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来到沈府,随着李偌的一个手势,侍卫们全都上了树,潜伏在沈府四周。
小翠等一群丫头围风而动,出来看看昔日姐妹阿彩的夫君,自从小姐进了宫,阿彩也跟着失了踪,沈夫人对此的解释是“打发她回乡下嫁人了!”
“他谁呀”“好帅哦”“阿彩你怎么不介绍介绍”丫头们七嘴八舌地议论。
“他啊……”阿彩不知该如何介绍,无助地看了看李偌。
“我叫李大凤,家住长安城南边,卖字画为生。”李偌自我介绍道,谦谦君子的做派,温润如玉的笑容,引发了丫头们集体花痴。
“不错啊,阿彩,你居然嫁了个识字的!”管家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眼热地看着老爷和夫人对那卖字画的点头哈腰亦步亦趋。
“厨娘呢?”阿彩左看右看不见厨娘,就问小翠。
未等小翠开口,夫人就抢答道:“她生了大胖小子后就跟他相公回乡下了。”
“厨娘真幸福啊!”阿彩轻叹,又转向李偌道,“你喜欢的绿豆饼,就是厨娘做的了,真想念那个味道,以后都吃不上了吧。”
接着,她兴奋地带着李偌在沈府里闲逛,带他去看她昔日生活了十年的地方——这是我洗衣服的地方,我在这个井里救过一只母鸡;这间屋子是下人住的,这就是我的床位了,这个靠窗的位子是我七夕穿针比赛赢来的,晚上能吹到凉风,还能照到月光呢;哦,这是柴房,我被关在这里无数次,所以交了个朋友叫旺财,别吃醋,是老鼠来的……
看着她眉飞色舞的样子,整张脸都洋溢着光彩,李偌忍不住心疼:在他看来这种糟得不能再糟的生活她却甘之如怡,也许,宫里的生活对她来说才是糟糕透顶的吧。
152
沈老爷和沈夫人像迎接贵宾一样款待阿彩和她卖字画的郎君。用过午膳后,沈夫人又说要带阿彩两口子去烧香还愿,一起坐着马车走了。
马车上,阿彩才方便开口问沈夫人:“我听平王说已派人将小姐和张公子安全送回了沈府,那他们现在在哪?夫人带我去寺庙,是因为他们住在寺庙吗?”
“你我都知,这是欺君大罪,善柔不便也不能住在沈府,只能继续隐姓埋名,飘泊在长安,有家不能回,有亲不能认。”沈夫人说着说着,哭了起来,抽泣了半天才止住,她看了看马车外那些忽左又忽右隐匿着的侍卫,接着说,“我不能告诉任何人善柔住在哪里,也不方便带你直接去她住的地方见她,我只能约她一起到尼姑庵上香,顺带让你们见个面。”
因为是尼姑庵,李偌只好在山下等阿彩。
在尼姑庵专门为香客准备的静修房里,阿彩终于见到了小姐。
沈夫人一见到女儿又开始哭:“女儿呀~~你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啊~~看看阿彩现在多幸福,她原来是个丫环,现在都做王妃娘娘了!”
“母亲,各人有各人的命,如果当时是我进宫,殿下未必会选我,我不过是与那些绝大多数落选的采女们一起遣送回家,我的结局跟今天不会有什么不同。”沈善柔宽慰着母亲。
“那也未必的,建王殿下不选你,那平王殿下可能会选你呢,你看他现在对你多好!”沈夫人仍不死心,可惜着已不可能的可能,转过去对阿彩说,“他担心善柔住回府里,人多嘴杂传出去会连累整个沈府,还专门买了个府邸给他们两口子住,平王殿下真是好人啊!”
阿彩心里没来由地突然一暖,她望向窗外,几剪白梅横斜倚窗。
沈善柔拉过阿彩的手,细细打量阿彩的脸:“让我好好看看你,此次一别,又不知何日再见了。一入宫门深似海,别人都看着你好,其实你却是替我进去遭罪的。”
两行清泪在她脸上滑落。
一看小姐哭了,阿彩就急了,手忙脚乱地用袖子替小姐擦泪:“小姐你别哭啊,你跟我说过的呀,只要心里踏实,在哪里活着不是活着?”
“你还记着我说的话呀,我没白疼你。”她又是那个向丫头撒娇的小姐了,“那你现在心里踏实吗?”
“踏实得很呢,像被马踩过一样踏实!你呢?”她把胸口拍得梆梆响,她一直都是那个能让她破啼为笑的丫头。
“我都快做人娘亲了,你说踏不踏实?”
“呀!”阿彩兴奋地一把抱住小姐,小姐脸上幸福的笑容让她深信小姐抛下的一切都抵不上这幸福。
“小声点,门外好像有人!”谨小慎微的沈夫人察觉到门外的动静。
话音刚落,门即被敲响:“夫人,您的斋菜做好了。”
原来是送斋菜的,沈夫人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拿进来吧。”
阿彩却觉得这声音无比耳熟。
一个尼姑拎着食盒走进来,摆好碗筷和素菜,又退了出去,一直谦卑地低着头。
她孱弱的背影和那举手投足间的熟悉感,还是让阿彩无比激动地追了出去。
可那尼姑转身就不见了踪影。
在山下等候的李偌看见疾奔下山、上气不接下气的阿彩就觉得好笑:“这么激动做什么?你遇贼了?”
阿彩大口大口的喘气:“我遇…遇见…筱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