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娘年纪大了,一下给气病了,我得回去陪她,让她好起来。我再没出息,也得让我娘好起来,你说是不是?”
“是。”我干了一碗。
小六笑了:“大哥原来你还能喝啊,能不能实在点?”小六的眼泪一直在淌,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一个人边哭边笑,还一边大口地吃肉。
后来小六再也没提这些事,他开始跟我唠嗑扯淡。他讲了很多他们三蹦子兄弟的故事,讲他们为了能给家里多汇钱,三个人挤在十平方米的地下室里;讲他们为了生活,做的那些偶尔有失道德的疯狂事;讲他们每晚睡觉前都会一起唱首家乡的歌。
我听得津津有味,沉浸在他的话语里,比起平常朋友和同事讲的那些前天谁赚大钱升职了,昨天谁终于历经艰辛实现梦想,今天谁多么励志多么辉煌,有趣。有趣的不是小六的讲述方式,而是他讲的每一句话,都太过真实,真实得更像生活。真实的,这才是人生。
生活真的有那么多光鲜和亮丽吗?生活真的可以一如海面升起的太阳让人向往和着迷吗?生活真的有那么多苦尽甘来的实现和获得吗?
与其说人生是为了实现和获得,不如坦诚地说,人生不过是不断地失去和承受。
“生活就是这样,不如诗啊。”
那晚我背着小六离开饭店,我走得战战兢兢,努力平稳脚步,真怕一个震荡他就吐我一头的啤酒加肉。小六好样的,一直没吐,就是一边撕着我的耳朵一边喊“驾”。我突然想到,他不过和我一个年纪,大学刚毕业的年龄,还是一个大男孩啊。
背他回去的路上,小六一直在笑,笑得酣畅淋漓,我问他到底在笑个啥。“想让我哭?去你娘的吧!”然后又是一阵大笑。
那笑声震耳欲聋,在夜晚的空气中肆意飘荡,简直和战场上斩杀百敌的英雄一样荡气回肠。
对,小六是个英雄,生活里的真英雄。
愿他永远把酒当歌,以笑代哭。愿他永远这般倔强地藐视人生一切的不如意。
小六走后,我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再也不坐三蹦子了,以此纪念小六。
爷爷的妈妈————我的太奶奶,今年99岁,前年我回老家看望她时,她老远就兴奋地喊我:“是豪豪吗?豪豪回来看我了!”我跑过去像对待一个小女孩一样把她搂进怀里。一个大半身埋进土里的人,一个全身刻满皱纹像一棵枯朽老树的人,却依然耳聪目明、头脑清晰,饿了的时候能用一口假牙啃半只烧鸡,太奶奶才是我的女神。
爷爷对我说,太奶奶是个了不起的人,她和在那个裹脚年代长大的人并无二致,了不起的是她一直活到了今天。她经历了那个时代每个人都经历过的饥荒、混乱、“文革”,经历了这个世上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苦难、不如意、病痛、离别,以及生活与岁月带给每个人的孤单寂寥。
她至今依然站立在这片土地上,虽然她没有成功和荣耀,没有策马红尘的青春,没有为了人生理想的一路奋战,但她从来没有被生活打败过。她没能从岁月那里获得些什么,可岁月也从未能从她身上剥夺摧毁什么。
她是一个真实的、平凡的,像这个世界上被无数人所鄙夷的,又和无数人一样为了活着而生活的人。
她是个了不起的人,是我心里的女神。
太奶奶没有所谓的人生哲学和长寿秘诀,活了将近百岁,走过了一个世纪的人,每一句对生命的感慨都是经过了时间的验证的,但她一如过去从不言感悟也不语遗恨。我从来无法从她那里获得一些指点或经验之谈,我俩在一块儿的时候干的最多的事就是一起吃烧鸡。
关于她的人生过往,我从爷爷那里听到过一二。太爷爷在世时是那个年代的财主,生意做得很大,家里有两辆马车,大土豪。这当然一定是要被“革命”的,被大伙深恶痛绝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太奶奶只是命运的跟随者。命运弄人,太爷爷不到四十岁就离世了,不到三十岁的太奶奶成为了对丈夫阶级仇恨的转移者、批判的承载者。唾弃、咒骂、侮辱,这些基本上构成了她的后半生。她并没有悲愤和怨恨,像一块钟表一样继续生活。只是在每一年太爷爷的祭日时,她都会做上一锅肉,无论贫穷或富裕,然后一个人端起一碗肉坐在家门前,一边流泪痛哭,一边大口吃肉。
