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虽然人们具有高代谢率,使热量支出大于夏天。但是气温的变化会刺激人的食欲。从入秋天气变凉开始,人们开始更容易饥饿,进食量更大,更喜欢热乎乎的食物,对甜食和淀粉类食物,更加热爱。北方人一到秋天有“贴秋膘”的习惯,就是多吃肉多吃淀粉类食物增加脂肪含量以抵御冬天的寒冷,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抵御冬天的高代谢率和热量流失。这种文化习俗源自人体的生理反应,即使没有“贴秋膘”的习俗,人体会自发动用它的“贴秋膘”机能。不只是人类,其他需要过冬的哺乳动物都会因气温下降而有意吃大量的食物。所以狩猎动物一般在秋天,因为那时的哺乳动物最胖最肥。
气温对食欲的刺激作用大于寒冷带来的高代谢率,所以如果不加人为干预,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经历一个冬天的人通常会发胖。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冬季训练。冬季室外寒冷,户外运动相应减少,这会影响人们的总训练量。同时如果室内外温差较大,会刺激人体睡眠,也就是所谓的“冬困”;即使不睡,生理反应投射在心理上也会懈怠于去室外训练。即使健身卡一族,去健身房路上的寒冷、洗澡时脱穿衣服的麻烦,都会影响人们训练。因此,在冬天,人们的训练量一般会小于夏天。
综合上述因素:对于一般人的减肥效果,通常夏天会好于冬天。而且由于夏天人体会排出更多汗水,脱水作用明显,在降体重上,效果也会好于冬天。
当了解到冬季发胖的原因,通过控制冬季发胖的这些因素,便可以控制冬季发胖,并完成冬季减肥任务。
(1)针对气温低食欲盛。减肥的人们在入秋变凉后就要有意控制饮食,保持饮食量与夏季相同,秋凉后的高代谢率会自动让你减轻体重。
(2)继续利用冬季的高代谢率,把训练量控制在夏秋水平,可稳保冬季不发胖,同时有一定几率可以减肥。
(3)将减肥平台期留给夏季。所谓减肥平台期就是减肥者在经历一段体重减轻后,机体会自我保护性降低代谢率,用以抵抗体重下降;同时先前的训练动作由于长期训练形成了动作自动化,其动作效率会提高,单位动作消耗的热量会降低。此时减肥过程会缓慢甚至停滞在一个水平上,这个停滞的体重水平叫做减肥平台期。冬季的训练为夏季进一步减肥打下基础,并把这个平台期留给夏季。减肥者利用夏季的食欲下降、便于运动、气温高脱水效果明显等因素可成功度过减肥平台期。
喝普洱茶能减肥吗?
阮光锋
最近几年,喝茶减肥的说法颇流行,其中喝普洱茶减肥就是常见的一种。喝普洱茶真的可以减肥吗?其实,减肥及控制体重的关键还是在能量的收支平衡,要想控制体重还是得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也就是少吃点、多运动,目前的研究证据还不足以证明喝茶可以减肥。
普洱茶中都有些什么成分呢?普洱茶是一种将绿茶经过细菌发酵成的后发酵茶,属于黑茶类。所以,普洱茶和绿茶的成分其实很接近,都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抗氧化物质,如茶多酚、儿茶素等。不过,由于工艺的不同,普洱茶中抗氧化物质也略有差异,比如,绿茶中含有较多的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中含量最高的一种组分),而普洱茶中EGCG就会少一些。另外,茶叶中也含有较多的咖啡因。
有人说,茶里的咖啡因能使人兴奋,兴奋了就可以帮助减肥。虽然咖啡因使人兴奋,人体的基础代谢能量消耗增加,运动能力增强,能量消耗是会多一些,但是,它对基础代谢的影响很小。所以,茶里的咖啡因也不能帮助减肥。还有人说,茶叶中的抗氧化物质,如茶多酚、儿茶素、EGCG等物质能帮助减肥。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最早发布了关于普洱茶可以帮助降低高脂老鼠腹部组织重量的研究结果。后来也有很多动物实验发现,茶多酚、儿茶素、EGCG等抗氧化物质可能通过影响脂肪细胞和前脂肪细胞的生理功能,起到抑制肥胖的作用。但是,动物实验使用的茶叶提取茶多酚的量都很大,普通人每天很难喝那么多茶。那么,在人体研究中的情况又是怎么样呢?2002年,在法国的一项有关中等肥胖个体的初步研究中,受试者服用特制的绿茶提取物(AR25)12周后,平均体重下降4.6%,腰围减少4.5%。该试验中每日绿茶提取物剂量可为人体提供270毫克EGCG和150毫克咖啡因,相当于每天六七杯绿茶。而有个日本研究者发现,即使每天喝10杯绿茶,实验对象的体重指数也没有变化。实际情况是,一般人并不会每天喝很多绿茶。2009年《肥胖杂志》上一项研究对以前的试验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发现,绿茶中的抗氧化物质儿茶素、EGCG和咖啡因混合物并不能帮助减肥。
另外一种认为喝茶可以减肥的理由就是“喝茶可以帮助分解脂肪”,似乎喝杯茶就能使人体内的脂肪自己分解掉。其实,人体内的脂肪不会因为喝茶而减少,喝茶加速分解脂肪并没有临床依据,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够替你燃烧脂肪。2013年,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研究人员对31名成年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将这些人分成三组进行观察实验,其中第一组服用绿茶提取物(绿茶提取物的量相当于每天喝8杯绿茶),第二组服用安慰剂,第三组人员前6天服用安慰剂,最后一天服用绿茶提取物,然后让他们做运动,并测定其血液中脂肪氧化的数据,结果发现,他们的脂肪氧化并没有发现变化。
综合以前多项研究,2012年,加拿大科学家对多个数据库中关于喝茶与体重控制的研究进行了筛选和荟萃分析,结果发现,喝茶对于成年人的体重并没有显著影响,也没有减肥的效果。因此,期望每天下午喝杯茶、看看报纸就能减肥的想法要趁早打住,还不如趁下班时间抓紧多运动运动。
不过,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喝茶也可以算作是一种“减少能量摄入”的方法。比如,有很多人,特别是现在的一些年轻人,他们很喜欢喝含糖饮料,而且非此物不喝,殊不知这些饮料中都有很多糖,喝下去会摄入很多能量。如将甜饮料改成喝茶,茶里就没有那么多糖,实际上就减少了能量的摄入,也许还可以帮助减肥。
作者简介:阮光锋,百度知道特约作者,现就职于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FIC),营养与安全硕士。
瘦子比胖子更健康?
