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圣》r
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第二节《水晶宫寻宝》r
话说玉猫去到傲来国,向国王买兵器,凭着分身术,变出美女如云,给他的武库来了个大搬家,成千上万件兵器都给搬到了水帘洞里。r
从此整个花果山的猫族都有了精良的兵器。美猫王又教它们修道。她学来的道法十分上乘,猫族跟着她修,短短时间就涌现出一大堆得道的妖精。它们修成人形化身,比原来的猫族身形高大多了,就能使用人类兵器。美猫王再带它们排开阵势操练。于是一众熊猫、狸猫、野猫、灵猫、麝猫、准猫(就是归化的狗啦),开出水帘洞,到野外安营下寨。它们浩浩荡荡,如火如荼,举旗幡,敲大鼓,鸣锣开道,操戈进退,威风八面,震天动地。美猫王好不喜悦!r
猫族势力大振,远近皆闻。听说美猫王名声,方圆数百里内各种兽类都来参拜、进贡。以前嫌弃猫族弱小而不肯为伍的大型猫科动物,这时也蜂拥前来投奔。豹子道:“女王啊,其实咱们很亲,你可以叫我们斑猫。”老虎不甘示弱,也道:“女王啊,其实咱们更亲!不瞒你说,我从小就有个小名,叫做大猫。”狮子哑口无言,不知道怎么套近乎,多亏狐狸帮忙说道:“女王啊,这位大哥天生一副新潮发型,我们都叫他蓬头猫。”r
美猫王最喜欢热闹好玩,既广收部下,大起排场,忽然有一天,想到:“对了,人家手下可真不少了,天天演练,练得阵法娴熟、兵器精通;但是人家自己还没有一件合用的兵器,怎么办呢?”于是召集文武大臣问道:“老娘从混世魔王那儿缴来的这口刀,实在不好用,一不小心就要砍掉别人脑袋,太过暴力血腥。老娘的意思,想要找别的兵器,可是平常兵器怎么能配得上人家呢?必须宝物才可以。想听听你们有什么好主意。”r
狗头军师道:“女王啊,老臣在人间时,听到人们都说:龙族最多宝物。这条情报,是否可供参考?”r
玉猫便问:“那么,上哪儿找龙去?”r
下面一大臣打个呵呵,出班来道:“女王千岁,龙是水中之王,大一点的江河湖海里面都有,问题是,我们猫族水性不行,无法去找龙族夺宝啊!”r
玉猫一看,那大臣原来是新拜的另一位军师,是一只叫做丘貉的貉精,不但见多识广,而且深谋远虑。玉猫就笑道:“不用大家去夺宝,人家一个人就行了!人家懂得许许多多法术,可以上天入地,也可以穿火辟水,去哪儿都没问题!你只要告诉我,最多宝物的龙是什么龙?”r
丘貉军师拱手道:“龙族之中,无疑是四海龙王最为尊贵,也最多宝。四海龙王之中,又以东海龙王居上。”r
玉猫跳起来道:“哦哦!东海龙王最大的吧?咱们花果山不就在东海边么?原来是邻居啊!好吧我这就找他去,散会!”r
“且慢!”丘貉军师慌忙要拦。性急的玉猫已经一个扑腾云,远远飞出去了。丘貉军师顿时汗下,心想:东海那么大,龙宫又在千百丈深的水底,女王还没问清楚,可怎么找啊?r
玉猫顺着从水帘洞流出的涧水,在上空飞行,不一会儿就飞到东海,按落云头,冲着波涛滚滚一头扎了进去。r
大海之大,渺渺茫茫。玉猫没头没脑,只管念着辟水决,往水深处钻去。家里文武大臣乱做一团,诚惶诚恐,都怕女王迷路。不料她的运气甚佳,要找师父就找到世上最好的师父,要找龙王也找个正着。原来东海龙宫正好就在花果山以西的海底,玉猫这一钻就钻到了龙宫的附近。r
