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青春 > 那些年,我们一起度过的青春岁月全文阅读 > 校园创业是非多

校园创业是非多


我接着把刚才买报纸的事情和他说了,他也说不买。r

晚上大家躺在床上,各自议论刚才那人是干什么的。嘉文说肯定是卖报纸的。阳悦说,那些是大二的一些学生,应该是勤工俭学的,卖些报纸什么的。开学时,学校还有学生卖电话卡和生活用品的。r

我一想也是,开学时,师哥说可以帮我买到便宜的生活用品,那多半属于这类。r

我和阳悦商量,反正现在也无事可做,不如我们也卖报纸。阳悦说:“卖报纸的人都有了,我们卖什么?”r

金蕴说:“我们可以卖其他的,像什么新闻报刊了,军事,娱乐之类的。我想大家一定有人看。”r

我点头称是。我也是这么想的。我说:“据我观察,学校虽说也有报亭,但却很偏远。有些人懒得去买,甚至有些人不知道学校有报亭。我们送货上门应该有市场的。”r

众人说说觉得可行。我问有谁愿意做的。其他人均不想做,嫌麻烦。r

其实,做事情哪一件不麻烦。r

结果,我,阳悦和金蕴决定做,打算去市中心大的报刊批发市场找货源。r

周末,我们三人去市中心,找好货源,商量好批发价和送货时间后,正式挂牌营业。为了打开市场,率先在班里销售。果然有人喜欢。女生特别钟爱娱乐,时尚,美容方面的报刊。男生多以军事,新闻,体育篮球为主。那时正值NBA赛季,《篮球先锋报》尤其火爆。有时,都不够卖的。但苦于无固定客源,进货也不敢贪多。r

很多人觉得这种服务好,足不出户,便可读到报纸。为了扩大销量,我先在本系同各班班长团委协商,看是否愿意订阅对大学生有帮助的一些报纸,不要求多,一两种即可。有很多班级表示同意,但也有要和本班学生商量才能决定的。r

我们进的报纸多是贴近生活的,起初销量不错,开始有固定客源,但却不多。在卖报的过程中也认识了一些朋友。学到了一些东西,这才是收获最大的。首先是勇气和心理素质都得到了锻炼。可以敲开对方的宿舍门,询问对方是否要购买。学会销售技巧。不停地在思考如何销售,也对营销方面做了一些大胆性的针对性的尝试。r

同时敢于面对多次拒绝。我们做的相当于推销。推销员最怕的就是拒绝,但拒绝并不代表失败。卖报过程中也遇到很多趣事。有些没有买过报纸的,当我们说出价格的时候,有人小心翼翼的问:“是一张那么多钱吗?”我们先是一笑,但本着生意人诚信天下的原则,告诉对方,报纸是按份而非按张卖的。r

后来盲目乐观,引进杂志。杂志的进价高,获利空间大。销售难度却大。杂志与报纸不同,是很难退货的。学生读报不和吃饭一样,有钱没钱那是必需品,报纸是人民生活群众在日益满足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产生的精神方面的需求。简言之,并非必需品。多数是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而已。r

结果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卖报纸行动宣告失败。但我们却不气馁,获利不多,却学到了很多经验和教训。而那些东西往往成功是学不到的。r

后来,阳悦建议,可涉足衣食住行方面,这是人们的必需品。但一分析却觉得漏洞百出,自己没能力也没实力去做相关行业的尝试。r

先说衣服,我们做只能从摆地摊开始,而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到地摊上买,消费者较少。行,那就指车辆而言,成本高,不是自行车就是汽车了。住,就更不行了。光是一个卫生间咱就买不起。看来只能是搞食了。r

我们三人决定搞个小卖部,但这些学校明令禁止的。国家都提倡和鼓励大学生创业,学校反而以荒废学业为由禁止。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岂能难道我们这些祖国未来的栋梁。r

小卖部是开起来了,但顾客多是自己,自己吃的都不够,何况是外销。但顾客总是有的,惨淡经营也不至于很快关门大吉。r

在我们如火如荼的搞副业时,这学业却不敢荒废。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专业证,一个都不能少。r

日子就是这么一天天的过着。大家在一天天的成长,而我们小店却眼睁睁的一天天垮台。众股东都认为要想个什么办法才对。但也有人建议,与其惨淡经营,还不如早点收手做些其他的。但是我们能做些什么呢?r

摇摇欲坠大厦将倾的小卖店终于在某一点因入不敷出而被我们宣布倒闭了。大家开始想新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