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只要有地照,自己盖的房可以补办啊。”有人在后面问。r
“谁说的?”老张撇了撇嘴,冷嘲热讽地回答:“你们的房子不是公房,自己盖的时候又没办审批手续。凭什么给你盖章?”r
“同志,你这么说可不对。”一位年纪大的老人走上前来,辩解说:“当初,单位号召我们自力更生解决住房困难。我们响应号召,自己盖了房子,怎么倒错了?”r
老张问:“自力更生?经过房产部门批准了吗?”r
“这事儿,我们哪儿知道哇!”老人迷茫了。r
“没有批件,就属于违法建筑物。懂不懂?”r
排在第一号的那个人无奈地问他:“你说,像我们这种情况,怎么办呢?”r
“是啊,政府总不能把我们扫地出门,丢开不管吧?”有人又接着问。r
“谁说不管了?”老张抬头告诉那个人,“每平方米……补给你们350元损失费。”r
老年人一听,急了。他大喊一声:“补这点儿钱够干什么的?能买得起房子吗?”r
“那我们就不管了。”老张悻悻地一笑。r
“那……你让我们去哪儿住呀?”后面的人跟着喊起来。r
“我们同是棚户区居民,凭什么不让我们回迁住楼房?”人们的声音越来越大。r
“回迁上楼?”老张听到这儿,撇了撇嘴,“哼,你们这种违法建筑物,给几个补助算是照顾了。这还是我们芏主任为你们争取的呢!要是按照‘棚改’调度会上的说法,你们这些破房子都应该强行推倒……”r
“谁这么说的?我们找他讲理去……”后面的人听到这儿,纷纷涌到前面来。r
有个年轻人跳着喊道:“方天民不是‘棚改’总指挥吗?我们找他去!”r
“方天民最坏了!”这时,黑牛出现在人群里。他大声挑唆地说:“人家主张全面积回迁,免费上楼。就是他不同意。”r
“我们找他算帐去!”听了黑牛的话,人们更加愤怒了。r
“对,找他去!”r
队形一下子乱了。r
此时,方天民的轿车刚刚开到“招标办公室”楼前。r
他与随行人员下了车,谈笑风生地走进了大楼。r
“方总,拆迁刚刚开始,你就着急招标的事儿了?”随行的人员问他。r
“亏你还是总调度呢。”方天民笑了笑,“市长要求,这次‘棚改’的所有环节都要阳光操作。就连拆房子,也得招标。”r
“唉,招标招标,明招暗搞。”总调度嘲讽了一句,“这里面的名堂多着呢。”r
“这次不会有问题。”方天民告诉他,“这儿的领导班子刚刚调换过。”r
“招标办主任换人了?”r
“是啊。这位新来的主任,又正派,又精明。他在这儿,绝不会出乱子。”r
招标办公室主任室里。r
主任和部下热情地给方天民拿来了矿泉水。r
“说说情况吧。”方天民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水,问:“投标的多不多?”r
“多啊。”主任拿出了笔记本,兴奋地汇报说:“连省城的大建筑企业都想投标呢……”r
刚刚说到这儿,总调度的手机响了。r
“什么?大规模上访?点名要找方总?”总调度一听,顿时慌了神。r
“怎么回事儿?”看到总调度的样子,方天民问道。r
总调度指着手机说:“方总,卧地沟签协议出了乱子。群众正组织大规模上访呢。”r
“上访?什么原因?”r
“是核实拆迁手续时引起了纠纷。嗯,他们点名要找你。”r
招标办主任听到这儿,马上给总调度出了个主意:“你就说方总不在……嗯,就说去省城了。”r
“不!”方天民立刻站立起来,“我去看看。”r
“方总,情况未弄清楚,你还是回避一下吧。”主任劝他。r
“是啊,卧地沟上访老户多。他们闹起事儿来,可厉害了……”其他人也劝说着。r
“嗨!群众有什么可怕的。” 面对大家的劝说,方天民显得异常镇静,“我们现在干的事儿,不就是为了群众嘛!”r
卧地沟,签订协议现场,上访的群众已经组织起来了。r