一个巡海夜叉发现,慌忙挡住问道:“那推水来的,是何方神圣?”玉猫道:“你不懂尊重女士么?在问人家的大名之前,应该先通报你自己的身份姓名,才是礼貌。”夜叉倒吸一口冷气,只得答道:“小的乃是东海龙王手下差役,只叫做巡海夜叉,没有姓名。”玉猫才道:“人家乃是东海龙王的邻居,花果山水帘洞的洞主,叫做美猫王,又有个道号,姓妙,名悟空。今日来找邻居叙叙情谊,顺便买点宝物。你快叫他前来迎接。”r
夜叉一听,不敢怠慢,急忙赶回龙宫传报:“大王,外面有个猫耳女子,自称花果山水帘洞洞主,是大王的邻居,要大王迎接。”东海龙王敖广摸不着头脑,但想凡是能够钻到海底的神圣,必不简单。于是龙王不敢怠慢,亲自起身,带了一帮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出了水晶宫,迎接玉猫。r
一见面,龙王先行施礼,口称:“上仙幸会,幸会。请进寒舍叙话。”玉猫跳过来,伸手抓抓龙王的前胸,笑道:“邻居你好,幸会!”就想要摸摸他的龙角,但觉得这样对一家之主好像不太礼貌,就转向一旁,摸那龙子龙女们的角,又摸龙孙子、龙孙女们刚刚长出来一点点的小角,乐道:“这就是龙啊!有趣!有趣!”r
龙子龙孙们面有愠色,然而家长就在眼前,不便发作,只好任随玉猫摸来摸去。龙族不是人类,对于玉猫这样的绝世美女并没有什么特别感觉,不至于神魂颠倒。r
好不容易,宾主来到宫里,上坐,献茶。龙王问道:“上仙来访,有何贵干?”玉猫正揪着一名小龙女的龙须看,笑道:“人家从前,也是有须的!修成仙体之后才脱去了。你这须,脱不脱的呢?”小龙女不知怎么回答,委委屈屈。龙王见玉猫丝毫没听见自己问话,只得重新问了一遍:“上仙来访,有何贵干耶?”玉猫才说道:“听说你家里最多宝,人家要买你的宝物呀!”说着,从抹胸里又掏出两个金元宝,放在案上。r
众龙见了发怔。玉猫把两个元宝朝龙王面前一推,说道:“人家先前用了两个这样的金疙瘩,就买了几万件兵器。现在出同样的价钱,只要一件宝贝兵器就可以了。但必须是人家看得上眼的!”r
众龙听了,越发哭笑不得。他们想:两个金元宝在人间还算是一笔大钱;但在我们龙宫里宝藏无数,随便一件就价值连城,两个金元宝能买什么?这个猫耳朵的女人,存心找事来的啊?我们堂堂龙族,岂能给她欺负!r
于是众龙都瞪眼看着龙王,只等家长一声号令,就要一拥而上把玉猫拿下。还好老龙王沉得住气,在没弄清玉猫的实力之前,不敢轻举妄动。r
龙王沉吟一番,将两个金元宝推回,客客气气道:“正如上仙所言,你我乃是邻居。邻居之间,何必计较价钱?上仙既然要宝贝兵器,我不妨送你一件如何?”即令鳜都司,取一把大砍刀奉上。r
玉猫一看,笑道:“又是刀!人家正是嫌刀不好,才要另寻兵器的。”r
龙王再派鲶提督、鲤总兵,取来一对鎏金锏奉上。玉猫接过耍了一耍,直摇头:“太轻!”龙王脸上微微变色。因为那对鎏金锏有一千八百斤重,整个龙宫没有几个人能使,玉猫一介小小女子,竟然舞得像是没重量似的。r
龙王呆了片刻,不得已,再派鳗将军,领着四名鳝力士,抬出一杆九股叉来。玉猫跳过去,抓在手里,使了几下,又摇头:“轻!”龙王大惊道:“上仙,这叉有三千六百斤重哩!”玉猫道:“轻就是轻,啰嗦!”r
龙王心中恐惧,不敢多话,再差遣比目太尉,率领一伙八爪禁卫,抬出一柄方天画戟。那戟有七千二百斤重,他们一伙抬得气喘吁吁。玉猫见了,跑近前看一看,漫不经心提起,舞了两下,水中顿时激起一阵大激流,冲得龙子龙孙东倒西歪。玉猫却直叫:“还是轻!轻!轻呀喵!”龙王扶着柱子好不容易站稳,心里越发害怕,慌道:“上仙,我的宫里只有这根戟最重了,再没有宝贝兵器了。”玉猫不悦:“老龙你骗我啊喵?我手下都说你最多宝贝的喵!”龙王战战兢兢道:“真、真的没有了。”玉猫的大小姐脾气发作,抱起手坐下来:“骗人。你不给我宝贝,我就不走。”r
