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全文阅读 > 第32章 生存本能的作用——压力下的决策艺术与表现(1)

第32章 生存本能的作用——压力下的决策艺术与表现(1)


  恭喜!从阅读本书开始到现在,你肯定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还是通过一些让你十分惊奇的方式去了解的。我希望你能够更加娴熟地应对生活中的焦虑,适应诸多的不适,不管这些焦虑和不适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但是,书中有一大块内容我之前避而不谈,就是为专门留到最后详细叙述。我认为在探讨这个话题之前,有必要带领大家阅读完之前的所有章节。至此,我已经着重探讨了生存本能对身心健康状况产生的巨大影响。但是这些本能除了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状况之外,也深刻影响着我们生命中的其他方面,与我们的生存和成功息息相关。

  在我所提到的这个方面里,我们的生存本能决定了我们短期努力或长期努力的结果,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不适感和生存本能潜伏的时间更加长久。如果非让我给这个方面下个定义,那么我只能称之为“表现”。当我们必须在压力下工作时,反应敏锐且能够在瞬间做出决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处理这种情况,就会表现得十分糟糕。很多利害攸关的场合都是如此,比如,在工作中,你可能需要迅速处理一组数据,结束一大笔金融交易,应付一场起诉或者处理一次冲突;再比如一次测验,不管是能够决定你未来的一场考试,还是会决定你未来老板的一个面试;抑或在一个重大场合,安排你做公开演讲,或者让你向潜在客户和广大消费者推销自己或你的服务;再或者你作为父母、一个伴侣、一位搭档等等,需要表现出强大的力量,为依靠你的至爱之人撑起一片天。如果你是一个专业的艺术演员,你就会知道在试镜中脱颖而出是多么重要。近年来对体育界的研究,也集中到了诱发恐惧的动因上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一大堆运动精英中,把赢家与输家区分开来的不仅仅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或技巧。大部分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极限都是相同的,不同的仅仅是他们适应不安和恐惧的能力。因此,正如大家看到的那样,我们适应不安和恐惧的能力,在我们的表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最终决定一个人的成败。

  我所说的表现,不仅仅指我们年少时贴在墙壁上或冰箱上的奖状。今天,表现的意义更像一场马拉松,而不是一次短跑。作为成年人,要想满足我们诸多的重要需求,越发要依赖我们自己的表现。你不必成为一个专业的运动员或者一个《财富》500强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以使得自己的表现举足轻重;与你表现密切相关的一切一直在你的生活和健康中扮演着巨大的角色,大到让你难以置信。不管你是正收尾一项紧急的工程,力求在一场考试中取得高分,还是绞尽脑汁想给你刚结识的某人留下深刻印象,或者努力打破自己上次的纪录,抑或想在高尔夫球场上打败对手,适应不安和恐惧的能力都至关重要。

  我坚信,我们自身文化中诸多的生存本能之所以偏离正道,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很少有人受到实际训练,没有人告诉我们当需求日益增强时,我们该如何表现自我。因此,当下我们才面临了一个真正的难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的工作量大幅增加了。不信你可以随便问一个学生或工人,现在他们是否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你一定会听到一个响亮的“是”。但是你们最近一次接受训练,学习如何把自己的技能和知识转化为有益的工具,以应对你在压力下的工作是什么时候呢?不少公司现在都出售这样一种服务,表示保证能让你表现良好,或者告诉你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但是绝大部分项目都没有教会人们应该如何处理与表现相关的焦虑情绪。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第一次在压力下的表现都始于学校,比如一次数学测验,或者一场口头报告等。但是不幸的是,作为一个群体,我们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在传授事实、传递信息方面,而不是教导人们如何克服不适并取得优异的表现。我都不记得在学校期间学过什么实用的心理调节技能。甚至那些专门为辅导学生通过标准测验的项目,比如高考辅导班、医学预科辅导班之类,往往只专注于答题所需的事实和知识。他们没能教会人们如何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超越自我并脱颖而出,这些可能和试题中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毫无关系。他们同样也没能帮助学生处理好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可能引发的冲突,其中有些焦虑是有益的,有些焦虑则是有害的。因此,大多数人都只能自己照料自己,实质上,也就是让自己内心的生存本能占了上风。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那些用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时间或减轻工作压力的手段经常会失效。比如,当今大部分教人们自立自强的书籍总爱夸夸其谈,一味专注于如何划分事情的轻重缓急以及如何把远大的目标切分成无数个小目标,各个击破;却没有一本书提到其中的核心问题:要想淡定从容地应对好这些重要事件,首先就应该处理好其内在的焦虑情绪。你必须先有一个舒适稳定的环境,然后才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工作。

