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武侠 > 飘零纪事全文阅读 > 第21章 :杏园宴上

第21章 :杏园宴上


叶梦书近来一心在梨园别院里读书做事,安静恬淡,对于春闱拜会考官行卷,寻找名流推荐等等事情,实有股说不出的厌烦。而自从结识了杜甫、李泌,知道天下奇才着实不少,自己才学比起其他举人未必就能超出,加上出身又是布衣平民,每每想到要寻求名流贵族引荐推重,隐隐还有些害羞恐惧之感。如是者便一直没有动作,偶然思索,也是无法可想,以为最多不过是和几个同乡举人一起去拜会某某名流,或是舍了颜面去找李泌帮忙介绍。

此时听到郭子仪提起有贵人在京,想着和这位郭大哥一同前去,倒也少了几分尴尬,比起自己一个人闷头去碰要强得多,自是欣然答应,但究竟不知道那贵人是谁,心中难免惴惴。

郭子仪年长识广,观人有术,见叶梦书虽然答应,却神色迟疑,自然明白他的心思。呵呵一笑,道:“这人回京本算得上隐秘,若非老哥我有缘,也是不能得知的。”

他一指梨园别院的深处,说道:“老弟可还记得咱们上午去过那边么?”

叶梦书点头道:“当然记得,那边有一大队飞龙禁军,还有几百陇右铁骑兵。”

郭子仪鼓掌道:“着啊!长安军队,无论南衙北衙,都以为在梨园休整的只有飞龙禁军一家。这一支铁骑兵在此,除我负责发放朝廷赏赐才能得知外,别家都是不知。陇右铁骑乃是咱们大唐边疆的精锐,等闲如何入京?平时边疆将领回京述职,至多不过带上三五十个随从,这一次随身带了这么多精锐骑兵入京,那是绝非常人可为的。”

叶梦书立时醒悟道:“王忠嗣!”

郭子仪道:“正是忠帅不错。除他之外,天下还有哪个武将能带这许多精兵入京?”说道这里,想到王忠嗣带领陇右铁骑扫荡西北胡兵的景象,不禁心驰神往,顿了半晌,才道:“只是京畿重地,这八百精锐铁骑虽然入城,却只能安排在梨园里休整,不敢惊动城郭。”

两人又喝了几杯,郭子仪便拉着叶梦书要去拜会王忠嗣。叶梦书摇头道:“我听说忠帅虽然久在边关为帅,实乃是个儒雅知文的名将。咱两个饮了半日酒,这一身酒气着实邋遢,冒昧前去怕是不好,不如先行整理整理,明日再去。”

郭子仪一摆手,说道:“大丈夫行事,贵在雷厉风行,既然起兴要去,便今夜前去。既然老弟的话十分在理,咱们且回去整理一番,过一个时辰再走。”

两人约好时间地点,叶梦书便告辞回了自己住所。换好衣服,见桌上还堆着几卷账目,便随手拿起,整理了一会。只是他半日来与郭子仪讲论古今英雄事业,满腹豪情,这一次无论如何不能安下心来,想道:“我年纪不大,这位郭老哥是我所见的第一个武将。虽然没见过其他将领,但听他谈论兵法,比起往昔书上写到的古之名将来也未必逊色,该是个了不起的将才。但看他如此英雄,却年近五十还在京城一隅沉寂无名,所谓报国无门、明珠暗藏者,莫过于此。何况他还是官宦子弟出身,我若也像他一样羁留京城,只怕更加难得进用,到时候还像现在这样做些刀笔工作,一做就是十几二十年,那真是生不如死。”

既做如是想,则对着这些枯燥账册,更加觉得烦闷,又想道:“汉时班超投笔从戎,谓大丈夫不能久事笔砚中,果然这等文书工作无聊又无趣,不仅比不得诗赋文章叙志抒怀,甚至远不如董庭兰先生那样的武林中人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唉,其实我本来喜欢山川美景,也想效仿陶渊明隐居南山,但是年纪轻轻,一颗建功立业的心又总是不能放下。何况人家陶渊明本来就是名士,已经有了功业声名,再事了拂衣去,才能真个悠闲自在。”他胡思乱想,再无法认真算账,便把账册向边上一推,走到窗边,看院里几枝梅花,在冬日的夕阳下铺上一层酡红,本来高洁之花,此刻倒显出几分旖旎,便开口缓缓吟得一首绝句:“年年****君后起,岁岁繁华君未逢。我怜梅花真寂寞,梅花笑我不从容。”又拿起竹笛,走到院里,坐在梅花旁,轻轻吹起。

吹了几曲,便见天色暗淡,夕阳落山,已近约定的时刻,便去寻郭子仪同行。

郭子仪建功沙场之心由来已久,是以对王忠嗣的思慕之情极深,这时将去拜见平日偶像,自然兴奋不已,早早就在门前等待。见了叶梦书,扬头朗笑,拉起他就出了梨园,园外早已备好两匹骏马。

