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沿着旧道往回走,朱棣感觉脚下踩着一样比较尖硬的东西,透过软软的鞋底,扎着自己的脚底板。r
他本能地抬脚,没怎么注意,以为只是尖锐的碎石块。但是正准备离开的时候,松软的泥土里,一样东西闪着一丝微光,吸引了他的注意力。r
t弯腰捡起,原来是一只水滴状的翡翠。r
朱棣的心登时提了起来,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因为,这颗水滴状的翡翠,是洛亦杺头上的簪子上的!r
这说明,洛亦杺是不是曾经来过这个地道?!如果这样的话,那她应该就没死咯?!r
朱棣的眸中闪烁着光芒,心情也忍不住有些激动。r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这块翡翠意外脱落、被从这里逃走的人带到这地道中来了而已。r
他知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但是哪怕是只有一丝丝的希望,他也绝对不会放弃!r
t于是,他吩咐一个侍卫上去,搬了一艘轻快的船只下来了。r
t朱棣带着几个侍卫,一起上了船,在水流的推动下,朝下流缓缓而去。r
t船上,朱棣攥紧了手心里的翡翠,那上面似乎还残留着洛亦杺的发香,还有着她的体温……亦杺,你若还活着,为何不回宫?你是跟着允炆一起了么?r
t一向以自己就是天的朱棣,信命不如信自己的朱棣,现在也在心中祈求,希望老天不要再跟他开玩笑,再让他失望。r
t水流很平缓,船只在水中漂了几个时辰之后,终于在一处长满藤蔓的石缝中出来了。一出石缝,朱棣就眯上了眼睛。由于暗河中的光线是在太暗,一时半会儿还无法适应外面的强亮光。r
t慢慢睁开眼睛,一片辽阔的江水出现在面前。原来这暗河的出口,竟然是江河!放眼望去,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有不少的渔船,渔夫们正成群结队在捕鱼。r
t朱棣一盘算,便吩咐身后的侍卫:“呆会儿遇到渔民,不许暴露身份,就称呼朕为朱四少爷便可,明白么?”r
t“是!”侍卫们异口同声回答道。r
t朱棣所在的船在侍卫们的努力下,向渔船靠近。不等侍卫开口,朱棣就迫不及待地问道:“船家,有没有见到一个怀着孕的年轻女子?”r
t一个正在抽着旱烟的渔民从船篷里钻出一个头,眯着眼睛答道:“最近没有见到生人哟!你去别处问问吧!”r
t就这样,朱棣一艘艘渔船地问,却都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r
这让他有些垂头丧气,嘴唇紧闭着,眼神有着些许的迷离和失望。见最后一艘渔船都已经问过了,这里离岸边还有那么远,便只好吩咐侍卫们将船重新撑回暗河,准备回宫。r
t这时,一艘有些破旧的渔船从另外一个方向缓缓而来,跟朱棣的船只发生了一点点小的碰撞。r
那渔船里,正是刘大姐,她赶忙探出头来,说了声对不住,然后再次钻回了船篷。r
t朱棣没有多留意,而是在想着洛亦杺出了暗河之后会去哪里。r
就这样,两条船相错而过。r
等到两条船之间的距离相差了那么远的时候,朱棣突然感应般地回过头去,望了一眼那刚刚擦身而过的渔船,却见船舱里只有一个妇人在勾着腰,整理着什么东西。r
t是自己想太多了吧!或许亦杺早就离开这里了……r
朱棣叹了口气,将最后的意思希冀埋藏在心底深处,转过身来,背着手傲立在船头,逆流而上,重新从石壁缝隙进入暗河。r
t就在朱棣的船儿进入石缝的一刹那,洛亦杺扶着有些酸痛的腰,从船舱中站了出来。她似乎是有些感应似的,朝朱棣去的方向望去,却只见到一片还在晃动的藤蔓。r
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已经没有了朱棣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