他们打了一条“我们要住房,我们要公理”的横幅,正要出发。r
红英与社区的工作人员们苦苦地劝说、阻拦着……r
“喂,大家冷静。有事儿慢慢商量好不好……”红英拿了个电动喇叭,大声喊着。r
“红姐,这事儿太不公平了。我们必须讨个说法!”年轻人愤怒地嚷着。r
开发办的老张也假装着劝阻说:“大家冷静,不要闹事、不要闹事……”r
正说着,一辆大吉普车开了过来。r
方天民从车子里下来,站在了群众面前。r
他冲大家招了招手,喊道:“乡亲们,你们找我吗?我就是方天民。”r
群众一听说他是方天民,一下子沸腾起来。r
几个青年人抢上前来,逼住他一声声地质问起来──r
“方天民,你凭什么把我们扫地出门?”r
“我们自力更生建房,怎么成了违法建筑?”r
“方天民,你好狠心啊!”r
“今天不把事儿说清楚,你别想走!”r
……r
“大家听我说……不存在扫地出门的事儿。”面对一张张愤怒的脸,方天民大声解释着,“有了问题不要紧,我们可以商量!”r
后面的群众跟着涌了上来,质问的嗓门儿一声比一声高:r
“方天民,你为什么不给我们办手续?”r
“你想用350块钱就把我们赶走,没门儿!”r
“没有房子,你让我们住露天地里吗?”r
“方天民,你为什么不同意免费上楼?”r
“免费上楼?”方天民听到这句话,眼神一楞,不由地警觉起来。随即,他大喊一声:“大家听我解释……”r
可是,群众的喊声将他的声音淹没了。r
“大家冷静、大家冷静……”随行的总调度见势不好,急忙上前护住了方天民。r
车里的司机看到乱成这个样子,急忙下了车。r
“快打“110”!”总调度提醒他。r
司机立刻掏出了手机。r
站在人群后面的黑牛看到司机打电话,便怂恿地呼喊了一声:“方天民要调警察……要抓我们了!”r
“不行!他没有说清楚问题,叫什么警察?”r
“他想收拾我们……干脆,我们先收拾了他吧……”r
群众的情绪失控了。r
“收拾他!”在黑牛鼓动下,几个别有用心的人顺势从地上拣起拆房的木椽子,朝着方天民砸了下去。r
方天民来不及躲避,一根木椽打在他的头上。r
他用手一捂,慢慢倒下了。r
“方总……”总调度与红英急忙扶住了他。r
鲜红的血,从方天民的手指缝隙流了出来。r
此时,一阵警笛响,“110”巡逻警车吼叫着开来了。r
黑牛看到警车开来,拔腿就跑。人们也随之一哄而散。r
警察们迅速下车,扭住了几个要逃跑的年轻人。r
总调度与红英扶起了方天民,要抬他上警车。r
方天民却摆摆手。r
他用一条白手绢儿捂住伤口,然后告诉警察说:“你们先不要带人。我和他们说几句话。”r
红英把电动喇叭递到方天民手里。r
“各位乡亲父老……”方天民看了看眼前几个被警察扭住的年轻人,又看了看躲避在远处的上访群众,诚恳地说:“今天,我是临时扔下手里的工作,诚心诚意听取你们意见来的啊。你们为什么不听我说呀?r
“唉!你们知道吗?过去,我也在棚户区住过。而且,一住就是十八年哪……”r
听到这儿,躲在远处的群众相互看了看,慢慢走上前来。r
方天民继续说着:r
“那时候受的罪,我至今也忘记不了哇!冬天睡觉,要戴棉帽子。早晨起来,摸哪儿都是冰啊!r
“后来,我当了房产局长。每年做工作计划,第一件大事儿就是‘棚改’。可是,因为市里没有钱,一年只能改造一小片儿……r
“今年,咱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从上面要来这么多钱,下决心解决大家的困难。你们怎么就不理解呢?r
“好吧,现在我都这个样子了,你们到底有什么问题,告诉我好吗?”r
“方总,我们不是和你过不去。”一个被警察扭着的小伙子抢先发言了,“可是,我们一家七八口,不能无家可归呀!当年,我爸爸当年响应厂里号召,自己动手盖了房子。今天怎么就成了非法建筑了?”r
