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近一个月,曹长卿再次下山。德妃娘娘给了他两个月回乡探亲,现在只剩下不到一半的时间,他必须抓紧时间处理掉两件事。
第一,南下苗岭道,一窥那补天教圣典《补天经》,能悄无声息的偷走自然最好,实在不行就只能阴谋阳谋双管齐下。
第二,冠军侯在前期必须占据优势,绝对不能轻易被三皇子瓦解,未来王朝局面一边倒,到时只怕曹长卿计谋过人,武功高强,也回天乏术。
下到山脚,曹长卿便遇到一名貌不惊人的农民,此人抗着一把沾着泥土的锄头,将一封书信交给他,然后吹着口哨,悠闲的离开。曹长卿眉头一皱,此人脚步沉稳有力,精气神极为充盈,绝非一般的庄稼汉,看来,那冠军侯藏拙了,并非一无是处的勇夫。
玉龙池面对至高的权利,这么多年来韬光养晦,隐忍退让,没有露出一丝一毫的马脚。直到天下第一高手‘黄道乾’鼎力相助,才下定决心放手一搏,岂是易于之辈?
打开信封,观看内容,曹长卿满意的点了点头。
冠军侯收到古罗雅草原的回信,图坦部族已经开始调集军队准备开拔,向西方转移接近西风口,只等烽烟为号洞开西风口,他们便大举入关。图坦部族话倒说的很好听,只攻击北方军和卫戍军,绝不烧杀抢掠,但条件是,将北凉一道让给他们作为酬谢就行。
大玉有十三道行省,以一道的代价,夺取天下,这还不是划算到家的买卖?
曹长卿冷笑,图坦部族的野心大的吓人,北凉是北方最大的一道屏障,此地一过,向南向西都是一马平川,东部更不必多说,已经处于爪子底下了。一旦图坦部族将北凉拿在手中稳扎稳打,不出十年,大玉必亡。
不过,曹长卿自然也有办法,让这些草原蛮子回心转意。
玉龙池这封亲笔信最后,还说了一件事出乎曹长卿的意料。
三皇子非但没有杀王先开,还把他遣返黑河大营,请冠军侯自行处理这个妖言惑众的歹人。曹长卿啧啧称奇,心说,看来他倒小看了玉龙庭的智囊团,这等于把球又踢了回去。效果达到了,表达出对冠军侯无比的信任,也更加委婉和老辣。
王先开背叛长官,离合皇子,可谓离经叛道,人人可得而诛之,但天下只有一个人万万不能杀。
冠军侯。
杀了他,就代表冠军侯的确有谋反之心,不杀他,留着迟早是个后患。
王先开虽然被割了舌头,但其为人在黑河大营有一定声望,冠军侯对自己曾经的爱将都如此心狠手辣,难免影响军队的士气。
冠军侯自然也十分苦恼,不知如何处理,曹长卿只回信了四个字。
官复原职。
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到时候恐怕三皇子也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王先开传达的信息,到底是真还是假。
王先开这小子的命,还真够硬,以后保不准是个变数。
曹长卿正打算把那刘玉拎卖到青楼,谁曾想到王先开却没死。王先开出生行伍,却家道中落,自小在刘家寄人篱下,与刘玉拎青梅竹马,感情深厚,看来刘玉拎青楼也去不成了。
这多少令他有些失望。
上清山距离苗岭道,一西一南,相距不下一千六百多里,他还是赶着来时的马车,风尘仆仆的向南而去。越往南走,人烟也越发稠密起来,村庄和水田随处可见,川流不息,水车、老黄牛、牧童,真是美如画卷的江南烟雨景,与西北部的贫瘠形成鲜明的对比。
老百姓的穿着也更符合时节,更华美,不像西北地区,一年四季都是一套脏兮兮的大棉袄,有些甚至会佩戴装饰性的鞘剑。
曹长卿感叹,难怪仅凭江南、岭南两道就能顶大半个王朝的财政税收。西北地区经常有饿死、冻死人的惨案发生,但在南方,只要有一亩三分地,人就饿不死。这也是为何西北方一直有重兵镇守,南方百姓安居乐业,自然不需要这么多军队。
五天之后,曹长卿便进入了江南道,之后途径南海道,便能到达苗岭。江南道的省会曲洲,当是世间最繁华的城市了,此地靠海,商路四通八达,一些高达十几丈的殿宇楼阁,就算是宛京都未曾见过。大街宽阔整洁,两侧的商户皆是同等大小,路上行人如织,车水马龙,甚至有许多金发碧眼的番子在此兜售异国特产,就算曹长卿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此时也不免看的眼花缭乱。
一连赶了几天路,沿途风餐露宿,曹长卿也不免觉着有些乏了,寻了家看上去比较干净的客栈,打算好好休息一晚,再继续启程。住在这里的大多数是商旅和外地来的游人,客栈趋于爆满状态,好在曹长卿就一人,也无太多要求,客栈便挤出了一间丁字号房给他住店,马匹的草料需要另外收费。
房间设施虽说简陋,但还算卫生,被枕都是换过的,曹长卿比较满意,梳洗之后便下楼用餐,此时客栈大堂内早已是人满为患,等了片刻才寻到一处偏僻的桌子就座,点了四五个小菜与一壶当地的特色酒‘片叶青’。
等小二上菜的时候,曹长卿扫视四周,笑问道。
“你们客栈生意,都如今天这般好吗?”
这种地方的小二,一般都很有眼力劲,而且口才不错,有问必答,小二眼前此人年纪轻轻,气质俱佳,而且衣着迥异,笑答道。
“客官是从京城来的吧。”
曹长卿一愣,奇怪道。
“你怎么知道?”
“南北气温不同,客官身穿绒领衣裳,且是出自京城首屈一指的‘金玉霓裳’,想来,必然是京城来的贵人了。”
曹长卿看了一眼自己的衣服,再比较了一下旁人,顿时恍然大悟,赞道。
“眼力劲不错,该赏。”
说完,曹长卿从袖内拿出一锭银子按在桌子上,小二笑盈盈的拿起放入胸口,继续道。
“客官还不知晓,每逢三年,曲洲便会举办一次‘高天览比考’。广纳天下有才之人,不论文武,只要取得个好成绩,日后便可在三皇子手下某得一官半职。多少寒门子弟报国无门,走那科举的门子,还要不远千里进京。这‘高天览比考’已经举办了三届,一次比一次盛大,据说今年有上万人参加呢。”
朝廷公开参加仕途只有科举一条路子,最后的殿试还要不远千里进京,这对于南方学子来说是不公平的。三皇子在南方办高天览比考,等于南北两考,天下寒士俱欢颜。
只要掌握了人才,就掌握了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