流着眼泪也要吃下肉——这就是太奶奶一辈子的人生哲学吧。
我们每个人都像漂浮在海面上的一叶孤舟,被大浪翻滚,被海水吞没,难得风平浪静,还要苦闷与孤单无助。可这片汪洋上,着实漂泊着太多和你我一样的孤舟破船。
就像老水手会嘲笑新水手的惊愕和慌乱,有一天,你也会因想起过去自己的不知所措而谈笑风生。
你我他都明白,每往前走一步,每长大或苍老一岁,那些得到的,其实永远无法抵消所失去的。人也许真的会在某一岁开始停止前进,不再变得更聪明、更靓丽,不再变得更睿智、更有才学。但是有一件事,是这世上的每一个人都在永远、不断、直到死去也在成长和变强的,那就是承受力。
人的心脏一直在变大,心里装的回忆和故事永远在丰盈,心房的厚度在增加,心窝里那个曾经最脆弱,恨不得一针致命的地方,其实也在越来越坚硬。
有时就觉得吧,哪有那么多的辉煌和荣耀,快乐对于人来说总是短暂的,悲痛才是永久的,才是让人铭记的。永远在受挫、在告别、在彷徨、在孤单。你说人活着是为了实现和获得吗?不是,人在世上每活一天都是在失去和承受。你说人是靠理想和憧憬活着吗?不是,人是靠坚强活着。
明明懂得很多大道理,可当自己深陷其中时又迷茫脆弱得像个孩童。生活周遭的一切就是如此,发生在别人身上时,你总会感到太过残酷和无情,可当它落到你头上时,无论如何,你也会走下去。
伟大的人或许都有着相同的伟大,可平凡的人,一定都有着不同的伟大。
生活啊,不过如此,流着眼泪也要吃下肉。
如果今天过得不太好,就给自己吃点好吃的,看会儿想看的影剧,然后早点上床睡个美容觉,别把今天的坏情绪带到明天,明天是无辜的。“你把这事往好了想到头,再往坏了想到头,然后就没什么了。”心就一拳大,装满了快乐,悲伤便挤不进来。
“祝贺你,最后娶到一个像我一样的女孩”
后来,你总是爱上一个和他很像的人。
晚上和哥们儿在一家串吧喝酒,这家串吧叫“很久以前”,离我家不远。店里的装潢和布置有点儿酒吧的感觉,灯光昏暗但很温暖,放的歌曲常有些伤感,里面的氛围总是不禁让人回忆起什么。
和哥们儿喝到酒兴正酣时,旁边的座位来了两个女孩。这两个女孩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我也并非喝了点酒就想看看“美色”。只是其中一个女孩的表情很痛苦,眼里总时不时地闪着泪光。她俩坐下后,其中一个女孩直接要了一打啤酒,我摇摇头笑着对哥们儿说:“我喜欢听别人的故事。”
那个忍着泪水的女孩一杯接一杯地给自己灌酒,旁边的女孩总是欲言又止,只好陪着她喝闷酒。两个女孩连着喝下了四瓶啤酒,终于停下,女孩的泪珠一直在眼里打转,可始终没有掉下来。她一只手死死地握着酒瓶,肩膀有些颤抖。因为我们的座位实在离得很近,她一开口,话语便飘进了我的耳朵里。“他结婚了,我的前男友。”她是哆哆嗦嗦地说完这九个字的,说完马上做深呼吸。我不知道从她接受这九个字到现在鼓起勇气说出来,经历了多大的心痛,但从她一进来那颤颤巍巍的身子和眼里的泪光,我多少能感受到一点儿。对面的女孩一下愣住了,眼神里满是惊讶,再一次欲言又止,只是点了点头。
“你知道吗?他身边的朋友都说和他结婚的那个女孩很像我。”说完这句话,她整个人好像崩溃了一样,泣不成声,忍了很久的泪水全部涌了出来。哭了好一阵子,到最后她只是抽搐着身体哭泣,而眼里已经没有泪水可流。我感觉她好像把身体里的水分都哭了出来,整个人甚至干瘪下去,进门时那股忍着泪水的高傲早已烟消云散。
“他结婚了,我的前男友。”“你知道吗?和她结婚的那个女孩很像我。”虽然我们只是陌生的路人,但是当我听到这两句话时,话里那满满的悲伤和心痛还是多少刺痛了我一下。
接下来就是女孩一边抽泣一边诉说心里的悲痛,旁边的女孩抱着她努力地安慰,后来本想安抚她的女孩也流下了眼泪。
从她俩的话语中我多少了解到,女孩和前男友曾经相恋五年,到今天分手七个月。女孩的心里一直坚信两个人总有一天会重新回到彼此身边,从没有想过男孩会有一天突然结婚,更伤人的是新娘和自己从外貌到性格都那么相似。
女孩后来一直重复着一句:“他怎么就会真的忘了我呢?”
