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古典 > 女帝传奇(GL)全文阅读 > 第125章 王淑宁篇

第125章 王淑宁篇


李治明显一滞,转而笑道:“尔乃佛前重生之人,但饮无妨。”

明空不好再驳回李治的面子,只得接过杯子,一饮而尽。

李治大喜,“来来来,故人重逢,当与朕共饮三杯。”说着又端起一杯酒捧至明空面前。明空无奈,只得再喝。

喝过一杯酒后,李治面色凝重地向着明空说道:“朕有一事请教武娘娘。”

明空的心不规则地跳了一下,很怕李治说出不该说的话,“皇上请说。”

“朕有一难事,不知该如何处置,”李治独自呷一口酒,叹道:“先皇告诉朕说,民以食为天,施行均田制,想天下黎民耕者有田。朕继承大统以来,一直想造福天下苍生。可如今,天下逃亡者众多,他们有田不种,宁肯离开土地四处去流浪。这倒底是为着甚么?他们不是要田种嘛,如今给了他们田地,他们却不好好伺弄,却是为何?懒散吗?”

明空沉思良久,关于政事,她本不想参与,可关系天下黎民百姓的事都是大事,“皇上把他们逃离家园怪罪为懒惰?”

“不是懒惰又是何原因?放着好好的良田不种,偏偏要讨饭!”李治愤愤地说。

“皇上可知他们种田要缴多少赋税?”

“让他们有田种,缴点赋税也是应当的吧!历朝历代都有赋税。”

明空也呷一口酒,一提政事,她就变得自信起来,“种田交税也是应当,只是不应过多,也不应过于繁杂。皇上可知每家每丁每年需向官府交纳多少赋税?皇上可知们人要交粟、绢、绵、布、麻等等。一家人为了交纳这么多种多样繁杂的赋税,就得种地、养蚕、纺线、织布、织绢。试问皇上,一家人能有几个劳动力,却要样样都有,事事都做,是不是过于劳累?如此劳累,是不是劳命?人人因种田而劳命,还为何要种田呢?”

李治闻之,感觉非常有道理,向明空点点头,认同了她的说法,接着问道:“哪要如何处置?”

“减少赋税!”

李治怔怔地瞅了明空半晌,点头笑道:“武娘娘四字如千金。只是,减少了赋税,国库无银,军队该拿甚么来养?”

“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家足人足,则国自安焉。”

“武娘娘果真奇才亦。”李治乐呵呵地嚷着,连喝了三杯。

李治向明空问国策,本就让王淑宁惊讶,又见明空答得头头是道,且深得李治的赞成,王淑宁对明空不得不刮目相看。

明空与李治谈国策,却无卖弄之心,她只是想讨得李治的欢喜,然后,打发自己回感业寺,此刻见李治醉意浓浓,又心情不错,便借机道:“今此皇上赐酒感恩不尽,诚惶诚恐。明空不擅饮,请退!”

李治见明空白皙的脸因染上了红红的酒晕而娇艳,终是愣了一愣,美女果然是美女,放逐在感业寺里受了苦处也依旧还是这般的美丽,“请武娘娘喝完这杯再回去。”说着举起酒怀,眼里满是怜惜和爱慕。

“谢皇上垂怜!”想想过往,如何不心酸,如何不落泪,只如今物事人非。明空感受到了李治炽烈的目光,为防止李治说出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事,她索性面呈难色,垂下眼帘,双手扶额,装成不胜酒力的样子不再回应一句。

李治还颇颇举杯。明空只是不应。王淑宁见此情形,知道明空不想多留,便说武娘娘醉得厉害了,催促人送明空回去。

明空被送回了原处,感到头痛如裂,不过因着李治的承诺,开心不少,满心以为天亮就能回感业寺去,因此瞪着眼一夜未眠,直盼着天色放亮。天亮后,那些宫女们照旧打发她梳洗用茶点,却无一人说话,或回她的话。她心急火燎,每隔半个时辰便到门外转一圈,每次都被守着他的太监拦回来,气得她跺脚,却也无奈,直到日近午时,都没有人来送她出宫。不过,她还是满怀希冀,皇上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