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旬,我们启程返京。
路途中,皇阿玛给了胤祯一份家书,内容大致就是“你嫁女儿和娶媳妇的事都已喜气洋洋地办妥了,所以不要对家里稍有惦念。”皇阿玛作战的决心很强烈,所以他为胤祯铺好了所有的路,就等着他们开打了。胤祯也不负众望的带回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在藏的准部仅三千余人,而且他们因物资匮乏,减员日多,另外受准格尔控制的藏族上层人士和士兵等都没有要和清军对着干的意思,而且盘踞西藏的蒙古准噶尔部将领策凌敦多布既不承认拉藏汗所拥立且受过清册封的波克塔胡必尔汗,也不承认西宁的灵童,所以准军并不得民心。
皇阿玛当即就回复胤祯说:“令土伯特之众诚心归向,则策凌敦多布自畏势逃遁。”土伯特是指藏人。这个意思其实和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一样的,所以大清要尽快争取藏族人民的支持,紧接着皇阿玛便下令承认青海塔尔寺的灵童格桑嘉措是真正的达赖喇嘛,并择日对外宣布此事。
康熙四十七年,自仓央嘉措“去世”后,和硕特蒙古在信奉哪位宗教领袖问题上分裂成了两大派,统治西藏的拉藏汗废掉了第六辈达赖喇嘛仓央嘉惜,别立波克塔胡必尔汗为达赖喇嘛,但在青海的同宗青海蒙古诸部却拥戴诞生于理塘的幼童格桑嘉惜为达赖喇嘛,且迎之入青海。康熙四十九年,皇阿玛曾颁给波克塔胡必尔汗以金册金印,还一度命令青海蒙古把幼童格桑嘉措送来京城以受惩治,但现在,皇阿玛便立刻调转枪头了,他要求青海蒙古诸部出兵配合清军护送这名灵童入藏,所以君命未必不可变啊。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胤祯去西部近一年,却还没有开战,那他这一年不就浪费了?我当时也有想过,所以还特意去信一封询问,胤祯便回信把这近一年做的事情大大小小的都跟我带了一遍。在滞留在西宁的近一年中,他奉皇阿玛的指示,随时侦知西藏情况上报,以供决策的需用,同时调拨军队、筹惜军饷粮秣和制造声势,并同青海蒙古和硕特部诸头人多次会盟,促使他们出兵共同入藏。这是打仗必备的前期工作。
十一月初六日,弘明成亲。
十一月初十日,皇阿玛以隆重的仪式接见俄国特使伊兹麦伊洛夫。伊兹麦伊洛夫见皇阿玛便行三跪九叩礼,尔后面交沙皇国书:“谨以和好之礼向抚育天下至圣皇帝请安。两国永归和好,相处多年,今为两国彼此友好相处,特派我近侍大臣列夫伊兹麦伊洛夫为使臣,请求至圣皇帝大君主召见。本国使臣如蒙准于谒,由其将我所告之言具奏圣主。”伊兹麦伊洛夫还向进献了很多沙皇礼品,有钟表、罗盘、制图仪、望远镜、显微镜和晴雨计等。
皇阿玛对伊兹麦伊洛夫说:“尔国君对敌国常御驾亲征,海洋广大莫测,狂涛常起,危险殊甚,望尔国国君多加保重。”其实我想这应该是话中有话,这也算是一种提醒,更或者是一种警告,警告过后便是给糖吃的时间,“朕始终欲保持与贵国大皇帝陛下巩固之和平,且我两国无必争之理,俄国为严寒遥远之国家,朕如派兵前往,必致全军冻死,且纵有何益?俄国君主亦同,假如为对抗朕而调兵遣将于贵国所不习惯之炎热地带,岂非使之无端而死耶?两国征战,纵互有所获,究于两国何益?两国皆有许多土地,足以自存也。”
这时候我便不得不佩服康熙的智慧了,这般放话谁还敢进攻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