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内的事情做不好,分外的事情做得再好也于事无补。但是如果分内的事情做好了,而对分外的事作壁上观,也不是聪明的做事方法。
个性不同、素质不同的人,只有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展才华,才具有价值。在明确自己责任、权利与义务之后,就要尽职尽责,把分内的事情做好,把该干的事情干好,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制定一个做好这项工作的目标。不过这个工作目标一定要切合实际,合你心意,紧凑有致。如果自己理不好头绪,也可以请教一下同事、朋友或专业人士。要知道,这是个很严肃的事情,有了这个工作目标之后,你就有了动力,也明确了工作的方向,这样,你就要把你的真本领全部施展出来,用事实向领导证明你是一个可造之才。同时,要带给上司一些新的资料与信息,如:市场行情、社会上的新闻、单位未来发展动向等,这样会让他认为你与众不同,把单位的利益放到了第一位。其实,得到别人的认可并不困难,或者说并不十分困难。而把工作干好并得到好的报偿,并不完全取决于你自己,而要靠领导、同事的评价而得出结果。能够在事业发展上步步高升,工作出色,第一要则是表现与众不同,惹人注目。不过,一个性格古怪,到处招摇的人,却无法得到领导的欣赏。如果你希望得到公允的评价认可,别忘了以下的忠告:第一,每个人在事业发展的初期,须“敏于事而慎于言”。第二,在领导面前表现出自己工作勤奋。第三,不断学习与进修,掌握干好本职工作的本领与技能。第四,熟悉办公室内的一切,阅读有关的工作备忘录,这样领导会对你的知识、才能和自我鞭策的精神,留下良好的印象。第五,采取积极的行动,主动请缨,做一些可能需要你完成的工作,工作起来,兢兢业业,有始有终。第六,提醒自己:我对单位所作出的贡献,能使我的地位变得更重要,领导自然会更器重我。第七,遇到工作上的疑难时,要向领导请教;并时而向领导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报告,当自我表现的机会来临之际,不要迟疑,应马上展示你的才能。第八,在单位里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事相处融洽,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和生活上的难题,这些都是让领导和同事器重你的秘诀。
工作完成之后,要写好总结,及时向领导做报告。如果你能够在工作上做到绝对的认真负责,对各种业务做到非常熟悉、老练,对同事做到诚恳友善、同心协力,私生活上做到严肃、朴实、健康,如果你能够努力做到这几点,就可以说是已经立稳自己的脚跟了。在单位里,在同事间,当你已经建立了不可动摇的威信之后,你就可以一展身手了。人们都知道你很负责、能干,能够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干好,对同事很好,人人都信任你、尊重你,即使遇到有人说你闲话,造你的谣言,损害你的名誉,攻击你的地位,大家也不会相信他,反而会支持你、同情你。同事有需要帮忙的,你千万别认为那是分外的事儿,应义不容辞,尽量施以援助。但你在帮助别人时,不必以此沾沾自喜,自鸣得意,更不能摆出一副救世主的面孔,因为我们的帮助应该是无私的、诚恳的、不存在半点恩赐的。
单位是一个合作的团体,并非各不相干的组织。最主要的,是领导若知道你付出较大的努力,除了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外,分外的工作也能积极主动地干,并能很好地协助同事,必然会赞赏你的工作能力。相反,若他发觉你本可以出力,却因为觉得是分外的,与你无关,就袖手旁观的话,印象就会大打折扣了。聪明的人应该讷于言、敏于行,而不是俗话所谓的“精人出口,笨人出手”,何况工作不能有半点嬉戏成分的。
不过,对于一些惯性懒惰的同事,则有责任作出适当的规劝。但不要在其他同事面前指出他的不足,而是找个机会与他单独谈谈,问他是否对工作没有兴趣,并问他的志愿,他自然会向你倾诉自己的想法。这时,你才可以比较婉转地告诉他达到目标应要注意的事项。
多倾听些别人的心声,多作些鼓励,并能尽量帮助他们,才能维系同事间良好的感情。这样也能够获得较高的评价。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分内分外的尺度。做好分内的事,再去考虑做分外的事,代表你积极和热情;做不好分内的事,还去涉及分外的事,是自不量力和鲁莽;只做分内的事情,不考虑分外的事,是保守或者是自私。难道,分内与分外果真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吗?当然不是。更重要的一点,我们需要建立起一种做好这件事情的心态,心里想的是把事情做好,眼睛盯着事情去做。这一点尤其对那些职场人士极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