叶梦书本就是北地边疆之人,骡马弓刀,打小便见惯了,身体也比寻常书生强健,何况还有那半壶药酒增添的功力,上马时极为轻快。郭子仪见了很是惊讶,赞叹道:“叶贤弟身手轻快,比起长安军兵也不遑多让,真不似寻常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两人一路骑马夜行,虽然不能纵马驰骋,却也较步行为快。新年前后宵禁不严,偶尔遇见盘查的士兵,有郭子仪前面带路自然是一路畅通,直到了皇城兴庆宫边上的常乐坊里,一处宅院门前。

郭子仪转头对叶梦书道:“忠帅行事低调,这处居所甚是隐秘,我多方打听才能得知。”说罢一跃下马,上前敲门。

敲了几声,有人慢慢把门开了一条小缝,探出头来,却是个年纪不小的老人,身着土黄布衣,一副钢髭,头发蓬乱,看来甚是邋遢。老者见了二人,板着脸问道:“你们是谁,有什么事?”

郭子仪施礼道:“左卫长史郭子仪,和范阳举人叶梦书,特来拜见忠帅。”他知道王忠嗣一行定然不愿惊扰邻里,是以把声音压得甚低,只有那老人和叶梦书听到。那老人听后着实吃了一惊,眼中精光闪现,随即归于沉寂,把门开大了一点,一挥手,示意郭、叶二人入内。

二人把马系在门口,步入院里。只见这座庭院也不甚大,院里并未点灯,略显昏暗,全靠着远处大厅的一盏明亮灯火照明。

那老人把大门严实关好,转过头来肃然道:“你们二人如何得知忠帅在此?”

叶梦书不明就里,见那老人语气严肃,心想王忠嗣乃是天下第一名将,就算行事如何低调,也不至于这般隐秘。看这老人态度,被人知道住所,居然还要深深害怕起来。

郭子仪抱拳道:“郭某身为左卫长史,负责发放宫中御赐之物,知道陇右八百铁骑安扎在梨园之内,由此推断,必是忠帅入京了。末将虽然在京中供职,却久慕忠帅盛名,是以特地来此拜会,还情老哥通禀一声。”

谁知那老人听了,忽然怒道:“发放御赐之物……莫非你是礼部的人?李林甫的狗腿子,来此作甚!”一抬手就抓向郭子仪臂膀。

这老人的武功本就凌厉高明,此刻含怒出手,又是猝然暴起,更是快如雷霆,大出郭、叶二人预料。郭子仪未及反应,一条手臂已被他抓住。

叶梦书“啊”地一声惊呼,欲待出言理论,郭子仪却是酒气未消,见这老人无礼,已然微微发怒,又察觉老人手上用力,似要伤他臂膀,他虽不会江湖上的武功,但毕竟久在军中磨练,更是武举人出身,自然也有独到的武艺,当下顺着老人的发力方向用力一挣,那老人便脱了手。

老人吃了一惊,想不到郭子仪初看时和颜悦色,却意外地神力惊人。见被他挣开手,也不慌乱,再次伸手进击,又抓住郭子仪的另一条臂膀。

这老人极擅按伏擒抓之技,郭子仪虽然再次运劲挣开,一眨眼却又被他缠上。一时间被老人逼得连连退步,任是他如何神力,也脱离不了老人一双空手的缠绕抓扯,被逼得不断后退。

二人一进一退,郭子仪每退一步就全身一抖,用以挣脱老人擒抓。叶梦书在一边看到,不由得暗暗叫苦,纵是他不谙武功,也知道郭子仪动作夸张,举动失常,大有问题。反观那老者,虽然有些忌惮郭子仪力大,却每前进一步都沉稳流畅,毫无滞碍,遇到郭子仪挣扎,双手一滑便从他身边让过,绝不以力相敌,显是极富余裕。

数息之间郭子仪便倒退过整个中庭,来到靠近大厅的位置,一只脚已退上了台阶,行动也越来越凝滞。老人心中暗喜,正要一击得手,发力卸拖郭子仪一条手臂,却冷不防郭子仪使一个武将在战马上鞍里藏身、江湖上则称为铁板桥的功夫,向后一弯腰,正露出大厅里的灯光来。他身材本就高大,方才一路和老人在院里动手,更是有意用身体遮挡灯光,此时忽然在门口弯下腰去,正露出屋里的明亮灯火。老人本已适应了院子的昏暗,忽然被灯光晃眼,立觉不适,连忙捂眼向后退去。原来郭子仪不懂江湖功夫,又没有战马兵器辅助,甫一交手,便知不是老人对手。但他因地制宜,终于以这奇策致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