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十一月,在北方早是隆冬,清水地处南部,又是山区,气候没有那么寒冷,尽管如此,大家也都穿上了厚实一点的衣物。
轩辕岚到龙天行处读书已经月余,龙天行不教经书、古文,挑了历史、地理、人文书籍传授于他,令轩辕岚眼界大开,才知大陆之广,历史悠久,各地风俗景观各异,欣喜不已。
与之相应的,当读到一些似乎有些熟悉的书籍时,轩辕岚的脑海中总会回忆起一些东西,有自然景色,也有人文风俗,倒像是一本带有插图的博物全书,哦,说是插图可能并不准确,因为这些所谓的“插图”,都是一个活动的画面,更是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
而且,龙天行的教学方法,似乎有些出人意料,他并不主动指导什么,仅仅是指着那一屋子的书,对着轩辕岚说道,“看吧,有什么不明白的来问我。”
轩辕岚也很欣赏这样的方式,他每天早上跑到后山,来到自己的窝棚,锻炼、读书,闲了还可以打些兔子、山鸡一类的野味。拿回家中,经过韩飞燕拾掇以后,成为晚餐的加菜。
唯一出奇的,是轩辕岚体内的真气。不知为什么,这玄玉决竟然在他的身体内,自动按照大周天循环的路径往复运行!
这太不可思议了,轩辕岚的记忆中从来没有这样的情形,或者,他根本就是闻所未闻,内息自己运转,那还有人催动作什么?
但是,无论多么不敢相信,他身体里逐渐增强的内力放在那里,明确的告诉他:这是真实的。况且,如此一来,为轩辕岚带来个好处,就是节省下诸多的时间。这些时间,他可以看书,可以锻炼一些防身的武术,毕竟,武学不单单是一种内力而已,仅有内力而不会使用的人,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几率不会大于一个普通壮汉。
直到有一天,轩辕岚当着郭月寒的面,运劲出拳,竟一棵人抱粗的大树打的直颤,提起一对石锁毫不费力,才让轩辕岚看到了自己武学的进境。
这种进境不单轩辕岚自己吃惊,轩辕维和韩飞燕也奇怪不已。轩辕维特意探察一下儿子的真气,结论是,不出一年,轩辕岚的功力就会赶上他。韩飞燕偷偷观察轩辕岚半月,只得出,“阿岚天生练武的料子这样没有太大意义的结论”。
不过,轩辕岚最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些被正统文人斥为杂学的书籍。“杂”,顾名思义,就是被排斥在正统之外,“杂学”的称呼,自诞生之时起,便成为诸子学说的统称,并且范围越来越广。
龙天行也算是异数,经学状元出身的他,竟然一屋子的书,全是杂学,没有一本《四书》、《五经》。用龙天行自己的话来说, “志不在此”,轩辕岚翻译过来就是“龙先生满腹经纶,那些经书早就背下来,装在肚子里,还用在书架上摆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