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那些年我们一起信过的谣言全文阅读 > 第15章 似是而非的孕产经(5)

第15章 似是而非的孕产经(5)


  胡须和我们的汗毛、头发一样,都是身体的毛发,是毛囊内的毛母细胞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角质化并累积而形成的。只不过,胡须是一类受激素调控较大的毛发。一般而言,在男性进入青春期后,脸颊与嘴唇周边部位的毛囊内,毛母细胞受到睾酮等雄性激素刺激而变得活跃,大量分裂形成角质细胞,使得原来细弱的汗毛逐渐变粗变硬,从而成为胡须。

  胡须的密度由生长胡须的毛囊密度决定。通常,一个毛囊内只有一根毛发生长,因此对于胡须来说,胡须的密度取决于生长胡须的毛囊密度。从青春期开始,生长胡须的毛囊数量开始逐渐增加,等到成年后数量趋于稳定。因此,在青春期剃须时,的确会出现“胡须越刮越密,越刮越硬”的情况。不过这并非是刮胡子这一行为导致的,而是生长胡须的毛囊数量增加和活动加强的结果。等到发育结束后,这种现象就不明显了。

  而对于成年人来说,有时产生的胡子越刮越密的错觉,是因为剃须后萌出的胡茬较硬,从手感上好似变密了所致。其实如果在胡须生长相同时间时触摸,则并没有大的区别。

  作者简介:勿怪幸,百度知道特约作者,日本东京大学外科博士。

  新生儿需要挤****吗?

  挣脱枷锁的囚徒

  新生儿出生后经常有不同程度的乳房增大和肿块,部分还会伴有少量乳汁样液体分泌,这种现象常常引起年轻父母的担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呢?

  母体激素对新生儿的影响

  现在医学研究告诉我们,孕晚期母体增加雌激素和催乳素的分泌,促进乳腺增生为产后哺乳做准备。部分激素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中,使得胎儿和出生后的新生儿乳腺出现一些一过性变化,包括:

  乳房增生无论男孩还是女孩,有70%左右新生儿在出生后会出现乳房肿胀增大,通常有1~2厘米大小,部分其中还有一个硬肿块,民间也称为“乳核”。增生明显者还会伴有****内陷,这是因为乳腺组织骤然增生,而其中的纤维组织牵拉所致。随着体内雌激素的消退,这种增生通常在2周内恢复。

  溢乳有5%~20%的新生儿在乳房增大的同时会有少量乳汁样液体分泌。研究发现,其成分与母体的初乳没有差别,说明是新生儿乳腺组织在来自母体的催乳素作用下分泌的乳汁,通常也在2周内消失。

  但是,在少数情况下,溢乳会持续存在2个月甚至更久。这又是为什么呢?研究发现,来自母体雌激素的撤退,使某些新生儿通过反馈机制刺激垂体分泌催乳素,促使乳腺分泌乳汁。

  处理原则现在医学认识到,这不过是一种一过性正常生理现象,处理原则上均明确强调,禁止试图挤出存在的乳核或者分泌的乳汁的任何行为,因为这样做不但无益反而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并刺激泌乳持续存在。

  也有研究发现,挤****并不增加感染,却可以刺激泌乳现象持续,因为挤压行为通过对乳房的刺激启动泌乳反射。

  传统认识不同文化,对于这个现象有各自不同的认识和解读,但是有一点是趋同的,就是认为如果不做处理,会影响乳房的发育,可能导致成年后的乳房发育不良、****内陷、两侧不对称等,因而都主张应该挤出存在的乳核和乳汁。

  在西方,新生儿泌乳被称为“女巫的奶”(witch‘smilk),把产生原因归于迷信和巫术,到16~17世纪更是被广泛用于宗教迫害的手段——巫术审判(witchtrials)。

  母体激素对新生儿其他方面影响新生女婴还可能出现****区域的临时性变化,包括****肿胀、****分泌和排出少量白色液体(生理性白带),以及少量的****出血。这些现象是常见的,通常在2个月内逐渐消失,不需要做任何处理。

  乳腺并发症

  通常情况下,新生儿一过性乳腺增生和溢乳不需任何处理就会逐渐消失,但是,也可能出现一些令人不安的状况,包括:

  新生儿乳腺“巨大”增生下图所示为《新英格兰》杂志2009年刊载的一个典型个案报道,一名8日龄男婴,出现双侧乳房“巨型”增生,孩子没有任何不适表现,也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很快就自然消退了。但是也有研究认为,出现这种“巨型增生”可能意味着个体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超敏”,而雌激素是已知的乳腺增生刺激剂,跟乳腺癌发生存在相关,因而认为这类孩子应该加强随访。

