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谋者全文阅读 > 第31章 章服圣

第31章 章服圣


七日后,大乾国,早朝,皇帝上座,开口问道:“诸卿可有事禀奏?”

一个留着八字胡的中年文官,低着头上前禀道:“陛下,臣有事禀奏。”

皇帝道:“谷爱卿请讲。”

那八字胡说道:“吕国章服圣,有奇才广略,现任吕国大将军。在他的治理下,吕国国力蒸蒸日上,成为我大乾国一患。臣请陛下扩建东部军备,以防吕国来犯。”

皇帝道:“谷爱卿所言甚是,朕这些天也为吕国的问题烦恼,不知其他爱卿可有什么计策。”

一青年将领走上前,说道:“陛下,微臣愿为陛下分忧,请去东部镇守,防备吕国。”

“陛下,微臣也愿意为国尽力,去东部镇守。”立刻又有四名将领上前请命。

一个白胡子老年官员上前:“陛下,犬子年方二八,容貌端正。能文能武,愿替陛下保疆卫国。”

又有几个官员站出来要求去东部扩军,这短短时间,出来请命的大臣就已经是十多个。很多没出来的大臣眼中都闪着意动之色。

皇帝摆手道:“好了。”群臣安静下去,皇帝说道:“今日是商议应付吕国的方略。至于去东部扩军的人选,改日再议。”

“是!”那些出来请命的大臣都怏怏的退回去了。

皇帝这才又开口道:“吕国问题,可有什么其他方略。”

群臣全都低头缄默,不说话了。皇帝心中大骂,一帮混蛋,争权夺势时候一个比一个积极,出谋划策时候全都缩成乌龟了。

正在皇帝烦闷之下要退朝的时候,忽然有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陛下,臣有一计。”

听这声音,皇帝心中心中一喜,如久旱逢甘霖。果然群臣中还是有忠义有识之士的,忙向说话的地方看去。下一刻,皇帝的神色就古怪起来,竟然是班丞相这老狐狸的儿子,那个好像叫班秉伦吧。皇帝正色问道:“班爱卿,有何计策,快快请说。”

班秉伦上前说道:“微臣认为,扩充军备,耗资亿万,劳民伤财,实非良策。又军耗连年,无穷无尽。大乾国力却是有限的。用大乾有限的国力来支持扩军无穷的消耗,非智者所为。望陛下明鉴。”

皇帝道:“好,那班爱卿,你可有什么好的应对之策?”

班秉伦自信一笑:“吕国之所以强盛,全是有良臣章服圣,鸿才伟略,苦心经营才来的。若是吕国没有了章服圣,又会变成以前不上不下的状态。那样,我们大乾国何惧之有!”

皇帝神色大动,问道:“班爱卿,你的意思是?”

班秉伦答道:“陛下只需派一队人,暗中潜入吕国,除掉章服圣。一切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不费一兵一卒,就可解除东部吕国忧患。”

皇帝大笑:“好,班爱卿不愧为国之栋梁。不知,这潜入吕国除掉章服圣。谁可以胜任。”

班秉伦理所当然道:“自然是能者胜任了。”

皇帝问:“谁是能者?”

班秉伦答:“我朝三公九卿,诸元帅将军。无一不是能者。”

皇帝一禀,说道:“爱卿所说,全是朝中大员,国不能一日或缺。”

班秉伦说道:“陛下说的是,我朝文武百官,全乃德高望重之士。若潜入吕国,轻易被人认出,委实不妥。”

皇帝问道:“这人选当从何处而来?”

班秉伦道:“宜从年轻一辈中选择了,年轻者,自然没什么名气,别国也不会多加关注。可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入吕国,图谋大事了。”

皇帝问:“爱卿以为年轻一辈中,谁能担此大任?”

班秉伦答道:“微臣不才,在年轻一辈中略有薄名,毛遂自荐。请替陛下远赴吕国,除掉章服圣。”

此话一出,皇帝震惊一下,满朝文武大惊,班丞相更是不顾礼仪的对班秉伦大喝:“逆子,你休得胡说,大乾国多少能人异士。这等大任,如何能轮的到你。”

“丞相!!!”皇帝低沉喝道:“你失态了。”

班丞相忙躬身请罪道:“臣失礼了,请陛下恕罪。”

班秉伦说道:“陛下,微臣一片赤子之心,精忠报国,为国排忧解难。万望陛下恩准。”

皇帝大声道:“好,班爱卿忠义有为,朕便准了你。由你去吕国除掉章服圣。”

班丞相急道:“陛下,不可啊,班秉伦黄口小儿。无德无能,怎么担此大任。”

皇帝冷笑道:“无德无能?朕却以为他是大德大能。刚刚班爱卿一席话,见解独到深刻,一针见血。群臣无一能及,这不是能吗?他不顾自身安危,愿深入敌腹心,替国排忧解难,如此忠义忘我,这不是德吗?”

班丞相又争辩道:“可是,陛下—”

皇帝手一挥:“丞相不用说了,朕意已决。”然后温和的问班秉伦道:“班爱卿,此行有什么需要尽管给朕说,大乾国尽全力满足你。”

班秉伦大喜下拜:“微臣谢陛下。”

皇帝和蔼道:“爱卿请起。”

班秉伦起身道:“此去吕国,定是先要与吕国士族结交利用。而与士族最快结交的方法,无非花天酒地、声色犬马之道。臣请陛下派一精通此道之人协助微臣。”

皇帝问群臣道:“众爱卿谁精通花天酒地、声色犬马啊?”

