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古典 > 女帝传奇(GL)全文阅读 > 慧真篇

慧真篇


女帝微微颔首,垂眸凝视着画中的慧真,过了半晌才幽幽地说道:“是个美人,有着玉树临风一般的修长的身姿和倾国倾城的容貌,可不就是个大美人儿!”

上官婉儿不敢插言,静静地站在女帝身后伸长脖子细细观摩画中人物。又过了半晌,女帝用笔指着画说,“朕老了,下笔愚钝,终究没能画出她的美丽。”又顿了一下,才道:“让装裱了挂在寝宫。”

“是!”上官婉儿答应着赶紧安排人去装裱。

之后,女帝兴味盎然又画了两幅,一幅画上慧真席地而坐,腿上横呈着古琴,她眉眼轻斜,目光里流露出浓浓的爱意。上官婉儿知道,慧真一定是边弹琴边满含爱意地注视着自己深爱着的人,而那个画外的人一定就是女帝;再有一幅,慧真与女帝携手而行,两人侧影,看不清容颜,只有那衣裳的飘带满含着暖暖的情意如蝶般翩翩飞舞。“只这意境看着就要醉了,”上官婉儿看着禁不住赞叹道,“若与此人行,仅两人足亦!”

女帝略显疲惫地说:“回去,累了。”

上官婉儿忙又命人把几幅画都拿去装裱。

次日清晨,太平公主来请安,看到女帝寝宫墙壁上悬挂的几幅画,惊异万分,“儿臣竟不知母亲擅画!”

女帝笑阅,“儿不知母者多亦!”

“画中何人?”

“心仪之人!”

“何人?”太平公主仔细地看了看画中人,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或者她没能理解女帝的话,只得再问。

“心仪之人!”女帝再答。

“恰似女子!”太平公主甜甜地笑。她只道母亲喜欢年轻貌美的男子,却不知母亲喜欢尽显女态的男子,由不得生些好奇,“能在母亲笔端栩栩如生者定非常人。此人现在何处?”

“故人也!”

母女二人又闲话了一阵子。女帝明显心不在焉。太平只得告退。

待太平离开后,女帝盯着墙上的画像愣了好一会子,感觉头晕目眩,命脱了华服,重又躺下。本该出门散步的时间,女帝却又躺下了,这在一向做事有条不紊一细不乱的女帝也不多见。看来女帝真的老了,这让上官婉儿忧心忡忡,更是不寒而栗,跟随女帝这么多年上官婉儿树敌太多,特别是李氏那些皇家子弟如若把对女帝的恨转加在她的身上,那必定对她恨之入骨。现如今尚有女帝这棵大树撑着,他们不敢稍动,可一旦失去了女帝的庇护,自己的命运可想而知,也许真的该早日出宫避难才对,可是出去宫后又该如何生活?在宫中被女帝如同公主一般宠爱着锦衣玉食了这么多年出去了后一点生活能力都没有,难道要在寒风中瑟缩着凄惨地死去?话说上官婉儿用越来越多的时间思索自己未来的命运。经过多年的磨砺,聪明过人的她已娴熟于权术,并深深地喜欢上了政治,比起平民的命运撑握在别人手上的生活,她更想自己撑握自己的命运。在这点上,她越来越像女帝了。也难怪,跟着性情刚烈政治手腕运用灵活自如的女帝,如果不更深层次地了解她并能够熟练回应她那瞬息万变的的性情便是有十条命,只怕也早没有了。仅凭着这一条上官婉儿对自己非常的欣赏并有着十分的自信,又素知太平公主性情最像女帝,外秀内惠,心狠手辣,且有效仿其母继承大统之雄心,凭直觉在李氏皇族中似乎唯有这个太平公主可与自己成为政治同谋。如果二人联手,自己在女帝之后跟随在太平公主的左右岂不依旧如日中天?

再过一日,太平公主过来请安。女帝精神不济,闲话了一会子便摆手让退去。

上官婉儿送太平公主出宫,行到背人处悄声对太平公主说:“陛下现如今日正思夜念着一人。”

太平公主聪慧,立即明白了,问道:“陛下画中所画之人?”

婉儿点头。

太平怔忡了片刻,仔细回忆画中所画之人的模样,虽说印象模糊,却还是觉得陌生,因而问道:“此为何人?本宫却不曾见过。”

上官婉儿道:“是早年间陛下在感业寺里认识的,那会子公主大人尚未出生呢。”

“噢——”太平公主素知母亲对感业寺里那段日子讳莫如深,因而从未问及。如今看来,母亲在感业寺确有些浪漫,转念一想,若能替母亲找来她日思夜念之人也不失一份身为人子的孝道,问道:“此人现今身在何处?”

“奴婢不知。”上官婉儿沉默片刻,“想必已不在人世了。”

“噢,”太平公主听完点头称是,“难怪,若在世,想必早该寻访入宫了。”

两人的对话就这么不咸不淡地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