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借着批评林肯而获得地位,虽然林肯倍受侮辱,却还是不改其不偏听偏信的信念。因为他认为人们的行为是他所处的环境、教育、习俗的产物,不能过分地要求他们。
林肯也许是对的。如果你我像我们的敌人一样承袭了同样的处境及心理特征,如果我们的人生完全相同,我们也许会作出跟他们完全相同的事,因为我们别无选择。让我们以印第安人的祈祷词提醒自己:“伟大的神灵!在我穿上别人的鹿皮靴走上两星期路以前,请帮助我不要批评他人。”因此,与其恨我们的敌人,何不让我们同情他们,并感谢苍天没有让我们跟他们有同样的生活。与其诅咒、报复我们的敌人,何不给他们以谅解、同情、帮助、宽容和祝福。
“爱你的敌人,宽恕那些诅咒你的人,善待那些仇恨你的人,并为伤害你的人祝福。”耶稣的这段圣言,会赐给无数人内心的平安,然而,可悲的是,?这个世界上许多有权有势的人都无缘享受这样的平安。
要培养内心的平安与快乐,就请记住:永远不要尝试去报复我们的敌人,那样对自己的伤害将大大超过给予他人的。决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仇恨上,哪怕一秒钟。
13.除恶就是扬善
【原文】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墨子·非攻上》)
【译文】现在的天下,并无大小国之分,都是天的城邦。
墨子认为当今天下没有什么大小国的区分,都是天子的城邑。这反映出墨子民主思想,他是墨子“非攻”思想的基础,虽然“非攻”是墨子的主要思想,但“非攻”并不是不攻,一味的守弱,防御。墨子认为大国攻小国,强国攻弱国的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对此强烈反对。另一方面墨子赞同民众、讨伐暴虐害民之专制君主的战争。墨子对“战”与“不战”做了非常明确阐述。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碰到一些为恶之小人。
常言道: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恶人一旦得志将会祸患无穷。为了根除后患,最好在他尚未得势时便讨之诛之,绝不手软。一位伟人曾经这样说过:对敌人心慈手软就等于对人民犯罪。
世上之人,形形色色,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你的周围,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君子也有小人。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人际交往中,多长几个心眼没坏处。
恶人和小人如果没有过人的才干,就不足以危害国家。关键在于这些人心术不正,不愿意接受君子的驾驭,而且往往巧言善辩蛊惑人心。正人君子与之共事迟早会受其害。
自从孔子做了鲁国的大司寇以后,就同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大夫商议铲除家臣的势力。孔子说:“家臣的势力一大,大夫反倒受他们的压制。必须把他们的城墙改矮,家臣才不敢随便背叛大夫。”
三家大夫都表示赞成,于是便通知三位家臣,让他们将城墙矮下三尺。三位家臣闷闷不乐。正在这时,他们想起了鲁国名人少正卯,请他出出主意。
少正卯极力反对孔子的主张,说道:“为了保卫国家才把城墙砌得又高又结实,不应当改矮。孔先生的这种办法不太合适吧。”
由于少正卯在背后教唆,三个家臣就壮大了胆子,对主人的命令不再理会。
三家大夫见状,便发兵围城迫使家臣就范。由于三家大夫联合行动,讨伐叛臣,季孙氏和叔孙氏的家臣被打败,狼狈逃走。
孟孙氏的家臣公敛阳见势不妙,急忙找少正卯出主意。少正卯趁机煽风点火,说道:“你把守的城墙是鲁国北面的要塞,千万不要把城墙改矮,要是城墙不结实,万一齐国打过来那就守不住了。”
公敛阳受了少正卯指使,态度立刻强硬起来,扬言:“为鲁国的安全我宁可丢掉自己的性命,也不会听别人的话拆去城墙一块砖。”
孔子听了这话,便让孟孙氏将这件事告诉鲁定公,鲁定公召集群臣商量此事。
会上,意见不一。有的主张拆,有的反对拆,各有各的理由。
一向反对孔子的少正卯这时不仅故意顺着孔子的心意,声言赞成孔司寇的主张,应该把城墙矮下三尺去,还乘机挑拨说三家大夫是培植私人势力。