文武百官个个把头使劲往下低,没一个人说话。

皇帝便道:“班爱卿,文武百官好像并无精通此道之人。”

班秉伦道:“臣心中有一人选,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只要是大乾人士,朕便把他调拨给你。”皇帝道。

班秉伦大喜:“镇威将军府的彦罗彦公子,精通此道,无人能及,为乾京第一人。臣心中最佳人选就是他。”

皇帝一呆,我说怎么这班秉伦今天这么反常,原来是为了算计彦昌家的那小崽子。彦昌镇守西戎,关乎社稷安危。这班秉伦是要拉他的独子下水。面色为难的说道:“这……班爱卿,是不是再考虑考虑。”

班秉伦忙争道:“陛下,先前您已经答应臣了,微臣说谁就是谁啊。”

皇帝眉头一皱:“朕为一国之君,自然不会食言。既然你执意如此,寡人便下诏让彦罗来辅助你。”

班秉伦跪下呼道:“谢陛下成全,微臣定不辱使命。”

皇帝道:“无事的话,便退朝。”

退朝后,皇帝面无表情的离开了。群臣一出了大殿,班丞相气呼呼的一把提起班秉伦就向外面拖走了。

到了外面马车里,班丞相恨铁不成钢的骂道:“混账东西,你知道此去吕国多危险吗?我怎么就生出你这么个东西。为了一个女人,连性命都不要了,你值得吗?”

“殷小媛是我的,彦罗夺走了我的女人,我要他死。没人可以夺走我的东西。”

“嗨!你这个逆子!气死我了。”

就在彦罗还在云里雾里的时候,一个太监手里拿着皇帝的诏谕来到镇威将军府。

钟夫人、辛娘和彦罗出去接诏。

皇帝诏曰:

吕国日渐强盛,成为我大乾边陲重患。现有侍御史班秉伦献策,暗中除掉吕国大将军章服圣,削弱吕国。素闻镇威将军府彦罗精通花天酒地、声色犬马之道。着彦罗用此道协助侍御史班秉伦,除掉章服圣,解我大乾国忧患。功成之时,重重有赏。

彦罗接过那手诏,太监恭敬的朝彦罗和钟夫人行了一礼,道了一声福。便离开了。

等太监走了后,辛娘痛呼一声,扑过来抱着彦罗:“我的儿啊,这是造了哪门子孽啊。人在屋中坐,祸从天上来。这可怎么是好。怎么是好。”只急的哭起来。

钟夫人脸色阴沉的看一眼那手诏,吩咐身边的使女道:“给我去查,到底怎么回事?皇帝昏了头了,敢让罗儿去吕国冒险。”

“是!”那使女应声着离开了。

彦罗轻轻的推开辛娘,扶她坐下,笑着对钟夫人道:“娘,不用查了,定是那班秉伦搞得鬼。”

钟夫人道:“班秉伦?班丞相的儿子,你跟他什么时候有过节?”

“上次在元帅府,我跟他斗了几句嘴,然后他就急了。”彦罗无辜道。

钟夫人微微沉吟:“元帅府?听说这班秉伦自小跟殷四小姐青梅竹马,难道是昨天你和四小姐订婚的原因。他才这么对付你?”

彦罗就郁闷咂巴一下嘴,昨天元帅夫人来将军府给彦罗和殷小媛订婚。钟夫人毫不犹豫就答应,事情就这样定下来。结果,殷小媛躲着不见彦罗,紫兰不让彦罗进她的屋子。“夫纲不振啊,夫纲不振……”彦罗歪着头嘴里碎碎念道。

忽然,脑袋一疼,抬头看时,辛娘举着手,红着眼睛,气呼呼的瞪着彦罗:“浑小子,我们在谈生死攸关的大事呢。什么夫纲不振啊,这么一副吊儿郎当的样。你怎么一点也不急啊。”

彦罗揉揉脑袋,忙讨好道:“娘、辛娘,你们就放心吧。不就是去吕国嘛,多大点事。对我来说不算什么的,你们看,皇帝这儿说重重有赏呢。”彦罗拿起皇帝手谕指着说。

辛娘忽然眼睛一亮,给钟夫人说道:“姐姐,我想到个点子。咱们让罗儿装病。就说病的不能去了,让皇帝收回成命。”

钟夫人点头:“我看行,就这么办。”

“不行。”彦罗大声的拒绝:“班秉伦那小白脸已经出招了,我怎么能不接着呢。他想玩,我就跟他好好玩玩。”

辛娘一听,大急,骂道:“你这浑小子。叫你不听话。”举手就向彦罗打来。彦罗忙嬉笑这躲开。

钟夫人沉吟一下,问道:“罗儿,你真的要跟班秉伦去吕国。”

彦罗点头:“娘,我真的要去。”

钟夫人点点头:“好男儿志在四方,那就去吧。”

正追着彦罗的辛娘猛然呆住,不解的看向钟夫人:“姐姐。”

钟夫人摆手道:“妹妹,我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