龙王正没办法,后面闪过龙婆,拉龙王到一边,悄声道:“大王,这小妖女非同小可。不要惹恼她,我有一个办法。”龙王道:“你有什么办法?”龙婆道:“大王忘了?我们这水晶宫里,还藏着一块神珍铁。”龙王醒悟,但不舍得,哭丧着脸道:“那是我的镇宫之宝——定海神针啊!”龙婆摊手道:“宝贝重要,还是命重要?不给她,只怕你我老命难保,子孙小命堪忧!”龙王无奈,只得点头。r
于是龙王陪同玉猫来到定海神针所在,心里还存在着一点侥幸思想:这宝贝十分沉重,小妖女未必拿得起。如果拿不起来,她就没话可说。不是我不给她宝贝,是她拿不动。r
玉猫走上前去,抬头观看,只见宝贝很大,看起来像一根大铁柱子。正在这时,定海神针突然发出万道金光!龙王大惊:“我的宝贝!它从来没有发过光,怎么现在……”玉猫心花怒放,把龙王一推:“这还用说?自然是因为它遇到了人家这个真命主人呀喵!不过它这么粗大,人家怎么用它呀喵?要变细变短才好!”r
话音未落,只见那宝贝果真开始变细变短,一个劲儿缩小下来。玉猫拍手笑道:“妙!妙!妙!再细!再短!再细细!再短短!”于是那宝贝越缩越小,缩到只有一丈左右长短,碗口粗细。玉猫再叫:“再细些更好!”那宝贝又细了一圈。玉猫拿起来颠一颠:“再细一些些!还要短一些些!”那宝贝立时又细了几分、短了几寸,正合玉猫使用。r
玉猫十分欢喜,拿着细看,只见那宝贝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是一段乌铁,上面镌着一行字,写的是:“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玉猫笑道:“妙!原来这宝贝叫做如意金箍棒,果真是顺心如意!”r
于是玉猫使出浑身解数,一路棒法打出去。这一阵打,直打得漩涡大作,搅得海面上波涛滚滚,水晶宫摇摇晃晃!老龙王胆战心惊,小龙子魂飞魄散;龟鳖鼋鼍皆缩颈,鱼虾鳌蟹尽藏头。r
玉猫只觉得好玩,打个没完。水族个个站立不稳,七颠八倒,有的随波逐流乱旋,有的拖着同伴尾巴打转。r
正好这时南海龙王敖钦、西海龙王敖闰、北海龙王敖顺三个,都来看望大哥敖广,见他宫殿摇摇欲坠,皆大惊失色,慌忙率众奔来抢救。查明原因,原来是玉猫顽皮生事。敖钦大怒道:“我兄弟们,点起兵,拿她问罪!”敖广慌忙止住道:“拿不得!拿不得!那块铁,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皮儿破,擦擦筋儿伤!”敖钦气急道:“大哥!难道我们堂堂龙族,就这么像群缩头乌龟?”敖闰道:“二哥息怒,不可以轻举妄动。这妖女非同小可,我们要从长计议。”敖顺道:“三哥说的是。不可以鲁莽。我有计策,听我说:女子爱美,我们不妨凑上一副漂漂亮亮的披挂,让她心满意足,不再滋扰。我们打发了她走,再上奏天廷,请玉皇大帝发兵诛杀她。这样,我们不必费力,龙宫可保平安。”敖广、敖钦、敖闰听了都道:“此计大妙!”r
于是众龙精选了一顶凤翅紫金冠、一副锁子黄金甲、一双藕丝步云履,送给玉猫。r
玉猫大喜,将金冠、金甲、云履穿戴整齐,感觉自己装备精良又美观,赛过古往今来所有女将!她果真心满意足,辞别众龙,回山夸耀去了。r
四海龙王忍气吞声,毕恭毕敬送走玉猫,再商议如何上奏天廷之事。r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节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