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古典 > 卿本丫头第二部之出宫全文阅读 > 第125章 听风就是雨(一)

第125章 听风就是雨(一)


135

马蹄声渐渐远去,旋起的霜叶重又铺满了路面,掩盖行人远去的足迹。暮风飒飒,一排南飞的雁掠过青色苍穹……

临近中秋,一个儿子远征在外,一个儿子不省人事,皇帝的心情郁闷到了极点。

今日在紫宸殿上,又被自己新任命的门下省宰相李泌给诤谏了一回,以至于晚上他到了嘉德殿探望德妃母子的时候,仍气忿难消。

“皇上因何事烦忧啊?”德妃的吴侬软语让人如沐春风,她扶皇帝坐下,又将刚沏好的茶递到皇帝嘴边。

“朕觉得今年中秋是意义非凡的团圆夜,本打算好好热闹一番,但一些大臣对此颇有微词,认为长安刚复,战祸未平,不宜铺张浪费,特别是那个不识抬举的李泌!宰相的位子还没坐暖呢,就给朕蹬鼻子上脸的!”

“江山风雨飘摇了这大半年,胡人之乱至今仍未平定,虽然有不少外夷派使节来进贡示好,但也是在观望当中,虎视眈眈,而民间更是谣言四起,人心惶惶。臣妾知道皇上要的是,安抚人心。”

“嗯,知我者,爱妃也!”皇帝牵过德妃的手,让她坐到他身边,示意她往下说。

“臣妾愚见,不仅要办中秋盛宴,还要在含元殿的翔鸾阁上检阅军队!把各国使节邀请来,让他们瞧瞧我们的国力、实力,仍与以往一样强大,还想动歪心思的尽早死了那条心!把长安城的大小官员都请来,还有那些能写会道的文人,让他们去宣扬传播我们李家王朝的强盛,不是一场小小动荡就能撼动的,叛军的下场只能是死路一条!”

皇帝忍不住大笑,目光中尽是赞许:“嗯,有些见地,后宫的妃子里,就数你最聪慧了!”

“哪里,跟得皇上多,略知一二罢了,皇上别笑我班门弄斧才是。既然皇上认可臣妾说的,不如这次的中秋盛宴就交给臣妾去办吧!”

“以往每年的中秋宴席都是由皇后操办的……”皇帝面有难色。

“那就还是让姐姐去办好了,我从旁协助便是。”

德妃如此乖巧,引皇帝无限怜惜,他思忖了一会,道:“过两天便是贵妃的诞辰,你给操办一下吧。”

“谢谢皇上信任我,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我去办,我一定会办得隆重体面的,也算不辜负贵妃姐姐生前待我的一片心…唉,在洛阳的时候她与我共住一屋,相依为命,情同姐妹,即便皇上不说,我也早打算好了拿些体已出来捐赠大国寺,恭请大国寺的弘治法师与所有僧众在贵妃诞辰那日闭关超度。”

“难为你想得如此周到。”皇帝轻拍了拍德妃的手背,心绪已沉浸于对贵妃的追思中。

“姐姐为人耿直,虽脾气暴躁,心地却是极好的,一路上对我照顾有加。不是她的保护,我们母子能不能撑到洛阳都未可知。”德妃楚楚可怜地看着皇帝。

“过两天她就三十八岁了,自十六岁那年跟着朕,二十二年了!”皇帝将德妃拥入怀中,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不如怜取眼前人。

“皇上想不想听姐姐与我一道在洛阳的经历?”德妃把皇帝从伤感中拉回,然后开始诉说她跟贵妃同住一屋同吃同睡的那段日子。

皇帝饶有趣味地听着,听到她们用暗语配合打马吊那段还忍不住笑出声来:“小蕙不是个容易相处的人,没想到你能跟她处得这么好,可见你心思单纯、与世无争啊!”

说到贵妃临死前那段,德妃音调一沉:“……我本来跟两位姐姐一起往后山逃的,可我怀着李侗,实在是跟不上她们了,拉下好远,怕追兵追上连带暴露了她们逃跑的方向,所以我就朝另一个方向走了,却有幸在胡同口遇上了建王和平王,我立即带他们去后山找二位姐姐,不曾想,见到她们的时候…贵妃姐姐已经救不活了……我真的很后悔,我应该跟着她们走的,如果我跟着,贵妃姐姐不一定会是这样的结果……”

德妃话未尽,泪已下,梨花带雨的样子,份外惹人怜。

哭得皇帝的心都痛了,跟着流下了眼泪,在那一刹间,他想起了枉死的燕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