继续者张付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人的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力都免于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大家可以看出健康包括三层意思,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健康三个维度来分析,很难说清胖子和瘦子谁更健康。
本文仅从身体健康层面谈论,看胖子和瘦子谁能胜出。
狭义的身体健康指:身体的器官和组织具有高效的功能和代谢水平,同时机体可以免于疾病、受伤和疼痛的状态。
多伦多约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6000名平均年龄16岁的肥胖人士进行研究,6000人中既有男生也有女生。研究从药物和身体测试方面,将这组肥胖人群与正常体重人群进行对比。结果是那些超重的人在健康程度上比那些反复减肥反复反弹经常改变体重的人更高。
美国专业期刊《应用医学、营养、代谢》也表明,在各项指标的对比测试中,并不能证明瘦人的健康程度优于胖人,比如那些规律饮食规律运动但依然超重的人,其健康程度优于那些吸烟、放浪生活的瘦人。加拿大研究人员指出,体重指数(BMI)并不能完全从健康角度判断一个人是否应该减肥,医生应该从整体指标判断对方应否减肥。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轻微偏重者寿命比正常体重者还要高。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的解释是:多余的脂肪可以为疾病及伤痛储集能量,使患者更容易康复。
据《美国医学学会杂志》的报道,体重指数(BMI)为25~30的微胖者,其死亡的几率比正常体重者低;而体重指数大于35的超重者,其死亡风险又会比正常体重者显著增高。
对胖人和瘦人的健康程度进行比较是有条件的,比如政治条件、社会条件、年龄条件、气候条件等。
比如在政治动荡、战乱与饥荒年份,胖人有更大的几率度过艰苦岁月得以存活,同时胖人对急性外源性疾病及外伤的康复愈合能力略显优势。但是在食物充足的和平年代,胖人在中年后高发的各种慢性疾病会使其健康状况不如瘦人,比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类,胖人发病率均高于瘦人。
年龄因素也会产生重要作用。出生时,婴儿要保持一定体重,尤其在3岁以前,能否得以存活的重要条件就是婴儿的体重。3岁前的幼儿,大体重与健康状况正相关。这和民间所称赞的“大胖小子”习俗一致。随着年龄的推移,青春期肥胖也不会造成很多不利健康影响。大体重的真正麻烦一般发生在中年以后,因为慢性病、关节炎等一系列问题开始更多困扰胖人。
气候条件上,在寒冷地区,胖人的耐寒能力使其更容易生产生活。而在热带地区,胖人会比较痛苦。
为了提高个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保持正态分布的中间状态会更好。即适度控制体重,不要太胖也不要太瘦,保持运动习惯,有一定肌肉含量,保持体重指数在18~30之间。
总之,胖瘦各有别,人类因为多元才精彩,没必要以一个标准作为衡量。健康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就连用身体健康指标为判别标准,胖瘦优劣也尚无定论,更何况健康还有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两个维度。
燃烧卡路里,有氧运动比力量训练更有效?
继续者张付
力量训练和减肥
力量训练有助于构建肌肉,而肌肉与脂肪组织相比,有更强的代谢率。肌肉含量高者有更强的静息代谢率,即人在不运动静息状态,肌肉含量高者比含量低者可以消耗更多的脂肪。降体重的过程通常是肌肉和脂肪一同减少,而力量训练可以有效维持肌肉的含量,防止其因为降体重而含量降低。
另外,力量训练后的后燃效果强于有氧训练。所谓后燃效果指机体在运动训练后,不能马上回归静息时的低代谢率状态,而需要保持相当长时间的高代谢率状态,该状态主要是修补运动时受损的机体微细结构,糖原恢复以及产生运动后超量恢复效应。由于运动后热量的消耗通常要氧气参与氧化完成,所以运动生理学家们用运动后氧气的消耗量间接推算运动后热量消耗,这种运动后高氧耗值的现象叫做运动后过量氧耗。而力量训练将产生强于有氧训练的运动后过量氧耗现象,即力量训练后静息时的脂肪消耗量大于有氧训练后的静息脂肪消耗量。
有氧训练与减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