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儿个皇阿玛会启程回畅春园。”晚膳时八哥哥看似不经意的开口道。
“所以呢?”我想应该是我的提议已经提上进程了吧,我有些窃喜,却没表现出来。
“你想去哪儿?”他是了解我的,若不是我有想去的地方,也不会向他提这个意见了。
“哪儿都可以?”我急忙问。
“在我能力范围内吧!”他淡淡的开口道。
“十三陵,我想去明十三陵看看。”说实话,对于明代的一些皇帝,我最感兴趣的便是朱允炆了,但他的一生终究是个谜,所以现在我倒不如现实点去看看其他存在着的墓葬群。
“你确定?”八哥哥先是一惊,而后又玩味的看着我。
“嗯。”
“也好,毕竟是你的祖宗,去拜祭一下也好。”
“我是想进去看看,不是单纯的拜祭哦!”我说明道,“你知道的,我对各类东西都比较感兴趣,所以想去探探险。”
“你啊,你说说,有哪家的女孩喜欢去探险的?而且还是去陵墓?”八哥哥有些哭笑不得。
“去嘛,去嘛。”我抓着他的手撒娇道。
“好好好,那到时候你跟紧我,不准乱跑,也不准乱动陵墓里的东西。”八哥哥警告道。
“遵命。”
“爷,您真是太宠主子,都把她宠上天了。”月儿责怪的瞥了我一眼,我心虚的吐了吐舌头。
“由着她吧!”八哥哥叹口气道,“人生苦短,世事难料的!”
“爷,您怎么了,最近老叹气?”暖珠子担忧的看着他。
“呐,不准叹气了,给我多吃些肉,最近多瘦的不成样子了!”
“遵命,夫人!”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该陵园建于永乐七年,即1409年,完成于1644年,其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和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和思陵(思宗)。
明朝历经十六帝,而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所以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的“明孝陵”。 第二帝朱允炆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最终下落不明,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继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做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一说是朱祁钰得病而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