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你有权以自己的方式长大全文阅读 > 第8章 时间都去哪儿了(4)

第8章 时间都去哪儿了(4)


  我们曾经怎样徒劳地拖延与这个世界的最终照面

  安娜如小心翼翼涉水的鹤,最终选择了驻足。

  我想,天上的诸神大概会暗暗发笑,如果他听到三个十五岁的少女发誓要一辈子厮守在一起。这并不是一个轻率的誓言,她们制订了详细的方案,包括谁负责赚钱,谁负责家务,谁负责照顾收养的孩子;包括在哪座城市,房子是什么样子,卧室里有三张床,分别是红、黄、蓝三种颜色;包括每一天她们怎样被闹钟吵醒,在晨光中出发,在灯光中重聚,在都市里相依为命。

  许多年后,我果然来到一座城市,有一间小小的卧室,里面只摆得下一张床。我在晨光中出发,在灯光中与寂静重聚,但我还记得十五岁时伴随着青草气味的誓言,记得我们曾经怎样徒劳地拖延与这个世界的最终照面。

  像是天生的第六感,我们一眼就发现了爱的暗面隐藏着伤害。于是玫瑰长出刺,不是为了不被采摘,而是为了更加奋不顾身地爱。

  安娜将字条的碎片抛向空中,暗示着这个夏天彻底过去。我们进入毕业季,一切的烦恼都要为前程让路。

  后面的记忆开始陷入混沌,像被风裹挟着不由自主地向前。风从各个方向吹来,骑着车赶路的街头,覆上薄冰的狭长走廊,没有人再试图张望的教室窗口。光线一点点暗下来,是我的视力开始下降,陌陌停下了卡朋特的《昨日重现》,每天准时响起的是高亢得令人吃惊的眼保健操的广播声。我们每个人都沉静下来,将梦想和躁动放进现实的小抽屉,再按照指定的步骤一一打开,或是永不再打开。

  草地上的誓言像只开一季的玫瑰,脆弱得经不起秋风的一夜打探。匆匆地赶了一站路,再抬起头来时,我们都已不在彼此的身边。

  后来,我们都爱上了一个人,也许是两个,也许更多。也许其实一个也没有,只是时间将我们放进了各自的日子里,但我总忘不了,在十五岁那年夏天发誓要和我共度一生的人。

  美貌的力量

  她有许多特点,但如果非要用一个词形容她的话,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美貌”。只因那美貌实在太过锋芒,虽然随着年纪渐长而渐渐收敛,却仍足够令她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盖住了她给别人留下的其他印象。

  她是我儿时的伙伴。从初中开始,我们一起经历了太多男生和男人为她争风吃醋、神魂颠倒的故事。奇怪的是,女孩和女人们也都喜欢她,因为她并不恃色而骄,对于她的美色和因为她的美色而引发的故事,她的态度是平静而淡漠的。

  大概是家教很严的缘故。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她的父母对自己女儿的美貌心知肚明,因此战战兢兢,草木皆兵。我记得她放学后不得在外逗留超过一个小时,不得在同学家里留宿,曾经因为看了一本爱情小说,被父亲罚跪两个小时。

  她的美貌,大概像一柄利剑,所有人都等待着有女初长成而剑出鞘的那一刻。这一刻理所应当地到来了,在她终于考入理想的大学的时候,她的父母舒了一口气,告诉她:“你可以看爱情小说了,而且可以适当地注意男人。”

  从她的身上我验证了一个道理:一个美人儿,得到别人倾慕的机会自然远远多于我们这些普通人。但得到真爱的机会,还是众生平等。这不得不说是上帝的公平。自然而然地,她先是选择被爱,并且选择了看起来最深沉、最可靠的那一个,结果失败了;之后她又选择爱,和所有的女孩一样经历忐忑煎熬,让感情在自信与不自信之间一天天坏死,结果也是失败。到了最后,她竟然和许多人一样,成了剩女。

  当然这一点也并非跟其他人完全一样,到了这时候,她还是美的。虽然随着岁月流逝,她失去了些许鲜嫩饱满,却也增添了些神韵和风情。我知道她的追求者里有创业初具规模的IT狂人,有死缠烂打十几年的高中同学,还有口口声声“年龄不是问题”的85后弟弟,但她喝醉的时候还是要一个人哭,生病的时候给自己熬姜糖水,搬家的时候叫两部出租车拉行李。