  新生儿乳腺炎新生儿乳腺炎虽然少见,但是一旦发生,约50%~70%发展成为乳腺脓肿,需穿刺抽脓或手术引流,手术治疗往往导致乳房发育受损和不对称性等严重并发症。仅有的一组新生儿乳腺炎随访到青春期的报道中,平均随访时间为14年,8例中有7例乳房存在临床和/或超声检查异常。因此,预防新生儿乳腺炎发生非常重要。

  ****血性溢液罕见,但一旦出现又非常令人担忧,因为在成年人****血性溢液往往与乳腺癌联系在一起。有学者通过对文献报道的有限病例分析认为,发生于婴儿的****血性溢液属于一种特发性疾病,原因可能是乳腺导管对来自母体的激素反应异常所致,除少数病例表现为乳腺导管扩张症,大多数并未发现与严重的乳腺病存在关联。处理原则上主张尽量避免做侵入性检查和治疗,长期随访,多数往往会自愈。

  女巫的奶和女巫标志

  新生儿怎么可能产奶呢?又为什么自己就消失了呢?那一定是被什么怪物给盗走了。开始是吸血鬼,主要是猫头鹰和蝙蝠等,后来是女巫。等到女巫被用来解释新生儿产奶这个现象时,似乎一切都变得那么“顺理成章”了。

  在西方文化中,大多数时候,女巫就是指那些为了获得超能力(巫术)而把灵魂出卖给撒旦的女人,她们主要的职责就是奉撒旦之命到人间消灭小孩。白天,她们保持着人形,到了晚上可以幻化成各种怪物,吸吮熟睡着的孩子们的乳房的乳汁——而女巫吸吮的也不是真正的乳汁,而是“小鬼”或者“魔宠”。也就是说,新生儿的乳汁是专为女巫准备的,也因为被女巫盗走才会自己消失,因而被称为“女巫的奶”,见于西方各种文化和传说中,直到今天,即便在正规医学文献中,也常把新生儿溢乳现象称为“witch’smilk”。

  新生儿增生的乳房和****在16~17世纪发生在英国和法国的巫术审判中,成为了女巫标志之一。在法国,认定女巫的最强有力证据是依靠身体检查来获得的:“……所有的女巫身上都有一些标志,或在肩膀上、在眼皮上、在舌头或嘴唇……”在英国,女巫被认为在夜间从婴儿乳房吸吮小鬼,而女巫身上也可以发现奶嘴(teats),通常就是身体上类似于疣之类的赘生物,少数时候也包括新生儿增生的乳腺和****。无论在英国和法国,一旦在身上发现这些女巫标志,那么就可以认定为女巫,接下来就可以合法地施以酷刑。下图所示内容是当时巫术审判中常用的刑罚之一:被告被缚手缚脚,浸入深水。如果被指控的女巫不下沉,说明水(代表神)拒绝了她,就被认为有罪;如果她下沉(淹死),就被认为是无辜的。

  据说,在16~17世纪欧洲的灭巫运动中,至少有20万人被指控为魔鬼而施以极刑,其中绝大多数是女性。

  新生儿乳腺增生和溢乳不过是一个平常的生理现象,在欧洲就被与女巫和巫术联系在一起,记录了人类一段愚昧和黑暗的历史。

  认识过程

  在欧洲,关于新生儿乳腺增生最早的医学记载发现于17世纪,当时的作者认为:“乳房胀大与浆液性奶汁,如果不及时妥善地挤出,乳房将硬化和发炎,并会化脓。”

  17世纪末的一段文字记载特别有趣:“发现新生儿出生后经常会呕吐一种乳白色液体,说明他们已经被喂食过,可能是在子宫内自我哺乳。”这种说法得到了另一位作者的支持,并呼吁人们应该关注胎儿在子宫中的姿势:“……如果胎儿在子宫内弓着身子,头向前倾斜,那么就意味着在‘自我哺乳’,也称为‘胎儿哺乳’。”

  19世纪,有关新生儿乳腺增生的论文越来越频繁见诸《柳叶刀》等医学杂志,研究通过化学分析清楚地知道,新生儿乳房分泌物就是奶汁;但是,当时的人在处理上反复强调,必须由护士或者助产士去除干净分泌物,以防止液体滞留造成以后发育障碍。

  “女巫的奶”——一个常见、今天看来非常简单的自然现象,人类对其认识却也充满谬误、荒唐、可笑、愚昧、迷信,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应该感谢为科学和医学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的先贤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