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用青铜铸成的古代战车……数目总共还是九辆……”九叔深邃的双眼微微眯起,轻皱眉头,默数了下青铜战车的数量,沉声说道:“这种青铜质地打造的战车的确很少见,而且锻造手法异常精湛,看来西周不愧中国古代造车技术的巅峰时期。”
我和彪哥双目圆睁,同样惊羡于眼前战车的铸造技术,不管是从哪方面来说,这九辆战车都堪称完美,特别是青铜表面镂刻的双鱼花纹,就令我们几人耳目一新,不过以我的眼光来看,战车仅仅是墓主的陪葬品,想要用于战场上冲锋陷阵却有些不切实际。因为战车的体积过于庞大,而且是由青铜打造,这样一来它本身过于沉重,平常马匹很难拉动。
“三门峡虢国墓地发掘时,我曾经利用关系进去亲眼目睹过发掘过程。”彪哥似乎想到了什么,沉声说道:“在庞大的三门峡虢国墓地里,究竟有多少车马坑,坑内有多少车,有多少马,没有人能给出确定答案。可尽管如此,仍然可以肯定,三门峡虢国墓地的车马坑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车马坑群。即使它是最大的车马坑群,都没有在里面发现青铜战车,我估计我们眼前见到的青铜战车,应该是历史上唯一的青铜战车。”
彪哥话毕,伫立在旁边的九叔重重点头,显然很同意彪哥的说法。三门峡虢国墓地发掘时,他也从朋友口中听说过内部消息,据传闻那位墓主人应该是虢国的某位国君,墓室里面的随葬品不仅有大型礼乐器,还有各种兵器和车马杂器。
更为了不得的是,在主墓室里面还发现了一件神器,那是一柄****铜芯铁剑,那把剑的剑柄是用玉石雕琢而成,玉柄之内的铜芯和柳叶状的剑身相连处,还镶嵌有两组条状的绿松石片。下葬时剑身更是用丝织品包裹,被装在用皮革精心制作的剑鞘内。
这把剑出土时剑身通体严重锈蚀,剑身中部因受压而断裂,在万千兵器中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经过考古学家的反复测试,证明这把剑的材料竟然是铁制的,这样的结果令所有参与发掘的人都吃惊不已。
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古人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战国时代,学会了人工炼铁技术,但是这把铁剑的出现,将人工冶铁史提前了一个多世纪,它是中国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人工冶铁实物,被誉为“中华第一剑”。
我对那把剑的历史背景知之甚少,但我明白眼前的战车的铸造技术绝对在那把中华第一剑之上,如果能将战车运出去的话,肯定会是惊天的宝贝。可由于战车过于沉重,不动用大型起吊设备,根本无法挪移出去。
“唉……”彪哥盯着眼前的青铜战车,轻叹道:“千岁爷,这玩意真没办法弄出去?”
九叔吐了一口唾沫,狠狠瞪了彪哥一眼,没好气的说道:“你他娘将战车运出去是想蹲大狱?这种逆天的神器老子可不想染指,要不然迟早会招来灾祸,老子还想享几年清福。”
彪哥被九叔骂的垂下脑袋,憨笑道:“我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千岁爷您别生气。”
九叔平复下激荡的心情,重新将目光投向战车,其实他心里比彪哥还要肉痛百倍,这玩意要是真能弄出去,先不说价钱的问题,光是摆在家里看着都养眼,可问题是个人的力量终归不能和庞大的国家机器做对抗。
“战车后面好像不对劲。”陈麻子疑惑道。
我们三人从遐想中回过神,朝着陈麻子手电所照的地方看去。
只见在墙壁之上隐隐刻着几条方形的缝隙,若是不仔细去看的话,很难发现这些缝隙的存在。九叔上前用手铲敲了敲那几道缝隙的中间部位,只听上面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咚声。紧接着九叔用尽全力,使劲推了推缝隙中间的空白处,没想到却传来一道嘎吱声。
九叔停下手中的动作,喘了口气,沉声说道:“好像是扇青铜铸成的门……”
然而不等九叔说完,他在转身的瞬间,手铲不小心刮到了青铜门旁边的墙壁,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手铲与墙壁接触的霎那,同样也发出了叮咚声。
“怎么可能?”九叔不敢置信的说道。
彪哥大惊失色,因为他和九叔同时想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刚刚进入甬道时,王酸玉璧后面雕刻着一副冶炼图,当时大家都在瞎猜工匠到底在冶炼什么。
彪哥说在冶炼兵器。
九叔说在冶炼棺材。
我说可能只是单纯的壁画。
只不过当时的我们都没有说对,若是按眼前看到的情景去推测,在加上脚下青铜铸成的地面,当时工匠冶炼的东西极有可能是整座陵墓。
这样的推测将我们几人吓了一跳,如果整座陵墓都是用青铜铸成,那要耗费多少宝贵资源?在古代青铜可是贵金属,要弄到如此多的青铜矿石,必然是要举国之力才行。
“怪不得炸药都没有摧毁陵墓丝毫。”我蹙眉长叹道:“原来他娘的是用青铜铸成的。”
彪哥和九叔渐渐回过神来,只不过他们双眼中仍然有着一丝炽热,这是他们盗的最奢侈的墓,先不提墓室里面的陪葬品,单单是将这些青铜弄出去卖废铁,估计都能发大财。
“千岁爷,青铜墙壁上好像刻着字。”陈麻子有点不确定的说道。
“有字?”九叔疑惑道:“在哪里?”
陈麻子用手指向那面刻字的墙壁。
九叔伸出手,轻轻触摸墙壁,发现上面的确刻着许多如同小蝌蚪般的文字。
“墓志铭?”彪哥询问道。
九叔仔细看了会后,轻轻点头:“的确是墓志铭。”
我听罢面露欣喜之色,既然是墓志铭的话,那墓主人的身份很快便会揭晓。
九叔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起墙壁上的文字,良久后,他长舒一口气,郑重说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应该是西周晚期那位周携王的陵墓。”
“周携王?”我好奇道:“他又是西周历史上哪位君王?”
九叔不假思索的回应道:“听过烽火戏诸侯这个典故吗?”
我点点头,狐疑道:“肯定听说过啊!那是周幽王为博红颜一笑干的混事。”
九叔沉声解释道:“周携王其实就是周幽王的弟弟。”
我作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但旁边的彪哥却是目露疑惑,不解道:“周幽王的陵寝在陕西临潼,按理来说他的陵寝也应该在陕西,怎么可能跑到吉林长白山?”
彪哥话毕,我们几人同时陷入沉思,暗自猜测起周携王的用意,而且令我想不通的是,以西周时期诸子百家各自为王的情况来看,周携王即便是被人逼死,也不可能弄出如此大的阵势吧?况且那时的西周已到晚期,国力不再鼎盛,经不起长期消耗。
“九叔,周携王到底是怎么死的?”我突然想到这个问题,好奇的询问道。
九叔沉思片刻,轻声说道:“据史料记载,他是被晋文侯逼迫的横剑自刎而死。”
我托着下巴,追问道:“既然周携王是被逼死,那晋文侯理应会斩草除根,杀掉与周携王有牵连的人或事,以免日后春风吹又生,换句很简单的话来说,即使周携王在位时期就开始大兴土木,给自己修建陵墓,那在他死后晋文侯不可能让他安然睡到里面,陵墓最起码都会遭到大肆破坏,不会是如今我们看到的模样。”
我思考的问题同样是九叔在思考的问题,他沉默片刻后,石破天惊的说道:“除非历史上那位周携王是在诈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