  如果你没有学会如何把自己的不适转化为力量之源来优化自己的表现,那么不健康的焦虑情绪就会不可避免地侵蚀你的一切,严重阻碍你走向成功。事实上,我的工作和其他一些工作表明,测试中近60%的人之所以表现不佳,就是由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导致的。被调查者本应超常表现,但仅仅因为受到测评,就使得大多数人表现得有失水准,完全没有超越他们应有的水平,这是十分让人难过的。一些极端情况表明,有超过30%的被调查者,由于受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的影响,表现极其不佳。这之所以如此重要,是由于我们在学校接受测试时产生的焦虑情绪会对我们未来的表现产生巨大影响。

  到目前为止,你已经了解到,一旦在压力下变得高度敏感,反应过度,那么你收到的每一个要求,包括那些最细微琐碎、无关紧要的要求,都会让你恐惧。这时,那些削弱你适应能力的不良习惯也就开始形成并逐渐变得根深蒂固,而且你也知道,这一系列事件导致的最糟糕的结果之一就是触发你的生存本能。忽然之间,你的思绪就会愚蠢地陷入到考试的惶恐中,诱发你的生存本能以及一系列的相关症状。

  唯一值得恐惧的事情

  “唯一值得恐惧的事情是恐惧本身。”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其就职演说中讲出这一句话时,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是恐惧的哲学意涵,但是他指出了恐惧对我们人类产生的影响,这一点是十分正确的。正如我之前所说的那样,我们的身体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每天都处于争战之中,向无数的完全不能称为威胁的因素发起战争(当然,这些所谓的威胁也无法与罗斯福那一代人所面临的威胁相提并论)。

  2000年,《生物精神病学》(Biological Psychiatry)杂志上刊登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是在耶鲁大学的查尔斯·摩根教授(Charles Morgan III)领导下完成的。他的团队研究了压力对人体的影响。他们选择了两个不同的小组,一组是特种部队士兵,一组是非特种部队士兵,然后让这两组人在压力极大的环境下执行任务。凡是熟悉特种部队的人或特种部队内部的人,都知道这是用来执行高风险任务的精英式军事组织。特种部队士兵必须具有强健的身心,必须有信心、勇气和技能,能够单独行动或组成小团队开展任务,而且经常处在一种与外界隔绝的、充满敌意的环境中。追捕并杀死本·拉登的海豹突击队第六小队,就是美国海军的一个特种部队。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的目的就是寻找下面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压力状态下,特种部队士兵和非特种部队士兵体内的某些生物标志物(biological marker)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他们研究的那个生物标志物就是神经肽Y(NPY)。这是一种由大脑边缘系统在应激状态下释放出来的神经递质。研究发现,压力水平越高,神经肽Y水平也就越高,进而会影响到人们的决策和表现。高水平的神经肽Y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具有密切关系,而低水平的神经肽Y则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抗压能力,增强人的灵活性。这些研究人员原本认为在压力状态下,特种部队士兵的神经肽Y水平低于普通的步兵。而令人惊讶的是,特种部队士兵的神经肽Y水平一开始比普通士兵的高得多,但很快又迅速下降,而普通士兵的神经肽Y水平一直保持在高位。换句话讲,面对同样大的压力,普通士兵可能会被其不适和生存本能击垮,而特种部队士兵则能够迅速地管理好自己的不适感和生存本能,以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方式加以应对。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特种部队士兵在极端严酷的环境下仍然能够做出良好的反应。这并不是说他们不会产生恐惧与不适的情感,而是说他们接受过良好的心理技能训练,能够自己引导自己以更加有效的方式管理好自己的不适与生存本能。正是得益于这种训练,他们才变得更加坚强勇敢,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克里斯琴·瓦卡罗(Christian Vaccaro)和宾夕法尼亚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人员也曾经开展了关于如何管理压力的研究。他的研究团队把武术比赛的对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这些人都具有独特的方式去管理自己的压力,使自己变得有信心。那些输掉比赛的选手通常把原因归结为恐惧情绪,而不是技能的缺乏。