孔子及时识破了少正卯的奸计,立即反驳说:“这太不像话了,三家大夫都是鲁国的左右手,难道他们是培养私人势力的吗?少正卯明明是在挑拨是非,让君臣上下互相猜疑怨恨。这种挑拨是非,扰乱国家大事的人应判死罪。”
大臣们觉得孔子的话有些偏激,都纷纷为少正卯说情。
孔子说:“你们怎么知道少正卯的奸诈?他的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其实都是些坏主意。他的一举一动,看着令人佩服,其实都是假装的。像他这种心术不正的虚伪小人,最能够颠倒是非蛊惑人,非把他杀了不可。”
孔子最终杀了少正卯。
孔子的弟子子贡事后曾问孔子:“少正卯是鲁国的知名人士,先生诛杀了他,恐怕得不偿失吧?”孔子说:“人有五种恶行,而盗窃还不包括在内:一是通达古今之变却铤而走险;二是不走正道而坚持走邪路;三是把荒谬的道理说得头头是道;四是知道很多丑恶的事情不揭露;五是依附邪恶并得到恩泽。这五种恶行沾染了一种,就不能避免被君子所诛杀,而少正卯是五种恶行都兼而有之,他是小人中的雄杰,岂有不杀之理!”
其实“小人”是没有明显标志的,少正卯在鲁定公面前还说孔子的好话,赞同他的主张。所以,如果仅想短时间内辨别“小人”是不容易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人”终究会露出蛛丝马迹的。从孔子讲的五恶与少正卯的所作所为看,“恶人”和“小人”的表现大多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喜欢造谣生事。
他们把造谣生事当成家常便饭一样,乐此不疲。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诽谤别人,诋毁别人的名誉。
第二,喜欢挑拨离间。
他们为了达到谋取个人利益的目的,通常会使用离间法挑拨同事之间的感情,好从中坐收渔利。
第三,擅长拍马奉承。
这种人嘴甜如蜜,善于恭维别人,拍马屁,巴结上司,打小报告,无中生有说别人的坏话,容易得到上司的宠爱。
第四,具有势力眼。
他们对有权有势的人关怀备至,善于见风使舵,一旦有一天他们发现自己所依附的靠山失去势力陷入困境,他们就会落井下石,迅速抛弃对方,另寻高枝。
古今中外都是小人最难防。这并不是说小人在实力上有什么超过正人君子的地方,而是小人多是在阴暗角落里干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小人表面上做得比“君子”还“君子”,道貌岸然,风度翩翩,暗地里却做着伤害别人的勾当。
面对小人和恶人,我们绝对不能手下留情,一定要用“狠”力,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给对方一点颜色看看。千万不能以为得饶人处且饶人,养虎为患,因为除恶就是扬善。倘若孔子姑息迁就,让少正卯等奸诈小人得势,恐怕他自己也难保不为其所害。
14.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原文】原攻则厚吾,薄攻则薄吾。(《墨子·公孟》)
【译文】对方严同相辩,我也一定严同应对,对方缓言相让,我也一定缓言相让。
墨子虽然论非攻不对他人进行侵伐,但如果对方仍是恶言以对的话,那就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了。
对于蛮不讲理者,我们同样要据理力争。楚王存心想侮辱晏子,令人在城门旁边挖了一口小洞,让管礼宾的小官带晏子从此洞进城。晏子不进,他面对周围等着看笑话的人群,装作十分惊讶的样子说:“啊呀!今天我恐怕来到狗国了吧?怎么要从狗门进去呢?”楚人讨了一脸没趣,只好引他从大门进了城。
罗蒙诺索夫出身在一个渔民的贫苦家庭,童年时代生活非常艰苦。成名以后,罗蒙诺索夫依旧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习惯,毫不讲究衣着,埋头于研究学问。一个专爱讲究衣着但又不学无术自作聪明的家伙,看到他衣袖的肘部有个破洞,就指着窟窿挖苦般地嘲笑他:“从这儿可以看到你的博学吗?先生?”罗蒙诺索夫毫不迟疑地回答:“不,一点也不!先生,从这里可以看到愚蠢。”
以上两人所使用的策略,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然让我从狗洞进城,那进的自然就是狗国了;既然你要借题发挥,讽刺挖苦,我当然要针锋相对,以牙还牙!
