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女医明妃传(全集):千载望断家国梦全文阅读 > 第4章 天上掉下个谈姐姐

第4章 天上掉下个谈姐姐


  京师是大明第一大城池,那城墙的高大,气势的磅礴,让第一次来的商旅行人感到敬畏。因此,他们通过城门时,心中都会有点紧张。不过看到这城门口拥挤的人流,他们也就忘了紧张。

  天下太平已久,京师又不同边境,偶尔有民乱或者蒙古军队,这里很安全。百万人口的城市,每天有十万计人口进出,如果有凶神恶煞的人来检查,不知道要耽误多少事情。

  所以这些年来,门口的卫士更多地像门房的看门老大爷,而不是兵卒。

  这一天,两辆马车组成的车队通过城门洞,进入城中。一个小脸蛋从车厢中弹出脑袋,开心地叫道:“大母,这就是北京城?”

  “是啊。是三姐儿出生的地方。”老人一边开心的笑着,将谈允贤拉回了马车,一边心想,终于回来了。

  谈纲此时已经在南京国子监中毕业,说是可以通过父亲以前的关系,在这北京的户部,谋一份吏目的差事,所以又回到了北京城。

  与此同时,在紫禁城文华殿内,赵太后苍白的脸上,因为愤怒而有一丝红晕浮现,只见他把手中的那本奏章,一把丢向了面前的大臣,大声地喝问斥责:“这说的什么荤话?严查,这帮昏庸无能的官员要了何用……”

  面前的礼部尚书王直点头哈腰,心中慌乱:“赵太后可不是好糊弄的。”又偷偷地拿眼睛去瞟旁边眼观鼻鼻观心,正襟危坐的皇帝。

  “陛下已经十三岁了,再过三年就要亲政了,那时就由不得赵太后这样牝鸡司晨了。”王直急忙阻止了自己大不敬的念头继续下去。

  谈家再次回到了京城,不过暂时却因为之前的院子已经典卖出去了,只能暂时聚居在杨家。

  杨家不过是个普通的商人家庭,和谈家是儿女亲家,其家老主人和过世的谈复既是同乡,又是挚友。谈复用医术救过他的命,他也接济过还是年轻书生的谈复。

  世代通好,不分彼此。

  杨家的宅院在北京城中,不过是小门小户,占地不过六百来步而已。不过杨氏祖籍南直隶,就连家中的老仆人小丫鬟都来自江左灵秀之地,所以这小家布置得颇有江南风韵。方方正正的四合院中陈设着小小的假山,假山边上还有抄手游廊,游廊中间则是精致的亭子,所以在城西这小区域,杨家的院子还是非常有特色的。

  之前得到了信息,杨家早就准备好了,男女主人过来给谈何氏请过安,就自己回去休息了。

  谈家这一大家子在这里住下来,知道新的院子典买好,肯定也要不少的时间,所以谈纲夫妇忙着收拾行李。谈何氏则年纪大了,精神不济,昏昏欲睡。

  三姐儿则人小鬼大,看着这个新鲜的环境,精神亢奋,趁着父母不注意,就溜进了后花园。

  转了几圈发现没有什么新鲜的,正感无聊想要回去,就听到那边传来几个小孩的声音,吵吵闹闹。

  “等他过来,我们抢了他的帽子就跑,让他追我们。”

  “那得跑快点,我可不想跟他打架。”

  “切,是你打不过他才这么说吧?”

  “谁打不过,只是那个瘸子不识逗,发起狠来跟门口的大黑狗一样凶。”

  几个孩子正说着呢,打花园的另外一头,走过来一个和三姐儿年纪差不多大小的瘦瘦的男孩,戴着个瓜皮帽子。他应该是一路上追着地上蹦跳的天牛而来,没注意到这边的“埋伏”。

  几个孩子呼啦一下就冲过去,将他围在一起。

  那个干瘦的孩子神色不见慌张,恶狠狠地威胁说:“二伯说了,你们也不许找我的麻烦。”

  “哈哈。”突然有一个个子高的男孩子伸手一把将他的帽子抓在手里,然后抬脚就跑,边跑边叫,“来追我啊。”

  干瘦的男孩眼睛瞪得老大,叫了一嗓子:“是我的帽子,还给我。”就追上去。原来三姐儿没有发现,现在却能看到,这个男孩有一条腿,一瘸一拐,走起路来身子一颠一颠,很是滑稽。

  几个孩子看到了预想中的情景,都放声大笑起来。

  这个男孩虽然腿瘸,但是跑得倒也不慢,那个高个子的孩子看到不能脱身,就将手上的帽子一扔,越过瘸子的身体,落到他的后面。

  另外一个胖男孩冲上去将帽子捡起来,换个方向,接着奔跑。孩子们一起唱起了儿歌:“瘸子拐一边,一边靠着天……”

  瘦小的瘸子不再喊,只是抿着嘴,双眼通红,掉了个方向来追胖男孩。

  花园里孩子们笑得更加开心了。这个游戏来回了七八回后,他们似乎玩腻了,帽子再回到高个子男孩手上,他一跳将帽子扔到一棵桃树的枝杈上,然后叫道:“给你,给你。”

  几个男孩都心满意足地走了,边走边聊天。

  “这个瘸子今天没摔跤,不好看。”

  “你说,他是不是傻子啊?”

  “反正脑子有病,就会追着帽子跑。”

  “大哥,你明天将帽子扔高一点”

  ……

  三姐儿刚来北京,知道这不是自己的家中。所以碰到“坏孩子”就躲在另外一边,不敢出来,现在只剩下一个瘦小的瘸子,她就走了过来。

  那个男孩正看着桃树发呆,也不搭理三姐儿。

  三姐儿看了看他的腿,然后笑着问:“那个帽子很重要吗?”

  “嗯,”对方用力地点了点头,“那是妈妈给我绣的。”

  “那好吧,你可不许跟我家大人说。”

  “说什么?”小男孩正诧异,就见三姐儿三两下爬上了树,将帽子从树上扔了下来,然后又跟猴子一样从树上爬了下来。

  小男孩捡起帽子,嘴巴已经惊讶地合不拢了——他虽然能行走,但是爬树却是没有能力的,平日里都要等着过路的大人帮他取下帽子来。如果等不到大人经过,他就一直站在这里。

  “你好厉害。”

  小男孩的崇拜语气让三姐儿很是开心:“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杨奇之。”

  “我是谈家的三姐儿,我六岁了。以后他们扔你的帽子就找我帮你拿下来。”

  杨奇之用力地点头,然后讨好地说:“我在那边发现了一个绿色的天牛,你要看吗?”

  暮春三月,男孩女孩第一次见面。

  一如唐时李白的《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