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然一直很为哥哥骄傲,聪明、懂事,心地善良,现在,她又发现哥哥一个大优点——特别有毅力,还不到十岁大,每天凌晨起来跟着陈师傅练武,晚上放学,还一边教杨小强,一边陪着练。
蹲马步蹲得腿疼,走路都打晃,硬是没有停一天,也没有叫一声苦。
燕然心疼哥哥,每晚都烧一锅热水,让哥哥热敷。
转眼就是两个月,天气到了一年最冷的时候,英睿终于度过最艰难的时段,陈师傅开始让他腿上绑沙袋了。
燕然看得出,杨小强的体质特别棒,没有师傅教,也不比哥哥学得差,天生就是练武的材料,跟常宽似的。
冬天是穷人最难熬过的日子,没有野菜树叶填饱肚子,还冰天雪地的,要冻死人,这天,村子里来了个姓于的妇女,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她丈夫得病死了,家产被债主拿走,现在走投无路,想卖身为奴。
胡家庄有人指路,让她到东杜大院试试。
丰娘也需要帮手,不说别的,这几个孩子,还有肖大爷吃穿,就把她绊得死死的,到了养蚕或者过节时,她恨不能多长出几双手。
于氏和林大娘、崔氏不一样,林大娘有技能傍身,崔氏有丈夫可以依靠,这两人,也是一时有难处,帮一把就过去了。
所谓救急不救贫,于氏不是三年两年就能度过难关的,她为了一家人生存,果断卖身,也是明智的选择。
丰娘和于氏谈话,见她很诚实,也够理智,并且自称厨艺不错,便答应收留,先让她去做了一顿家常饭,于氏很干练,也讲卫生,饭菜的味道也不错,丰娘便让林福从村里请了胡富贵和另外一位有声望的耆老胡志刚做中人,接纳了于氏母子。
于氏唯一的条件,就是想要三十吊钱。她丈夫是个心狠的,为了筹钱给自己治病,竟然把女儿押出去了,于氏现在不还钱,女儿就得跟着人贩子走。
丰娘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于小莲的模样精致秀气,说话声音又脆又甜,人贩子若不是想把她卖到那种地方,哪里肯出这么高的价儿?三十吊钱可以买他们一家了。
丰娘去镇上买了几匹布和一大包棉花,让于氏抓紧时间给家人做棉衣被子,最后拿出一包药材,叮咛道:“分成五份,每天熬一锅汤,你和孩子先泡手,然后再泡脚,大夫说三、四天后冻疮就开始好了。
于氏一看主子是个心慈的,大喜过望,噗通一声就跪下了:“谢谢太太!”
过了四天,三个人总算是有了衣被,丰娘这才开始派活,于氏的儿子十二岁,叫王小丰,丰娘给他改名叫王小刚,让他去帮林大娘:“今后,家里喂猪喂驴,赶车的事情都是你的了,马上不会赶车,先跟老林学着。”
“是!”王小刚很恭顺。
于氏负责做饭洗衣打扫屋舍,女儿小莲九岁,给燕然做丫鬟。
燕然一时很不习惯有人来回跟着,但有人帮着打扫屋子,收拾衣物,她能有时间学针线、看书,娘亲也轻松不少,那些不便,燕然便忍了。
陈莲莲和王倩娘见燕然也有了丫鬟,十分不屑,背后悄悄议论:“什么呀,那丫鬟都没有经过调教,傻乎乎的跟半袋秕谷一般。”
木头虽呆,还能直挺挺地站着,袋子里装秕谷,连站着都软塌塌的,这话是形容小莲没站相,又没眼色。
太刻薄了,偏偏胡玉芳把这些都告诉了小莲。
小莲不敢给燕然说,晚上偷偷哭,第二天眼睛都肿了。
“没出息,你是我的丫鬟,又不是她的,我看你顺眼就行了,你哭个什么劲儿。”燕然第一回训丫鬟。
小莲低着头不说话,但身板却尽量地往直的挺。
没有女人不爱美的,小莲哪怕是丫鬟,也不想当个又傻又笨又丑的人。
“你既然这么要强,就去找我娘,她知道女孩子站姿坐姿怎样才漂亮。”
小莲立刻答应了一声。
于氏叹了口气,没想到女儿会哭着喊着让主子训练,真是天生的丫鬟命,她一句反对的话都没有,既然命运这样安排,那就这样活着吧,出色的丫鬟,总比无能的丫鬟过得好些。
没有陈莲莲和王倩娘,胡玉芳多威风啊,说一不二前拥后呼,班上的女生都得听她的,自从来了陈莲莲和王倩娘,她的好日子就不复存在,张玉芳没有能力和这两个人对抗,就想挑唆燕然对上。
杜燕然的爹爹已经是举人了,若是中了进士,就和王倩娘的爹爹一样。
张玉芳人前巴结着陈莲莲和王倩娘,人后巴结杜燕然,把那边一举一动都往这边传,燕然不理她,张玉芳就巴着于小莲。
燕然终于恼了,第二次训丫鬟:“不要那么八卦好不好?那些话你知道就行了,我不问,你就别说。”
于小莲还挺委屈,觉得自己在忠心护主呢。
燕然去找娘亲:“我看她是闲的。”
丰娘笑了:“那你就她找事儿做啊,你穿的袜子啦,小衣服啦,今后都是她的任务,还必须得做好,时间也安排紧一点。”
燕然笑着点点头。
家里就这么几个人,她若是惩罚小莲,于氏难免会难过,但小莲若是完不成任务,于氏则会内疚,然后嘛,做家务会更努力,对女儿要求也更严格,呵呵,娘还真有手段。
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的,有一回胡玉芳正躲在教室后面,绘声绘色地给小莲学王倩娘说了燕然什么坏话,王倩娘的丫鬟秀琴忽然出现了,对着胡玉芳的脸就是两巴掌,胡玉芳大哭起来,一路嚎啕着奔回了家。
胡富贵一看孙女脸上都红肿了,大怒,还是胡秦氏反应快,急忙把公公拦住了,她是个女人,说话还是方便些。
胡秦氏农妇一个,根本不会拐弯抹角,乡学管事劝了又劝,她的话才委婉了些:“两位姑娘来我们村学,知道这是谁办的吧?胡老爷办乡学,为的什么?我想啊,不会是为了我们胡家闺女被人欺负的,对不对?”
陈莲莲和王倩娘哪里肯向一个村妇低头?两人倔强地仰着脸,不肯说一句软话。
“我没有欺负她,反倒是胡玉芳多嘴多舌,把我们说的话,都传给了杜燕然。”
“杜燕然虽然姓杜,也是我们胡家庄的人,谁允许你们说她坏话的?”
陈莲莲和王倩娘接不上话茬。
“我女儿为朋友仗义执言,有什么错,你们竟然敢打她,这事儿没完。”
陈莲莲和王倩娘料定胡秦氏不敢打她们,依然直直地看着,不屑之意溢于言表。
胡秦氏气得哆嗦,气哼哼地回了家。
胡富贵便去找学堂管事,那本来就是胡家人,自然向着胡玉芳,他想好说辞,让人传话给王家,听说女儿非但勾引不到贵公子,反而搬弄是非,惹下口舌官司,颇觉丢脸,王家立刻派了仆人过来,把这俩接走了。
王倩娘和陈莲莲是拐弯的表亲,竟然还一起竞争,这王家和陈家,也挺有意思的。
燕然觉得耳朵根儿一下子清净多了。
谁也不知道,是她故意让王倩娘看到胡玉芳拉着小莲钻墙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