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能吏”仇和全文阅读 > 第4章 昆明造城

第4章 昆明造城


  2007年12月,仇和调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下车伊始,仇和就在元旦到昆明市环保局调研,并提出了“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的惊人之语。

  沿用治理太湖污染的经验,仇和将昆明的35条滇池进出河流都安排了市级和局级领导做河长,规定所有河长每半月巡河一次。他自己亲自担任盘龙江的河长,并将标示牌立在江边。正是从仇和开始,滇池水质遏制了继续恶化趋势。

  初来乍到的仇和对昆明进行了重新定位: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特色生态城市。在他的主持下,昆明市将生态环境指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硬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

  过去昆明每年植树10多万棵,仇和要求按昆明市每人一棵树的栽种量,3年-4年内新增320万棵大树。结果各区自加压力,2008年主城四区和呈贡新区的乔木种植总数达到171万棵,相当于前十年昆明市植树的总和,为此政府和社会各界投入27亿元,几乎是一年等于前30年对城市绿化的总投入。

  庞大的绿化投入,超过了昆明本地苗木产业的生产能力,外购苗木大幅度增加。仇和如此强力地推动有“春城”之称的昆明植树,从一开始就有腐败的传闻。

  昆明绿化行业的人士对财新记者证实,确有部分苗木来自江苏,比如一些绿化树种,如中山杉、美洲黑杨等,主要产地在江苏,不是云南本地树种。

  “仇和在江苏搞绿化起家,有苗木绿化经验,从江苏宿迁等地引进,也可能当地产量当时有些过剩。”这位人士认为,外界传言昆明绿化树种都是从江苏运过来,且价格不菲,有些以讹传讹,“但从根本上讲,绿化应该因地制宜,实地实木,尽量选择本土树种。”

  上述人士称,客观上,仇和推行的政策对苗木企业有些伤害。仇和提出绿化工程分四年实施,一般的绿化工程项目,几个月就可完工,但政府前三年每年只付给企业30%,最后一年结清剩余的10%,苗木企业经营资金压力大,行业怨声载道,但胳膊拧不过大腿。

  在交通建设方面,仇和也要求原本计划三年修好的昆明二环路在一年内完成。2008年10月,二环路全面开工,整个昆明都在挖坑修路,所有道路都陷入拥堵,但确实在不到一年时间内提前完成任务。2010年昆明兴建地铁,仇和又下令6条地铁线同时开工。

  仇和将交通提到了政治高度:“没有大交通就没有大物流,没有大物流就没有大流通,没有大流通就没有大商务,没有大商务就没有大市场,没有大市场就不可能带动昆明的都市经济发展。”媒体报道称,为解决市区交通拥堵,2008年,昆明市出台了《昆明主城区内单位及小区道路转为城市公用道路方案》,将30多个小区的道路公有化,用毛细血管的“微循环”分担城市主干道的交通压力。

  但这个颇有创意的思路遭到了昆明部分小区业主的反对,因为按照《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市民提出疑问,昆明市政府对这些业主私产的公有化,事先没有征求过市民的意见,也没有开过任何听证会。这个质疑让政府相当狼狈,不得不补充了协商赔偿办法,但仇和执政特有的决策一下立即执行、省略专家论证和公民听证的现象,并未就此收敛。

  仇和有句名言:“老大难、老大难,老大抓了就不难。”他一到昆明,就快刀斩乱麻,上马了许多昆明市以前曾多次讨论但一直未实施启动的项目。除了滇池治理、植树造林、二环路和地铁建设,最典型的就是城中村改造。

  与宿迁一样,仇和也将大拆大建作为其主政昆明的重中之重。2008年2月,在官渡区佴家湾村,他宣布启动对全市336个城中村的改造工程。虽然暴力拆迁屡见报端,但仇和实行的政策是拆一还一,原地安置,基本上维护了原住民的利益。

  不过,有云南地产界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仇和主政昆明期间,简单的“拆一还一”,使新建筑容积率超高,人口难以疏散,呈贡新城则出现了空心化。“由于城中村改造政策模糊,不讲规则的小型开发商大发其财,知名开发商则难以进入,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逆淘汰。”

  2009年8月,仇和启动了对昆明老城区螺蛳湾市场的搬迁工程。螺蛳湾日用商品批发市场于1989年9月建成,是年销售额过百亿元、西南地区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为提升城市形象,昆明市决定将其整体搬迁到20多公里之外的中豪·新螺蛳湾项目。虽然集体抗议事件不断,但涉及上万摊位的旧螺蛳湾依然被强力抹去。

  一边大拆,一边大建。2009年12月,总用地860.1亩、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共有23000个商铺的“中豪·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一期市场开业;2010年12月,二期200万平方米的主体市场开业,汇集家用电器、手机通讯、珠宝玉器、民俗文化、云南特产、茶叶、花卉、酒店用品、品牌服饰、海外进口商品等逾20个大类,近2000个品种的数百万种商品;2010年8月,仇和亲自出席了新螺蛳湾三期市场暨回迁安置房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约500万平方米的三期工程,为新螺蛳湾项目的收官之作,包括能吸纳3万商户的三期主体市场、中央商务区、回迁安置房项目三大板块。2013年8月,新螺蛳湾三期开始营业。

  新螺蛳湾整个项目计划用地近1.2万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其中商贸城占地面积5705亩,小商品生产加工区3000亩,物流仓储区3000亩,仅一期工程就超过闻名世界的义乌小商品城。坊间将这个规模超大的造城工程,看做仇和在昆明大拆大建、营造城市的典型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昆明消息人士指出,仇和在昆明主持的这些大拆大建,大多有江苏建设和地产企业的身影。

  缺乏决策程序的大拆大建、毫不避讳的政商关系,让云南官场对仇和非议、举报不断。2011年底,仇和转任云南省委副书记。翌年的中共十八大,虽有积极运作,但仇和仕途已是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