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全文阅读 > 第19章 条件反射和习惯的起源(4)

第19章 条件反射和习惯的起源(4)


  在美国,“发炎”日益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概念,在研究人体老化和疾病时,这个概念目前占据着主导地位。当我们想到炎症的时候,可能想到一个扭伤的、肿胀的脚踝或令人发痒的蚊虫叮咬,这些都容晚易引起发炎,而实际上发炎是体内一个无处不在的过程。身体依赖这一机制来促进创伤的愈合。

  概括地说,发炎是机体集合自身防御能力以应对外来威胁的一种方式,这些威胁包括某种感染、手指被割伤以及普通感冒引起的嗓子疼等等。机体产生炎症过程的原本目的是提高机体细胞抵御疾病或感染的能力。因此,通常情况下,炎性反应过程是有益健康的,是人体自发的防御反应,但是随着我们的年龄不断增加,我们长期承受的压力以及由压力引起的焦虑和不适,可能引起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过敏。也就是说,在没有任何真正敌人或目标时,炎性反应就像我们的抗体一样,开始出现紊乱,反应强度超过了实际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时我们的机体已经失去了天然的制衡能力,不是去寻找入侵机体的病毒或机体面临的攻击,而是开始顽强地攻击并削弱原本应该受到保护的组织及细胞。这种内部损耗破坏了我们的自然防御机能,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并加速衰老过程。有很多资料表明,几乎所有主要疾病都与长期存在的炎性反应有关,这些疾病包括心脏疾病、某些癌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老年痴呆症、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疼痛和过敏等。

  炎性反应过程是可以调节的。早在1982年,《科学》(Science)期刊上就发表了一篇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论文,为我们演示了如何调节炎性反应过程。当时,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他们可以调节老鼠的炎性反应,并让老鼠的免疫系统形成自发的改变。他们先把一种能够抑制免疫系统炎性反应的药物溶化在糖水里,让老鼠饮用带药的糖水。随着老鼠越喝越多,其免疫系统的炎性反应就会不停地受到抑制。最后,科学家移除了真正起到抑制作用的药物,并让老鼠继续喝糖水。结果发生了什么事呢?虽然糖水里面没有药物,老鼠的免疫系统与炎性反应仍然受到抑制。对此,我们要记住这样一点,即老鼠的炎性反应过程发生在细胞层面,这一反应过程的发生不需要像人类的大脑皮质那样发生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反应。在这项研究之后,又出现了其他一些研究,都得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即如果细胞这一机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可以在大脑意识范围之外受到训练,那么机体内部几乎任何生化反应过程都可以得到训练和调节,从而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式展开。

  很多年前,在开始研究压力和炎症之前,我想看看自己是否可以通过心身医学技巧对自己的炎性反应过程施加一些影响。在当地一个生物医学实验室的帮助下,我在不同条件下接受了一系列血液测试,包括在典型的工作日、锻炼之后以及吃饭之前等,并获得了不同的细胞因子水平图。简而言之,细胞因子是在免疫和炎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小分子蛋白质。我们可以根据细胞因子水平来评估压力对身体产生的负面影响。细胞因子被称为化学信使(chemical messenger),为其他细胞的激活、生长,甚至死亡传递着化学信息。虽然细胞因子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反应,可以促使炎性反应过程产生积极的结果,但与此同时,细胞因子也会导致一些炎性反应过程长期持续下去,而你却无法加以制止。简单地说,如果你没有生病,或者没有经历能够威胁生命的压力,而细胞因子水平又很高,那么这就会导致不利于健康的慢性炎症长期存在下去,很多疾病都与这有关。

  我的细胞因子数量一直是平稳的,没有什么问题,但有一个早上是例外。那天,由于犬吠声、郊狼的号叫声以及夜里需要起来照顾生病的小儿子,我的睡眠质量非常差。吃早饭时,我感觉疲惫不堪,而且烦躁易怒,对那天即将到来的痛苦折磨感到害怕,因为在那一天,我要花两个小时给学生上课,花8个小时接待患者,到晚上还要拿出两个小时去做报告。用脾气暴躁和焦虑水平上升来形容我那天上午的状态都算是轻描淡写。结果,这对我的身体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一点从我那天早上得到的细胞因子水平图上就能看出来,因为我的细胞因子水平出现了飙升,超出了正常范围。这表明我的身体正在遭受炎症的困扰,虽然我没有感受到,但在我的身体内部却发生着炎性反应。我的免疫系统已经进入了戒备状态,似乎做好了战斗准备一样(其实,考虑到我那天的繁忙日程,也可以使用“战斗”这个词。)但实际上这种戒备是没有必要的。

  我的个人实验表明,日常生活中看似正常的事件也会导致体内出现隐秘的炎性反应。如果这类日子并不多,那么它几乎不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最多只是偶尔促使我们吃一顿培根奶酪汉堡来缓解不适,受害的只是我们的腰围。但如果经常出现这类日子,那么我们的生存本能就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我们也有可能会养成一系列不良习惯,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身体要承受炎症带来的破坏性影响,而且我们的老化速度最终也会因此加快。这可以说是生存本能失控的最大危害之一。

  再思考、再训练

  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条件反射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强烈的影响,我们的心情、健康状况、行为方式等等,都与条件反射有着很大程度的关联性。就我自己而言,我注意到自己过了50岁之后,突然更容易患上伤风感冒了,一年内生了好几次病。于是,我便停下来想一想这是怎么回事。我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可能就在于我一直以来都相信50岁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我的脑海深处,我一直以来都相信过了50岁这个门槛儿之后,随着岁数越来越大,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遇到更多的健康问题以及更多的退化性疾病。你瞧,就是这种错误的、有害的信念使我更容易罹患疾病,而如果我一直以来不这么认为,那么很多疾病都是可以抵挡的。你可能会觉得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点荒谬,因为某些疾病是由一些病菌和无法控制的病原体引起的。但请你想一想自己的生活中是否有这样一些朋友和家人,当他们被确诊患上某个重大疾病之后,他们很快就妥协认命、丧失信心、放弃抵抗了,结果很快就去世了。其实,如果他们不知道自己患上了这个病,或许不会这么早就去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因为这些患者在思想上认为医生的诊断就等于给自己的命运下了定论,以至于完全放弃了抵御病魔的信心。如果目睹过至亲至爱的人去世,那么任何一个人都会相信思想与信念在人生的最后关头会发挥重大作用,因为它们会导致我们体内出现一系列条件反射,催生出一连串生化反应。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条件反射的作用非常大,甚至能决定我们老化和去世的速度。

  在这一章里,我论述了不同类型的条件反射在不良习惯形成过程中的巨大影响。虽然条件反射不一定是习惯形成的最初动因,但肯定会影响习惯的形成过程与严重程度。关于条件反射的影响,最可能的一点或许就是,这种影响往往超出了我们的意识范围,以至于在不知不觉中就发生了,而且我们几乎无法加以控制。更令人不安的是,这种条件反射甚至可以发生在更深的层面,也就是细胞和生化反应层面,给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带来严重的干扰。而且由于这些条件反射可能超出我们的意识能力,所以,有时候即便我们发现自己的健康状况越来差,发现自己养成了这样那样的坏习惯,却仍感到束手无策,更不用说控制自己对外部世界的反应方式了。正如我在前面所讨论的那样,这些条件反射中,很多都发生在大脑边缘系统。

  由于条件反射在习惯形成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调整自己,形成更加积极的条件反射模式,以更好、更健康的方式来应对不适。这是重新训练大脑边缘系统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