“你家的房子是哪年盖的?”方天民问。r
“1986年。”小伙子回答。r
“我家的房子也是那年盖的。”后面一个年纪大的人跟着开腔了。r
“我家也是……”r
“我家也是……”r
“这件事儿,我知道……”方天民点点头,想了起来,“当时,厂里给了你们水泥、木料、砖头……你们自己利用休息时间盖房。房产局非常赞赏这种做法,还推广过你们的经验呢!”r
“方总,你了解这个情况呀,太好了!” 几个年龄大的人听了方天民话,像是看到了希望,脸色渐渐开朗了。r
“我个人认为,”方天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种房子属于公助自建房。不能视为私房,更不能视为违法建筑物。”r
“那……能让我们上楼吗?”人们渴望着方天民的答复。r
“这个情况呀,涉及到拆迁政策,得领导小组研究才能确定。不过……”方天民看了看大家期待的神情,微笑着说:“我相信,对你们的困难,市委和政府一定会想办法解决,绝不会让大家失望。”r
“方总,你快上医院吧!”红英上来劝告他。r
“是啊。快去医院吧。”一位警察也劝说着他,“我们用车送你。”r
方天民点了点头。r
可是,当他看到被警察扭住的几个小伙子时,立刻告诉这位警察:“你把他们放了吧。今天的事情,责任在我。我与群众沟通不够啊。”r
警察立刻放开了他们。r
“方总!谢谢你……”几个年青人卟通跪倒在地,“我们向你赔礼道歉了。”r
医院里,病床上的方天民,一边挂着点滴,一边写请示报告。r
稿纸上,奋笔疾驰的是方天民流利的行书。r
他一边写,嘴里一边念着──:r
市“棚改”领导小组:r
我认为,对卧地沟这种公助自建住房应当给予确认补偿。r
对厂矿单位出料,职工个人自建而未办理房屋产权手续的公助自建住房,可采取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出具证明,具结承担法律责任的手续,经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予以确认,按‘房改’政策购房后,再按拆迁补偿规定予以补偿。另外……r
他正写着,总调度推开了病房的门。r
他大声提醒方天民:“方总,梁市长、李书记看你来了。”r
随后,梁润东和李书记走了进来。r
方天民连忙欠了欠身子,想坐起来。r
“别动、别动……”梁润东赶紧按住了他。r
“感觉怎么样?”李书记仔细地看着他的额头。r
“哼,有些人……想借群众的手整我。”方天民对两位领导笑了笑,“可惜,他们不会得逞。看,我还写报告呢!”r
“怎么,还写报告?”李书记拿起他写的报告,认真地看了起来。r
“不要紧吧?”梁润东坐在了病床上。r
“有点儿晕……”r
“我告诉院长,用点儿好药。”r
“放心吧,没事儿。”r
“天民,你说的有道理呀。”李书记看完了报告,频频点起了头,“这种情况,咱们市有多少户?”r
“嗯……2000多户吧。”r
“我看,可以研究一下。”r
梁润东与李书记走出了病房。r
在静静的走廊里,梁润东对李书记说:“今天的事儿,有点儿怪呀。”r
李书记默默地点了点头。r
“我看,如果没有人挑唆,群众的火气不会这么大。”梁润东分析道。r
“我们……留点儿神吧。”听梁润东这一说,李书记也显出了几分忧虑,“也许,今天的事情只是一个信号。将来,说不定会出现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儿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