或许有人要说,对人要讲真诚,为什么还提倡以牙还牙,不是让人以恶抗恶吗?真诚是需要条件的。真诚者与真诚者肝胆相照,就像是两块打火石相撞。进闪出的是心灵的火花;人敬你一尺,你敬人一丈,人对你刁滑,你也必须“刁滑”。
有一匹狼跑到牧羊人的农场,想弄一只小羊来打打“牙祭”,牧羊人的猎犬追了过来,这只猎犬高大凶猛,狼见打不过也跑不掉,便趴在地上流着眼泪哀求,发誓它再也不会来打这些羊的主意了。猎狗听了它的话语,看了它的眼泪,非常感动,便放了这匹狼。想不到这匹狼在猎犬转身的时候,纵身咬住了猎犬的脖子,幸好牧羊人及时赶来,才救了猎犬一命。对于那些奸佞小人万不可有“妇人之仁”。若是对坏人动了菩萨心肠,心慈手软,可能深受其害。
对物坏人惩治之道以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之法:
一、顺其言,反其意
这种方法的效果在于使人感到那个无理的人是引火烧身,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德国大诗人海涅是个犹太人,常遭到一些无耻之徒的攻击。在一个晚会上,有人对他说:“我发现了一个小岛,这个小岛上竟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海涅白了他一眼,不动声色地说:“看来,只有你我一起去那个岛上,才会弥补这个缺陷。”“驴子”在美国南方语言中,是“傻瓜、笨蛋”的代名词。面对是犹太人的海涅,将“犹太人与驴”并称,无疑是侮辱人,可海涅没有对他大骂,甚至对这种说法也没有异议,相反,他把这种并称换上“你我”,这样就一下子把“你”与“驴”相等了。
二、结构相仿,意义相对
这种方法是在双方语言的相仿与相对中,表现出极其鲜明的对抗性。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一生简朴,常常戴顶破旧帽子在街道上行走。有个不怀好意的人嘲笑道:“你脑袋上面的那个玩艺是个什么东西,能算是顶帽子吗?”安徒生回敬道:“你帽子下面的那个玩艺是个什么东西,能算是脑袋吗?”安徒生的话语和对方的话语结构、语词都相仿,只是几个关键词的位置颠倒了一下,显得对立色彩格外鲜明。
三、佯装进入,大智若愚
这种方法就是假装没识破对方的圈套,照直钻进去。它的效果是显出自己完全不在乎对方的那种小伎俩。
一个嫉妒的人写了一封讽刺信给海明威,信上说:“我知道你现在是一字千金,现在附上一美元,请你寄个样品来看看。”海明威收下钱,回复一个字——“谢”!海明威完全识破对方的刁难、侮辱人的行为,但他根本不将此放在眼里,他就照他人的刁难要求办,结果也真搞得那人难下台。
总之,面对小人的圈套和诡计,你必须保持冷静。在对方处境不妙时,不妨痛下杀手,“痛打落水狗”。当对方想用毒计整治你、侮辱你时,最好用对方讲的道理、方法、要求,依样画葫芦,返还给对方,使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使其“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对于善者,我们不能一味的退让与退却。我们忍让与退却有时助长了恶的嚣张。对于有些时候,我们必须扬起惩法的武器,去遏制恶的增长。
这就墨子的智慧可爱之处,它给予了现代人诸多启发,小至生活琐事,大至做人原则,颇值得我们掩卷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