,西坡长满松树、女贞、柏树,而东坡只有雪松。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因为东坡雪很大,雪松比较柔软,当雪在树上积累到一定重量时它就弯曲了,令雪滑落下来。而女贞、柏树却不能弯曲,它们被雪压断了。

一对情侣在决定分手前的最后一次旅行中,发现了这个秘密,然后他们重归于好了。

即使再锐利,如果轻易就断掉,那也是毫无用处的。人固然需要刀片般的锋利,但也需要柳条一样的柔韧。在这个世界上,要柔中带刚,刚里带柔,方里见圆,圆中显方,才会活得自由自在。

在风中,小草容易弯曲,参天大树则巍然挺立,不摆不动。一阵狂风可以把大树连根拔起,可是,不管风有多大,也不能把在狂风面前弯倒在地的小草连根拔起。

能屈能伸是高情商者的超人之处,情绪的控制并非是对逆境永远的坚贞不屈。屈者,比坚者有更大的柔韧性,对情绪控制的能力也会炉火纯青。

在古代亚洲有“扮羊吃虎”的说法。按照这样的观念,猎人准备狩猎老虎的时候,将自己装扮成老虎的诱饵,披上羊皮,在树林中等候。当老虎走到猎人射程之内时,便遭到射杀。

这时,判断英雄的标准不是论其捕杀老虎的本领,而是看其忍受扮羊耻辱的力量和能力。只有高情商者,才具备这样超人的耐心与承受力;也只有这样的高情商者,才能成为成功者!

面对羞辱,冷静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