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恰到好处的孤独:每天读点叔本华全文阅读 > 第7章 欲望与需求是人类的本质

第7章 欲望与需求是人类的本质


  人类彻头彻尾是欲望和需求的化身。

  ——叔本华

  关于欲望与需求,叔本华认为,人们为了加强欲望获得快感,就会不断增加自己的需求,如讲究奢侈、排场……或是与之相关的任何事物。在叔本华的理论里,人就是需求的凝固物,满足这些需求不易,满足这些需求会使人处于没有苦痛的状态,但会掉进另一个魔掌,即无聊。用叔本华的话讲:生存就其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因为无聊恰恰就是感觉到了这一生存状态的空洞、乏味。换句话讲,人类的本质与存在在于渴求生活,如果生活本身具有肯定的价值与真实的内容,是不会产生无聊之感的。可是,回身看我们的生活,我们并没有感到快乐。当一个人正在实现某种遥远的目标时,会从中得到满足,但这种满足会随着目标的实现而消失。

  有一位达官显贵虽然过着人人羡慕的生活,但他总是不开心,而且,他的欲念从未断过。一天,他问禅师:“大师,我的欲望该如何压制?”大师微微一笑,走进房间拿了一把剪刀对他说:“去将门前的那株灌木修剪成你想要的模样。”他按照大师说的去做了,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他累得满头大汗,大师走过来说:“感觉如何?”他说:“身体舒服了很多,可萦绕在心头的欲念还是没有放下。”大师说:“回去吧,明天继续。”

  第二天,他继续修剪,第三天,第四天……一个月过去了,灌木有了一定的形状。他告诉大师:“现在我已经可以心平气和地修剪枝叶了,但我一离开这里,我的欲念还是会时不时冒出来。”大师笑着说:“我建议你修剪枝叶,是想让你看到,剪去的枝叶会重新长出来。这就如你所说的欲望,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能做的就是将其修剪好。当你放任自己的欲念,它就会如疯长的灌木一般,毫无形象,丑露无比。相反,当你时时修剪,它就会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每个人都有欲望,而且会不断地出现,当你实现了一个欲望,就会有另一个欲望紧随而来,欲壑难填,唯有不时修剪,才能不被其束缚。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且多种多样,其实,人的欲望从小就有,为了使成绩超越某同学而挑灯夜读,在孩童时期,其实人的欲望很有限,因为,本性多被认知所占据,会用新奇且纯粹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意志不会被轻易撩动。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们所追寻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于是便有了占有、抢夺……于是,年龄越大,所面对的痛苦也就越多。因为,无论你的欲望是否能实现,你都会感到痛苦,如叔本华所说的:“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欲望,可以说,欲望就是人的本能。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强行压制欲望而是真正理解欲望。

  ★需要有罪吗

  因为有了需要,人就会产生欲望,所以,需要有罪。那么,如何戒?是不是戒掉需要就没有罪了呢?那些“孤家寡人”其实大多都是领悟了人生的哲人,他们宁愿选择独自一人待着,也不愿加入无聊的社交中。就如叔本华,选择最为平和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目标。可是,有多少人能达到叔本华的境界呢?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要做的不是消除欲望,而是选择接受欲望,不要用恶劣的方式去满足你的欲望,那会使你产生负罪感,进而越发痛苦。

  ★不要迷失自我

  人类最初追求财富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于是不眠不休地劳作,不断盘算着如何增加自己的财富,对于财富之外的事却充耳不闻。可以说,他们的精神世界是空白的。或者说,精神世界对他们来讲是遥不可及的,于是,他们便开始寻求另一种刺激,寻求精神上短暂的乐趣。在他们看来毫无意义的娱乐行为是可以取代精神享受的,这种想法其实愚不可及。时下很多年轻人因为追求享乐而忽略生命的本质,因为经不住诱惑,选择了一条看似风光,实则没有意义的人生。

  生活给了我们很多选择,有些人一味地追寻奢华和快乐,被贪婪和欲望所撩动而渐渐迷失了自我,自身价值与追求也忘得一干二净。于是,便出现了一种悲剧:表面风光,背后沧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越来越富有,可是,内心却越来越虚无的原因。所以,当你什么都有了却还感觉不到快乐,那就是因为你缺乏思想的熏陶。

  ★学会理解欲望

  欲望与需求是人类的本质,它与生俱来,是一个人最内在、最基本的要素,克里希那穆提说:“对欲望不理解,人就永远不能从桎梏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如果你摧毁了你的欲望,可能你也摧毁了你的生活。如果你扭曲它,压制它,你摧毁的可能是非凡之美。”欲望并非不想、不要就会消失,换句话说,这是“不”的欲望,清心寡欲、无欲无求也并非没有欲望,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欲望。

  不要把欲望理解成可耻的事,只要是正当的需求,那就尽力去做,就如叔本华一样,即便知道追求哲学会越来越孤寂,却还是坚持下去,因为他懂得与自己对话,把欲望看成是最本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