  我好像没有看到美貌给她带来什么好处,有着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不一样的通行证,她却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自己的人生。她不是没想过走捷径,曾经有一次她几乎嫁入豪门,结果在和未来婆婆会谈以后,她板着一张脸回来,从此与对方恩断义绝。当然,她的姿态比一般女人要高一点,自尊比一般女人要重一点,斩断一段情,也比一般女人要果断一点。不知这是上帝给她的礼物还是诅咒,抑或是上帝在为她打开一扇窗的时候,也给她关上了一扇门,目的是保证众生平等。

  在工作上,情形也是大同小异。她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一直是面试大赢家。只要能够进入面试环节,她就不会被拒绝,那种男人被吸引而女人不反感的美,是她最好的武器。但容易获得一份工作也并没有帮助她在事业上走得更远。美貌同样成了一柄双刃剑,利的那一面,是她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帮助,而弊的那一面,是她总被认为不会为工作付出太多,天生是养尊处优的命。

  事实是,她并没有养尊处优,只是枉担了这个虚名。她在青春和美貌的尾巴上,嫁给了一个十年前的她也许不会选择的男人,同时维护着自己那份高不成低不就的朝九晚五的工作。她终于摆脱了美貌的桎梏,不再为不能给别人留下其他的印象而头疼。只是,在忙忙碌碌的间隙里,她看着那些更年轻、更美貌的女孩,会轻轻地叹一口气。

  这么多年过去,直到容颜渐老,她才终于明白:美貌的真正力量,在于让你学会如何在这副皮囊的魔力消失之际,再凭着其他的东西,继续好好地生活下去。

  借人一回钱,胜读十年书

  要迅速体会世态炎凉,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人借钱。

  我的一个普通朋友老王在他的空间里分享了一个关于借钱的故事。因为急需一笔钱周转,他要在二十四小时内凑两万元。想想这是个不大的数字,他抱着希望向最铁的哥们儿开口了。当初对方的母亲住院的时候,老王用皮包拎了三万元现金到医院。他得到的答复是这样的:“两万!晚上八点了,你让我上哪儿去找?不是我说你,你这个人做事永远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得,钱没借着,还吃了一顿教训。

  老王求助的第二个人是朋友圈里向来以热心肠著称的飞哥,得到的反应是:“大晚上的别开玩笑了,就算黄世仁要跟杨白劳借钱,你也不可能跟我借钱,哈哈哈。”说完,飞哥干脆利落地挂上了电话。

  第三个是老王的发小儿,稳稳的上层中产人士,工作好,收入稳定。老王的话还没说完,对方就开始哭穷。老王忍不住问:“前几天吃饭的时候你不是说要换车吗?”对方回答:“酒桌上说的话你也当真啊?”

  那个夜里,在异乡的酒店,老王一个一个地拨打着让他自长大之后再长大一次的电话。收获的不是钱,而是丰富的落井下石般的谆谆教导。

  我在此特别强调了“普通朋友”,充分表达了自己从这个故事中逃脱的庆幸感。平静下来之后,我扪心自问,如果我在这个故事中,我会扮演哪一个角色?

  首先我可以确定,我不会扮演老王。在借钱这件事上,女人的心智从来要比男人清醒得多。老王要用一个晚上、几十元话费和一则令人唏嘘的日志才能了解的世情,我在十八岁的时候就了解了。在我看来,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有房有车、日子光鲜的人,其实没准儿孩子小,父母老,还背着一屁股房贷,念着自己那本难念的经。就算真的有闲钱,也是留着防父母生病、孩子有事的,找他借钱,真的是难为他。

  老王自以为平日对朋友一掷千金,出手豪爽,对朋友仗义。其实有些时候他抢着埋单,对方并不高兴。例如上次飞哥请客,老王一个劲儿地让他把钱留着,说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那姿态相当于告诉所有人,飞哥混得不咋样。还有那种长年累月不联系,一冒出头就向对方提借钱的朋友,借钱被这种人拒绝了,你还应该道一声对不起,因为你给人家制造了尴尬。

  这么多年来我只向最亲密的朋友借过一回钱。我借钱的方式是这样的:告诉他我为什么要借,告诉他我为什么不向银行借,告诉他我什么时候还,告诉他我怎么保证到时候能还,告诉他利息怎么算,告诉他借条怎么写,数额由他定。

