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品读历史—宋全文阅读 > 第4卷 第八十二章 世事暗浊

第4卷 第八十二章 世事暗浊


  真宗后期,由于醉心“神鬼之说”,整日待在仙宫(照应宫)里祷告,朝政日渐荒废。虽说宋朝看似依旧繁华,可它的中枢系统却出现了巨大的裂隙。作为核心的朝中大臣们开始分派而站,党争时代开始上演。

  王钦若、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规,时人谓之五鬼。他们因贪欲和野心结成了同盟,也因利益不均而走向了分道扬镳的境地。

  王钦若、丁谓、林特、刘承规四人的矛盾从“封禅大典”后就开始了。原本都是为迎合皇帝而走到一起的,属于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关系也保持的很好,但结盟后丁谓才发现,他的这些同伙档次实在是太低了。

  尤其是王钦若为相后(原宰相王旦退休),开始大肆贪污受贿,还不断在朝廷中安插亲信党羽,混乱朝纲。要是只有这些也就忍了,最可气的是王钦若的小人得志。自打成为宰相后,眼光是一天高过一天。以往几人见面的时候,还相互打声招呼问候几声,可如今王宰相眼界极高,天老大地老二,根本不把丁谓、林特几人放在眼中。甚至在见面的时候都没看着几人,好几次弄得丁谓等人尴尬不已。

  陈彭年也就罢了,毕竟年岁已高,基本上在家休养。刘承规本身就是个宦官(太监),更入不了王钦若的法眼。丁谓、林特在王钦若眼中不过是个马前卒罢了。于是乎王钦若开始飘飘然,认为自己才是天字第一号重臣,飞扬跋扈到了极点!

  但毕竟该来的还是要来的。

  【王钦若的没落】

  王钦若靠着挑拨离间(城下之盟事件)、迎合帝意(迎天书)、抢功为己(册府元龟事件)、投机取巧(献符瑞、封泰山),一路青云直上,逐步成为了当朝宰相。上得皇帝信赖,下有爪牙横行,地位无人撼动。在他看来,自己权贵显赫,倾动天下。

  可他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先不说千百年后留下的身后骂名,就连当时朝中的大臣都在背后唾骂王钦若。作为曾经的盟友,丁谓也逐渐走到了王钦若的对立面。

  说来有些滑稽,丁谓虽说也是溜须拍马之流,可还是办些实事的。自升任户部尚书以来,丁谓操持着朝中政事,每日忙于处理各种事务,累的要死。可“好搭档”王钦若,每天只知喝茶闲聊。一个干活,一个不务正业,这让两人在长久的工作中心生嫌隙。

  这都是什么人,我怎么会和这些人搞在了一起。

  而此时的王钦若对自己的处境却并不了解,也没有自知自明。每日依然以宰相自居,目高于顶,始终把丁谓当成跑腿的小弟来消遣。丁谓的怨气也越来越大——不干实事,还摆啥臭架子!

  两人间的矛盾不断加大,终于还是爆发了。

  丁谓自知自己的实力,想要和王宰相对抗,必须要寻找一个有实力的靠山。

  时间没有让丁谓久等,不久后,靠山终于出现了,那就是刘皇后。刘娥(皇后)得势后,丁谓看到了新契机的出现,这让不甘居于人后的丁谓有了新的奋斗目标——迎合刘后。

  于是丁大人改换门庭,三天两头去刘皇后那里问候请安,时不时献上从各地搜刮来的珍宝来讨开心。要说丁谓真是肯下功夫,充分发挥马屁拍到底,鬼话说破天的无耻精神,鞍前马后、投其所好,逐渐争取到了刘后的信任。

  有了靠山,自然有了对抗的实力。可丁谓并不满足于对抗,他想要的是将王钦若踢下局,自己取而代之。

  獠牙终于露出,丁谓为了解决掉王钦若,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不久后的一天,丁谓进宫去见赵恒老板,君臣两人聊天,气氛融洽。突然丁谓话锋一转,状似无意的说出了在地方中表现出色的寇准,且谈的津津有味。可他的谈话对象宋真宗赵恒却脸色平常,笑而不语。

  看着老板的脸色一如往常,丁谓接着说道:“寇准乃千古直臣,自古忠臣易做,直臣难为,在地方上历练多年,该调回京城复命了。(谓言准恤王艰、敬王命、勤王事、谏王非,此乃直臣也!..可调京任用)”

  丁谓说完话,“恰巧”刘后出现在旁帮腔,终于赵恒松口,下诏令寇准回京!(注:前宰相王旦在退休前也多次力谏寇准回京。)

  丁谓心满意足的走出皇宫,他知道自己下的圈套开始奏效了。因为在他眼中,寇准是把枪,而王钦若将是他瞄准的猎物。

  【好戏上演】

  寇准性格刚直,虽下派地方多年,可性格仍没有丝毫的改变,依旧嫉恶如仇。一纸诏令将寇准调回京城,对寇准来说,调回京城是喜忧参半的事情。喜的是自己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舞台,忧的是宋真宗赵恒并不是一位直君(有直臣需先有直君),况且朝中鬼气弥漫,深根蟠结,早已令朝野侧目。直臣不一定有好的下场。

  但寇准并没有畏惧,依旧决定进京续职。他认为这是做臣子的本分,危险亦不可惧!

  事情果然不出丁谓所料,寇准回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枪头对准了百官之首的王钦若。

  王钦若本身就不是什么好鸟,结党谋私,贪欲无厌,弄的是满朝尽知。但凭借着圣眷优渥,一直平安无事。朝中的大臣虽骂声不断,可依旧谁也拿他束手无策。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难道朝中就没有人直言弹劾么?答案当然是有,比如马知节就和王钦若闹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马知节,字子元,武将出身。在此之前,南征北战,屡立战功,靠着一身军功荣升到了枢密副使的职务,可谓是战功卓著。

  马知节身为军人,自然不缺一腔热血,加上性格耿直,一向是厌恶那些两面三刀,阳奉阴违的主。偏巧王钦若就是这样的主儿。

  两人间的交恶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无从考证,但两人间矛盾的升级却是有史可查,例如王怀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