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魔鬼的门徒:后裔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四章 南希仁(3)

第1卷 第四章 南希仁(3)


  当夜的军营之中,早早的便升锅造饭,作为少原主巡狩首夜,休门塔上除了必要的十名瞭望卫兵之外,其他的四十三名骑兵都将跟随萧寒和南希仁一同出城巡狩。

  按照南希仁的吩咐,总计四十五人共分为五个小队,一队九人,每队之间相隔一里,纵使有突发军情,大家也能遥相呼应。

  初入边境军营的萧寒神情之中充溢着惊奇和期盼,南希仁可以想像他心中有多么的跃跃欲试,这令他没来由的有些羡慕。作为军中老人,近二十年无风无浪的军旅生涯,几乎快要把他骨子里的血性都要磨没了。

  城楼之上,南希仁事无巨细的给萧寒讲解着军中号令,后者虚心的听取教诲,不时的提出自己的疑惑。当他听说塔楼顶端的号手发出的号声间隔越短,次数越多,便代表着军情也更急。萧寒也总算理解了为什么从小到大听到的号角声大多都是一两声,中间的间隔也并不是甚急。就连昨夜李公公不知被谁投毒而亡,城寒内的号兵也只是吹响了三声号角而已。

  好在军中的规矩也并不那么难记,南希仁只花了半个时辰,便让萧寒几乎知晓了军营之中的所有铁律。

  戌时初刻,塔楼顶上传来一声悠长的号角,四十名骑兵列队上马,排成五列,整装待发,南希仁、萧寒、朱鹏三人则在头前带队,身后另有两名掌旗官各自扛着一面大旗,上面用金线绣了一个斗大的“萧”字。

  随着萧寒一声令下,高达三丈有余的城门被两名卫兵缓缓拉开。

  城外暮色渐深,远处影影绰绰的全是大片的森林。

  南希仁感到了一丝比城内更冷的寒意,肆无忌惮的朝他们袭来。

  身后沉重的大门被卫兵们及时关上,取而代之的是远处森林的味道钻进鼻腔,还有山间潺潺流动的溪水爬过每一条河道的声音。这里是九州大地上特有的龙兰盆地,更有在南方各大诸侯封地里难得一见的红土地。若是能到河流里纵马疾驰,会发现就连马蹄卷起的泥沙也几乎是红褐色的。

  骑兵们按照既定的路线兵分五路,每一队九人,他们骑马越过河流,穿梭在密集的参天大树中间,两名掌旗官被安排在萧寒的队伍里,除了南希仁之外,另有五名骑兵。朱鹏则带着另外八名骑兵在最北面的队列。

  尽管只是日落时分,森林中却一片昏暗,行进在中军左侧的队伍冲在前面,他们甚至已经三三两两的点起了火把。火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尽管两队之间相隔越来越远,在这略显压抑的广袤森林中,听来却格外的刺耳。中间夹杂着马儿呼啸的声音,铁蹄踩断枯枝的声音,甚至还有不知名的动物在难以看清的角落里发出奔跑的声音。

  风变得小了,只是偶尔摇动着树桠,洒下几滴带有树木清香的水滴,若是滴落在火把上,便会发出煎熬的声音。

  南希仁让自己的马尽量靠近萧寒,林中尽管灌木丛生,然而被骑兵们经年累月的巡视马匹踩踏之下,依然有清晰的路径可供行走。出城之际,听从南希仁的命令,萧寒带上了自己的佩剑。“每一名战士都应该剑不离身,因为你永远无法预料,敌人何时出现。”南希仁这样教导他。

  南希仁轻攥马缰,注意力被萧寒身上的佩剑不时在铠甲上碰撞发出的声音陶醉着。

  “师父,这森林的尽头是哪里?”萧寒开始感到乏味了。

  “沿着这个方向一直往北走一百多里,翻过三座丘陵,就到了北三关中的的西关琅琊顶,那里西面是苍龙湾,出了苍龙湾,便是一望无际的苍龙海。而三关以北,则是比这座森林更加宽广的海妖林。”

  “既然北境边防就在北三关,那何不将这休门塔设在琅琊顶上,反正都是九丈原的领地,这样也合并了几处城防,岂不是更有利?”