  我的借钱方式被老公斥为“没人情味儿”,结果,在那个首付被银行突加一成,必须在一周内付清的关口,我借来的钱是他借来的钱的三倍。这个事实令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观,但是我用一句话唤醒了他:“其实不是方式方法的问题,更不是人缘的问题。我借钱顺利是因为朋友们都了解,我有强迫症,有外债,我睡不着。”

  别把借钱这件事看得太大,但也绝对不要把借钱这件事看得太小。如果你想失去一个朋友,那么就向他借钱吧。就像老王,没借着钱事小,从今以后见了哥们儿都会生出一层隔膜和别扭。其实在我们女人看来,这也大可不必,亲兄弟,明算账,不借钱,并不意味着就不能做朋友了。毕竟,你对友情的要求,总不能凌驾于人性之上吧?

  别用借钱考验朋友,就像别用艳遇考验爱情。因为无论怎样,你考验的都是人性,而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我爱你,因为无法离开

  年过三十,生活有了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当然这句话在四十岁的人看来,可能言之过早,不过和二十多岁的人比起来,生活已经向我们关闭了许多的可能性。

  这个时候,你就面临着一个残酷而不得不回答的问题:你对自己的生活满意与否。而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大部分人的回答都会是否定的,否则也就不会有“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样的老话。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份难以交代的成绩单,但其实最难交代的那一份是给自己的——如果它的结果不那么令人满意的话。

  那天我坐出租车,广播里突然放了一首很多年前流行的老歌,歌词是“不怕要多少时间、多少代价,青春是我的筹码”,那一刻我的心像抽丝般疼痛了一下。十年前听这首歌的时候,我还有强烈的共鸣,而现在听这首歌,我的心里涌起了一句话:我的筹码,已经用完了。

  筹码用完,底牌亮出来,这就是生活。关于这一点,往往男人要比女人看得透彻,因为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爱抱怨的女人。从十八岁的大女孩,到八十岁的老太太,从最亲的闺密,到我们自己,大多数女人都觉得自己“嫁错了人”,大多数女人都觉得自己的生活让人失望,而将此归咎于男人。

  在我居住的小区里,有一个让我们所有的妈妈都羡慕的主妇。她的宝宝两三岁,自己保养得容颜姣好,身材适宜。每一个周末,我们都看到她那位英俊的先生用婴儿车推着孩子出游,手里还拎着她的背包,她踩着高跟鞋走在后面,那种被宠爱的幸福呼之欲出。谁知道在一次亲子活动中,我无意中与她攀谈几句,才发现她同样是一个一肚子抱怨的女人,具体的内容主要涉及她的婆婆。总而言之,衣食无忧、三口之家和和美美的她,因为一个一年中相处时间不超过两周的婆婆,一口咬定自己“嫁错了人”!

  连这种看起来生活在蜜罐里的主妇都在抱怨,我开始怀疑这个世界上到底存不存在传说中的幸福。一直到闺密告诉我有关她父母的故事,我才放心。她的父母亲都刚满六十,结婚三十多年了,前些天她休假回家的时候,母亲告诉她自己开始存私房钱了,因为现在她终于嫁人,母亲也觉得了无牵挂,再也不想和父亲凑合下去了。所以,一旦私房钱存够了,她就打算离家出走。

  我好奇闺密对她母亲这样的打算一点也不觉得紧张。她耸耸肩告诉我,这样的话她已经听了二十年了,母亲的抱怨永远不会停,就像她的私房钱永远存不够。在她看来,这不过是老太太一种变相的发嗲方式罢了。

  爱了一辈子,付出了一辈子,也埋怨了一辈子。这大概就是女人。只是,为什么要抱怨呢?也许这是女人自我平衡的一种方法,总想提醒自己:我曾经有过更好的选择。但是,一再地回顾这些已经错失的选择,真的于你今天的生活有益吗?

  春节的时候,在超市里,看着属于我的那个男人用购物车推着属于我的那个小人儿,那样踏实平凡的幸福,让我感觉到的是青春终有所值的温暖。一匹野马,在百般挣扎之后,终于学会低下头来,爱上属于她的那片草原。既然无法离开,那就狠狠相爱。

  生活向又一个终于了解到它的真味的女人露出了欣慰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