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穿越 > 谜越清史全文阅读 > 避重就轻

避重就轻


正月初八,十四哥连发了两封奏折,一封是奏报在山西经过情形折,一封是太原等地诸官员所献马驼等折。当然,这次我是在皇阿玛那里看到原稿的。

第一封内容为:

臣胤祯谨奏:

臣及诸子仰皇父之福,体甚好。大臣、官员、兵丁均好,马畜亦壮。再,臣出之前,奉皇父旨:尔此次前往之途中,雨水稀少,若逢有雪,甚好。钦此。

臣自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来至岱岳地方至今年正月初二日,确应皇父之旨,继续降落近尺之雪。虽有降雪,毫未刮风,故而不冷,于马畜甚为有益。再义井地方原缺水,先前皇父途径之时,驻跸义井地方之日,泉水涌流,今近似成河。民人聚居,较前大增。臣等此次前来,蒙皇父之福,人之所用、马畜所食,均甚丰足。为此于正月初八日驻保德州之日,缮拟奏书,谨具奏闻。

“灵儿,你觉得十四怎么样?”皇阿玛一边在奏折上写下“知道了”,一边头也不抬的询问到。我不明白康熙问的是十四哥的哪方面,所以我急忙在脑海里打了草稿。

“十四哥机敏机智,敢言善贤,虽偶尔急躁,但灵儿相信这次十四哥定能不负众望的。”美言需要,但过犹不及的,所以还是要掺杂几句不足的。

“嗯,你看的到透。”皇阿玛点头道。

第二封奏折内容为:

臣胤祯谨奏:为奏闻事。

太原总兵官金国征,献马八匹、驼四只。杀虎口驿站员外郎常琳,献马二匹。马邑县知县何清,献猪羊等食物。大同府知府蓝廷芳,献马四匹、驼二只及猪羊等食物。天津总兵官马伯差人献驼六只。管理太原府粮务同知胡凤竹,献马四匹及猪羊等食物。太原府知府李昌岳,献马四匹。臣照前奏,收取马驼外,他物均却之。为此恭折奏闻。

皇阿玛依旧是朱批“知道了”三字,但脸上却有了笑意。

“十四哥为人正义,想来所到之处,必能为皇阿玛添个好名声,能教出如此不贪婪之人绝对是皇阿玛的功劳啊。”

“你啊,从小就爱帮你十四哥。”

“灵儿只是实话实说嘛,如今的十四哥,确实比以前贤能多了,他不贪不惧,光这点就很不容易了。”

“嗯,最近胤禩怎么样啊?”同样是试探吧?

“回皇阿玛,八哥哥因为有旧疾,身子一直不大好,所以近来只是闲在府里练练字罢了。”

“你回去提醒他,别以为朕老了,就不知道他们背后的小动作了,要他给朕安分点,他也就只能写写字了。”我不知道皇阿玛知道了什么,我也不知道八哥哥背后做了什么,但皇阿玛的最后一句话便是想要明确告诉八哥哥,他不配竞争皇位。

“是,皇阿玛。”对于他们父子的关系,我是完全没有能力去改变了,八哥哥没有错,而皇阿玛,谁敢说错?

回到家,我避重就轻的把皇阿玛的意思表达给八哥哥了,但我还是有些闷闷不乐的,胤禩倒是看得释然了,“难为你了,要是我争气点,你就不用抬不起头了。”

“我只是有些难过罢了,皇阿玛如此对你实乃不公啊!你如此有才,又受人尊敬,我怎么会抬不起头呢?好了,不说这些不开心的事了,呦,这幅画不错啊。”画中人是胤祯,他策马奔腾,王者十足。

“明儿个就是十四弟的寿辰了,所以方才就画此以为礼了。”

“我都忘了此事了,那等等,我去寻件大衣来,你一并遣人送去吧!”

“好。”大衣现做是不可能了,所以我找出了旧来想送十四哥却没有送的大衣,然后小范围的改造了一下,样式虽不好看,但够暖就行了,毕竟他要去的地方是天寒地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