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咬牙,那一刻,步云山已经下定了决心。“几千两黄金,倒也不必。如果你的家族在俗世真的有实力,我只希望你修书时,为我父母在我老家修一大院子,再留下一些适量的银子,够他们今后生存,那便已足够。”r
想到父亲在家迫于生计四处奔波,况且母亲全身带病,步云山决定冒一次险。他深知道,身处俗世,兵慌马乱,自己的父母拥有太多的财物,反而不是美事,只要他们下辈子衣食无忧,他也就心满意足了。r
一想到自己身处神秘门派,虽说目前也有了一小点地位,混得还不算太差,只是不知何年马月才能回家探望父母,步云山忍不住叹息了一声。r
看看四下无人,步云山掏出《炼体八重》篇的小册子,塞进了宋大的衣袖间。r
宋大大喜过望,没口子的道谢着。那一刻,他心情非常激动,几乎想把乾坤袋都送给步云山了。r
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步云山竟然没要自己乾坤袋里别的物件。最后,还是左磨右缠,非要把那颗说不上颜色的珠子送给步云山。r
盛情之下,步云山还是收了那颗珠子。r
幸好那颗珠子看上去,也不算陋,体积也不大,带在身上,也不至于不方便。一笑之下,步云山把那颗珠子扔进了衣袖,又叮嘱了《炼体八重》篇的归还承诺,便走开了。r
时间就那样流逝着,转眼间,又过了一个月。r
一个月时间里,除了管理药园,步云山的生命里,又多出了一件具有非常意义的事可以做了,那便是修习那册《炼体十重》篇。随年龄的增长,步云山的心思及视野也逐渐开阔起来,他发现自己的记忆,也越来越好,仅仅一个月时间,他已经把那册《炼体八重》篇背得透熟,闭上眼睛,他能一个字不露的每册子里的每一个字驾轻就熟的都默背出来。r
那《炼体十重》篇,记述着炼体境的十重境界。r
第一境,养气境;r
第二境,聚气境;r
第三境,散气境;r
第四境,兵气境;r
第五境,暴气境;r
第六境,幻气境;r
第七境,蜕气境;r
第八境,造气境。r
按《炼气八重》篇中的诠释是,第一重养气境,是收天地灵气,在识海里养气;r
聚气,便是能将“养”来的“气”,收发自如地聚在一起。r
散气,便中将聚在一起的气,又灵活的散发到身体的四肢百骸里,让它们自由的回转。r
兵气,可就是《炼气八重》中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了,因为,修炼到这个境界,便能聚气成兵器,就像是打战时,一个赤手空拳的新兵,突然得到了一件锋利的长矛,那战斗力,可不是赤手空拳能比拟的。r
而放在俗世之中,一个武者,就算是绝世天才,也绝计不可能把自己的气息修成聚气成兵的境界。r
就算是有,那也是千年万年难出一个,而且,那人的地位,肯定是俗世中的武神了。r
暴气,便是将凝聚成兵器模样的气息,凝聚之后,向着目标爆炸。r
散气,更是神奇,便是能将自身修成的气息,向四面八向像撒渔网那样散开去,突破从单一的攻击,变为多面攻击。r
至于蜕气,这是一个质的飞跃,预示着修真者的“气”,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即将蜕变出《炼气八重》的境界,从而跨进另一个全新的境界。r
造气,有了以上七重境界,修真者的身体里已经有了天地间的造化之气。造化!能演变出千变万化的气息,当然,没能达到那种境界的修真者,是很领悟“造化”二字的神奇。r
一个月以前,步云山对于修道一途,可以说几乎是一无所知。现在,他终于拥有了《炼体八重》篇,而且还是长风真人亲自赐给他的,一切的一切意味着,他的修行,将从零开始。r
养气境,一个所有的修行者,必需跨过的第一道门槛。r
《炼气八重》篇,每一个篇章,都有一篇修习口诀,教导修行者怎样呼吸吐纳,甚至在平日间走路、做事、睡觉时,都有一个引导,独立成法的修习。所有的方法并不繁琐,只是道理却很高深,让人读后,方知什么叫山重水复,曲径通幽。r
照着《炼体八重》篇上所记述的方法,步云山整整修习了一个月,才感觉到自己气海里存有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气息。那是一股暧流,在步云呼吸吐纳时,逐渐在他的气海里轻微的回旋着。r
自从有那种感觉后,步云山对修习,就更加刻苦了,一个月来他逐渐养成了一种习惯,走路,做事,甚至夜里做梦,他都在按着第一重的修习篇章进行着,有时候他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盲人,正摸着石头,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过河。r
毕竟,他维一的参照物,只是一本书。r
有时候,他觉得书本是的文字,太抽象,概念太模糊。r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回旋在自己气海里的那股气流逐渐浓厚起来,步云山也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起了本质性的变化。譬如,每时每刻,他都能拥有充沛的体力及精神力,还能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嗅觉、听觉、反应、记忆力等等,都变得越来越敏锐了。r
走起路来时,脚下没有了从前的那种滞重带,仿佛踩着一溜风而行。r
这一系列的变化,让步云山喜不自胜。r
也就在步云山暗自修习《炼体十重》篇的同时,长风真人再一次的进了秘室闭关修行,这一次修行,待到出关,也不知又是几个月后的事了。r
至于那十枚养气丸,除了有一枚送给了刘总管外,其余的全部被他在修习有法时服用了。送一枚养气丸给刘主管,那也是物有所值。一来刘总管一直对他很好,而他一直无以为报。二来那天刘主管又一次为他送来家书,父亲在家书中提及,已经得到了步云山朋友救助,从前的破旧瓦屋,如今改盖成了高墙大院等等。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