记得曾经和朋友探讨过一个问题,当一个男人真心爱过一个女人后,那么以后所心仪和喜欢的女孩都会多少有曾经那个女人的影子。这些影子无处不在,可能小到爱吃的食物,也可能大到整个人的性格,可很多时候,当事人都是死活不愿承认这一点,只有身边的朋友旁观者清。
人就是这么一种奇怪的动物,明明嘴上说着不爱了,心里想着要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可是过去的习惯、曾经的记忆总是会悄悄渗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那些曾经以为时间终会帮你抹掉的回忆却在时光的过滤下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本以为会慢慢淡忘的故事却有的刻了骨,有的铭了心。
用生命爱过的人,怎能是一句忘了便会真的忘了的。那是曾经无数个日夜思念,陪你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的人。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能够相爱,已经很不容易。两个人历经了多少个阴差阳错,多少次擦肩而过,终于鼓起勇气捅破了那层窗户纸,牵起了对方的手。从初见到相爱的那段故事,又是多么美好的回忆。两颗心忽上忽下,因为对方的一句意料之外的关心而窃喜很久,因为对方的一句无心之语暗自悲伤,因为一点小小的情话而红了脸颊,那是初见时爱情里最青涩又珍贵的画面。
从相爱到相伴又一起走过了多少坎坷,迈过了多少磨难。从相伴到最后亲人般地相依,已经装下了太多太多的故事。一起走过的小路,一起看过的电影,一起吃过的美食,一起唱过的歌,一起笑过的容颜,一起流过的眼泪,这些怎能是一句忘了便可以忘了的呢?
这些年身边很多朋友都有过一脸痛苦的倾诉:“我实在不想和她在一起了。”原因理由各不相同,但就是一颗心坚定不移地想要分开,劝分不是,劝和也不是,只好任他决定。可等真的分开后,脸上又藏不住内心的后悔,总是不经意间提到:“那会儿我和她……”即便心里再后悔再想回到过去,为了那让人哭笑不得的自尊,还是咬着牙继续不回头地向前走。等开始了一段新的恋情后,又总是一次次地回忆起过去的人,而大多相处融洽的新恋人恰恰又都是和曾经的恋人有几分相似。朋友们便会不禁问一句:“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和她分开?”
过去和恋人分开时,那时的自己也是倔得不行,身边朋友劝阻了一遍又一遍,自己还是非要钻牛角尖。可是等真的分开了,却又总被回忆侵袭。打开衣柜,那些曾经喜欢的衣服一半都是她买的;翻开抽屉,满满的都是过去圣诞、生日、情人节的礼物;晚上听首歌,发现是她过去推荐的;习惯去的饭店,发现也是和她去了一次又一次的;给朋友讲个笑话,甚至都会恍然发现那是她曾经讲给我的;发短信的措辞习惯;在公交车上习惯坐的位子,都有她的影子;看到的每一个觉得不错的女孩,想了想才发现好像都是多少照着她的模子刻出来的。
分分合合,无论分开多久,无论故事是结束还是已经更换了主角,可心永远只有一颗,里面放过的人装过的记忆,不是说换便能换了的。
“这世上从来没有未完的故事,只有未死的心。”
两个人分开,故事虽然结束,可是心却没有死,即便彼此又遇到了新的恋人,重新开始了一段新的故事,很多时候也只不过是找到了一个和曾经的人相似的人,用另一种方式继续了曾经的故事。心不死,故事永远不会真的结束。
我记得那时身边的朋友劝阻时有一句话一下扎进了心里:“你以后所感动的每一件事,无非都是她曾经感动过你的;你以后所开心、悲伤的每一句话,也无非都是她曾经对你说过的。你无非是和另一个女人重新走一遍你和她曾经走过的路,经历一遍你和她所经历过的一切。”
当你以为一切真的重新开始时,终有一天会如梦初醒,原来你只是又回到了曾经和她走过的起点。
我们曾用数年的时间爱一个人,再用数年的时间忘记,浓烈地爱过,撕心裂肺地疼过,然后却匆匆牵着别人的手结婚。曾经苦心经营了那么久的爱情,最后竟是为了让自己和下一个与她相似的人走入殿堂。想起这些,怎能不让人心生可惜和悲伤?
和哥们儿起身准备离开串吧的时候,那两个女孩还在彼此诉说着,那个哭了很久的女孩也许是哭干了眼泪,又逐渐回到了进门时高傲的姿态。“我想给他发条短信,你觉得怎样的一条短信能刺痛他,但又不失姐的风度?”她对身旁的女孩说。
回去的路上,哥们儿想起刚才听到的那个女孩的问题,开玩笑地问了我一句:“才子,你觉得应该发一条什么样的短信?”
我想了想说:“祝贺你,最后娶到了一个像我一样的女孩。”
有一个男孩,他钱包里总是放着一张双人合影,合影的女孩这些年换了又换,有的成熟稳重,有的清新脱俗,有的娇媚可爱。这些变换的面孔像一副副面具一样摆设在男孩的岁月里,这些面具背后总是隐约有一张烙印深刻的面孔,像是在用不同的证据证明一个事实,一个他自己想考证却又不敢面对的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