  “此事可就说来话长了,当年是先有的九丈原烽烟塔,后来因为北境海妖之祸,前梁王朝不得不在极北之地修建关防,东起东海西岸的凌渊阁,西至苍龙湾东岸的琅琊顶,形成一道北方屏障,说起来,北三关反倒是后来才修建的,那时烽烟塔的关防已然形成,全然没有改弦更张的必要。”

  南希仁多年前也曾为这个问题与王爷萧琰争论过,最终王爷坚持认为撤掉北方三座烽烟塔,改为与北三关合并,此举虽然能将九丈原的关防形势往北境深拓百里,然而也必将打乱九丈原的内城格局,历代先祖以暗八卦方位修建的八座烽烟塔也将从此被打散。

  最终南希仁和其它谋臣武将不再争议此事。

  骑兵队伍沿着休门塔以北行进了十里纵深,沿途一片太平。于是,五支队伍之间互通讯息,号令五军掉转马头,准备班师回城。

  “少爷,这一路巡狩下来,有何感想。”南希仁语重心长的问,几颗小水滴被风一吹,从头顶的树枝上坠落,在他长满皱纹的脸颊上划下一道长线。

  骑兵们纷纷勒马,五支队伍渐渐合拢,往来路上行进。

  “这便是每一天巡狩边地的任务吗?那也……有些令人感到无趣了。”萧寒直言。

  南希仁正打算给他说说关防的重要性,忽然,朱鹏在队伍后面大声说道:“南总教,你听到北面的马蹄声了吗?这可有些一大对劲啊。”

  “如此大的马蹄声,怎么会听不见,你真当我是两耳失聪的老头啦!”南希仁出声责怪。“听上去,似乎有五匹马正从北面而来。”

  “那是琅琊顶的方向吧。”朱鹏猜测。

  “那便再等等吧,若是有外敌来犯,区区五人,也正好让萧大少爷练练手,权当祭剑了。”南希仁不无戏谑地说。

  不过半柱香的工夫,马蹄声便从森林的北面传到了近前。

  骑兵们各自将手中兵器亮出,严阵以待。

  “来者何人?”南希仁高呼。

  “琅琊顶守备张广。”北来的马队中,一人高声回应。

  南希仁命令骑兵们收回兵器,轻拍马臀,迎上前去。北三关向来是九丈原最重要的关防,没有王令,即使是三关总兵,也不可擅自离开关防,这张守备星夜回城,必是有万分紧急之事。

  萧寒紧随在南希仁身后,他曾不止一次见过张守备,一听到他自报名号,便松了口气。

  “原来是张叔叔,你们此时回城,所为何事。”萧寒问道。

  “原来是少原主在此巡狩,恭贺少原主。”张广滚鞍下马,牵过手中另一匹马,走上前来。“南总教,今日申末酉初,琅琊顶下突然出现了十一个形如黑炭的‘人’,有人说是亡灵,它们两眼泛着火光。刀砍不烂,剑劈不死,被其撕咬过的士兵们全都被鬼火焚烧而亡。直到玄天关的骑兵们收到战报,前来打援,两下兵合一处,这才灭了那帮怪物,甚至,我们还擒获了其中一只‘活口’。这些怪物也真他娘的难对付,数十人齐心协力,足足用了五条铁链,才将它捆住。关防将士中也死伤多人,可怕的是,死去的战友竟然无火自燃,转眼便也化作亡灵,异常勇猛,全然不认得军中战友,只知夺人而噬,将士们不忍心对其下手,最终被其杀死的人也不在少数。最终,属下们只得狠心,将其通通杀死。这鬼东西,非得把它们剁成无数碎块,才能收手。此事向来不曾经历,所以属下等连夜南下,想将其送往原上,由王爷和大臣们定夺。”

  南希仁就着林中数十条火把的光,发现一架押送犯人的囚车之中,一具黑如暗夜的怪物蜷缩作一团,被拇指粗的铁链层层捆绑,只有一对火红的眼睛透过缝隙往外窥视着。南希仁不禁想起了九州大地流传千年的传说,然而眼前所见,却又与传说中的海妖截然不同。

  “杨大哥负了伤,因为他并没有像其他的伤者一样化作亡灵,所以我们将他一起送回城中,让大夫医治。”另一名骑兵将马匹拉近,马背上趴着一人,看不清长相,双手双脚软软的垂挂在马背两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