  我讲这些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很多人都不会接受特种部队士兵那样的严格训练,但我们可以想象自己拥有像他们那样随时能够做出灵活反应的身心。其实,即便没有接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也有可能做到这一点。在生活的很多方面,我们都需要在压力状态下做出决策,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学会了管理恐惧和不适,我们就极易取得成功。现在,我们来看看大脑边缘系统是如何影响人们在压力下的表现与决策的。

  压力下的决策

  我在前面讨论生存本能的时候,描述了生存本能激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反应的过程,即大脑边缘系统内的下丘脑刺激垂体和肾上腺,进而刺激交感神经系统产生应激反应。这个反应过程之所以会对人们的表现产生特别重要的影响,是因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长期激活会导致大脑皮质丧失与大脑边缘系统协调工作的能力。由于大脑边缘系统会产生恐惧反应,它的影响力超过了大脑皮质的影响力,大脑皮质输入的一些宝贵的、理性的信息则被置于次要地位。这两个大脑部位基本上处于相互敌对的状态,从而不利于我们取得良好的表现。这就像一架飞机,本来有四个螺旋桨,但只有一个工作,就无法正常运转。此外,由于恐惧反应主宰了人的大脑,使人失去了有助于发挥出最佳水平的内心资源(比如自信等),结果导致我们无法制定并执行良好的决策。

  我们对不适的忍耐度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表现能力和决策能力。这一点绝不是无关紧要的。事实上,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曾经发表过很多关于决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最近出版的一本名为《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的著作中,他描述了人类两套相互冲突的思考体系:体系一就是快速的、直觉性的和情绪化的思考,体系二就是较慢的、更加慎重的、更注重逻辑的思考。显然,体系一指的是大脑边缘系统,体系二指的是大脑皮质。他指出,大脑边缘系统通常不是最佳的决策依据,因为即便在没有压力和恐惧的情况下,大脑边缘系统的思考仍然有可能存在严重的缺陷或者不符合理性的要求。但在涉及压力和恐惧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1997年,艾奥瓦大学医学院的安托万·贝沙拉(Antoine Bechara)带领其团队做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他们发现恐惧情绪会让人们更加厌恶损失。换句话讲,当我们感到恐惧的时候,冒险的意愿就会降低,而且更有可能只看到事情的消极面而忽视了积极面,以至于导致我们在决策过程中往往抱着一种自我保护的消极心态,而不是发掘潜在价值的积极心态。即使没有外在压力,情况也是如此,人们同样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因为我们内心对恐惧和不适有一个参照点,即便现实环境中没有压力,没有不适因素,我们仍然心存畏惧,仍然存在保守倾向。焦虑和不适程度更高的人更是如此。

  其他人做的研究也进一步表明我们对消极事物具有内在的偏好。我们处理坏消息的速度往往快于处理好消息的速度,而且在解读形势时,我们倾向于从消极角度去解读,往往忽略了有利的、积极的元素。在模棱两可或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即便出现消极结果和积极结果的概率相等,我们仍然会因为恐惧感的存在而做出消极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